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一起大降价,新能源车企和燃油车企谁先死?

先说一个笑话:

有人发帖说:

新能源产业链的困境:磷酸铁在等铁锂厂给单,铁锂厂在等电池厂给单,电池厂在等车厂给单,车厂在降价等消费者买单。


一个神评论:

然而消费者都套在了新能源股票上。


3月初,“湖北史上最强购车优惠季开启”,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东风日产、东风本田东风风神等车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优惠卖车,优惠从5000元至9万元不等。以指导价21.19万元的东风雪铁龙C6共创版为例,补贴后仅需12.19万元。


不仅是湖北,不仅是东风系。北京上海、安徽、浙江……诸多汽车产销大省市也出台或者延续了力度不一的补贴。吉利、现代、丰田、本田、上汽、长安、长城,包括高高在上的BBA,甚至近一两年风头无两的比亚迪,也都给出了购车优惠。


在这样空前的汽车大促销之际,股票市场的上市车企,股价大跌。以同花顺汽车整车指数来看,从3月1日收盘的2438.64点,最低跌到过2186.52点,短短不到10个交易日,下跌10.34%——整整一个跌停。

同花顺汽车整车指数近期走势


如果重仓汽车股,那同样也是损失惨重。


不过,马上又有人贡献了一个段子:


有人去年准备买车,钱不够,买了汽车股想等升值再买,结果亏了2万。但一看之前想买的车,优惠了4万,赶紧套现把车买了,感觉还是赚到了。


段子是丰富的,现实是骨感的——大面积的降价优惠,消费者仍不买账。


从最近的3月第二周(3月6日-12日)上险数看,整体乘用车市场销售31.37万辆,同比下跌8.5%,环比也下跌10.7%。

大面积降价影响了消费者预期,谁也不想做韭菜。一些原本需求尚好的品牌,也受到牵连,不得不作出回应。但是,消费者的忧虑仍然难解。


这看起来是一场全盘皆输战争。如果价格大战继续,是燃油车企先倒下,还是新能源车企先倒下?

01

多重因素影响


本次汽车价格大地震,震中是合资品牌的燃油车,为什么?


这就像一场“东方快车谋杀案”——所有人都是凶手。


新能源的崛起;自主品牌的崛起;特斯拉的大降价、国内新能源车企的跟进;政府去年严控疫情,疫情影响销库;车企去年底冲量;国六B排放政策即将实施;老百姓兜里没钱;媒体还在唱衰合资品牌以及传统燃油车……


然而,地震一旦发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自主品牌燃油车也跟着降价,新能源车型面临更大降价压力,消费者担心买车买亏了,政府看重的汽车产业低迷不振,股市投资者也在骂娘……


冤冤相报。


02

降价潮来袭,三种应对


没有人能躲过这次地震。不过,应对方式各有不同。


第一种是“跟降派”,以其他合资品牌为主,包括上海通用别克、北京现代、广本以及一些BBA的经销商。当然,打腰折、打腿折、打脚折各有不同。


“跟降派”还有更早的一波,就是跟随特斯拉在1月6日大降价的新能源车企,包括小鹏、问界、零跑(它降价比较早,后来就演变为其他派别)、丰田BZ系列、福特电马、飞凡……


第二种是“优惠派”,大尺度的降价没有,一两万的优惠、福利还是要给,以示诚意。比亚迪昨晚(3月16日)上市了汉EV冠军版、唐DM-i冠军版。汉EV入手门槛到了20.98万元。比亚迪顺手就给了汉DM 1万现金补贴,4月30日之前买汉DM系列,指导价已经不用21万。

比亚迪汉推出10000元购车礼


此前,比亚迪的宋Pro宋PLUS海豹也已经给出了88抵6888元或8888元购车款的优惠。

类似的,极氪、哪吒、零跑、埃安都给了一些优惠。


第三种是“保价派”,首先是理想汽车一张用户购车价格保护权益的图显示,理想为购买现在L系车型提供90天保价,如果90天内降价,将返还差价。此后,零跑、领克、哪吒、腾势起亚都推出了90天保价。极狐汽车则推出了120天保价政策。


当然,其中有的既是“优惠派”,也是“保价派”。


向来不降价的蔚来,这次没有出保价承诺。此前,蔚来的老款ES8、ES6、EC6的展车等等,也出现了大尺度优惠。但当前在售、特别是NT2.0平台的ET5、ET7、EC7、全新ES8,价格仍然坚挺。蔚来销售运营助理副总裁浦洋通过几家媒体对外表示,蔚来不会通过ET5各种类型的减配或者减权益来参与降价。“我们相信这波降价潮来得凶猛,退却也快。”


从应对降价大潮的举措也可以看出,不同车企的需求差异也大。处在特斯拉价格段、A级、B级车,都面临巨大降价压力。而30万之上需求不错的理想、蔚来,A0级车型,影响不大。

A00之前已经杀红眼,价格本来也低,降无可降。


03

“油”死“电”悲,唇亡齿寒


燃油车这波大降价,推手之一是新能源汽车,以为新能源汽车也能从中得利,但如今