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纯电精品小车怎么选?大众ID.3 VS比亚迪海豚

在十几万纯电城市代步小车的市场,谈得上精品的并不多,其中合资品牌以上汽大众ID.3为代表,而自主品牌毫无疑问是比亚迪海豚

前者定位更高,但算上终端优惠后,与海豚变得接近,那么售价贵出来的部分,真的物有所值吗?今天我们就来寻找答案。

拿到的试驾车为上汽大众ID.3 2023款极智版(以下简称ID.3),指导价19.19万元;以及比亚迪海豚2021款骑士版(以下简称海豚),指导价13.08万元。要留意的是,2023款海豚骑士版售价为13.68万元,增加一些配置,但总体没有太大改变。

新平台,新面貌

ID.3是大众集团首款基于MEB纯电平台打造的产品。造型设计前卫时尚,拥有辨识度很高的前脸,整体符合大家对新世代智能电动车的期待。而且白色车身还搭配玫瑰金的元素,恰到好处的点缀让它看起来简约而不单调。

尤其是随动转向的矩阵式LED大灯,单看里面的结构就觉得很精致,加上自适应远近光灯功能,在夜间行车确实能大幅提升安全性,亲测效果很明显。

20英寸双色轮毂采用低风阻设计理念,搭配韩泰ventus系列电车专用轮胎,尺寸为215/45R20,这个级别的小车搭配大轮毂实属少见,可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但胎壁明显比海豚更薄,会影响行驶品质吗?后面会揭晓。

海豚同样是集比亚迪最新科技与理念的都市小车,采用了八合一电机、刀片电池等看家好货。这台骑士版采用双色车身搭配运动包围,车身线条、腰线都比较锐利,和ID.3那种圆润风很不同。

由于前脸搭配了黑色的封闭式中网,让它整体看起来更偏传统燃油车,至于喜欢谁,那就见仁见智了。同样采用双色轮毂,只不过为17英寸,侧面看,我认为效果不如ID.3来得精致。

内饰风格截然不同

来到车内部分,让我满意的是两台车都延续了各自的外观风格,做到里外呼应。ID.3提供多种内饰配色可选,而试驾车为素雅简约的黑白配,置身其中,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会变得舒缓。

做工秉承了德系车一贯的扎实风格,包括升降窗的阻尼感、旋钮换挡的手感以及座椅面料的触感,熟悉大众品牌的用户肯定不陌生,而新用户也很容易上手。

车机无论是操作逻辑还是流畅程度都可圈可点,该有的功能都有,拒绝花里胡哨的噱头,并支持CarPlay、CarLife和原厂手机互联。

海豚的内饰设计融入大量的海洋元素,包括上下电、提示音等都经过特别处理,和ID.3那种简约风格完全相反,海豚显然是做加法的,像可旋转的屏幕、旋钮空调出风口、亮面的饰板等等,而且浓郁的深蓝色调也比较考验是否合眼缘。

车机为比亚迪DiLink系统,界面支持用户自定义的自由度较高,需要一定上手成本,好在功能与智能化的表现不错,用起来的风格就是一台新版安卓pad。

空间比拼出乎意料

空间方面,我本以为后置后驱布局的ID.3会败下阵来,结果它还是凭借着车身尺寸的优势,稍微领先海豚。

前排两台车的差距不大,视野开扬,空间宽敞。ID.3采用可调角度的扶手枕,实用性人见人爱,中间的通道还有各种储物格,包括无线充电板。

而海豚为了设计感,采用波浪型的扶手枕,底部掏出一个储物空间,虽不如ID.3灵活,但人体工程学也到位,对手肘的支撑不错,同样拥有无线充电板和杯架等。

虽然说这两台车的目标群体对后排也许不太看重,但ID.3的实际表现着实给了我惊喜。2765mm的轴距,让它的腿部空间比海豚更宽裕,关键是坐垫倾角更大,臀点离地台更高,意味着对大腿的支撑很棒,从图中模特大腿位置也能看出来,ID.3显然承托更到位。

海豚座椅填充物很柔软,坐起来有陷入感,靠背倾角也挺舒服,但坐垫比较短,而且臀点不够高,导致身材1.75米左右的乘客大腿容易被架空,长时间乘坐肯定会累。另外两台车都配有全景天幕,所以后排不会压抑,而ID.3则多出了中央扶手枕,但可惜的是,它们均未配备后排出风口。

常规状态下的后备箱,后置后驱+多连杆悬架的ID.3,听起来没任何胜算,但实际结果又反转,容积为385L,海豚为345L,且ID.3支持4/6分割放倒后排,而海豚只能整体放倒,实用性高下立判。

如果上述的外观内饰比拼还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那么驾驶部分,ID.3就要展现真正实力了。

零百加速差不多,输出方式却不同

先从硬件规格来看,ID.3采用同级少见的后置后驱布局,外加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悬架结构。调校方面更不用怀疑,依旧保持大众品牌一贯的高水准,而且动力输出更直接轻快,开起来我认为比GTI更有乐趣。

海豚的产品思路很简单,就是一款入门实用型小车。受限于定位,为常见的前置前驱布局,采用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架结构,整体调校明显往舒适性倾斜。尽管骑士版搭载可输出177马力和290牛·米的电机,但要论运动和操控,显然还是ID.3更胜一筹。

同样是电车,其实油门踏板以及动力输出的调校还是有区别的,相比之下,ID.3油门的延迟量更小,动力来得更敏捷。最大可输出170马力以及310牛·米,百公里加速和海豚差不多,都是7秒出头,但急加速,明显有种拳拳到肉的感觉。

行驶品质是ID.3的亮点

造成这个原因,除了电机调校不同,还由于ID.3的悬架更紧致,对车身姿态的控制更到位。碾过凹凸不平的坑洼路面,路感比较清晰,底盘贴服性非常棒,有种把车身稳稳压住的感觉。

在弯道里,则更能体现这种“稳”。我认为除了调校优秀的底盘外,后置后驱带来的先天配重优势,以及20英寸轮毂低扁平率轮胎也有很大功劳。驾驶ID.3攻弯,持续给油门,会感觉尾部非常灵活,丝毫没有家用车“推头”的趋势。

另外它支持经济、舒适、运动和个性化四种驾驶模式可调,在个性化选项里,还能单独设置底盘、转向、动力响应等,可玩性非常高,而且效果还是明显的。尤其是底盘切换至运动模式并快速变道时,会感觉避震后段硬朗起来,车身的跟随性更好,动作干脆利落。

海豚更适合放松驾驶

开上这台海豚,第一印象就是安逸和平顺,从转向响应到底盘滤震,再到动力的输出方式,都没有ID.3来得有动感,日常驾驶,好比一台2.0NA发动机+CVT的燃油车。支持经济和运动模式可调,两者区别很大,经济模式动力“缩水”不少。

底盘为了最大限度照顾舒适性,把悬架标定得比较软,好处就是经过烂路时,冲击感确实更柔和,考虑到它十万出头的售价,底盘质感还是不错的。而快速打方向时,车头响应便不如ID.3来得迅速,车身侧倾也更明显。

转向半径都碾压油车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主打城市用途的小车,灵活性也很重要。我本以为海豚的转弯半径已经很小了,想不到ID.3更小,基本上两条车道即可完成掉头,大家可以去试驾体验。我猜是因为后置电机的关系,给车头留出更宽裕空间,车轮自然也能转更大的角度。

最后该怎么选?

经过多方位对比下来,我认为ID.3更符合都市精品小车的称号,不仅空间更实用,它还赢在了驾驶乐趣和底盘质感,确实体现出大众如今最新的科技和扎实的造车底蕴,同时也给新势力们敲响警钟。

而比亚迪海豚由于定位和成本所限,在驾控部分稍逊一筹,偏实用性的定位也使得外形内饰部分缺乏创意。但考虑到10万元出头的售价,性价比还是很高的,至于消费者应该怎么选,我相信你们心中会有答案的。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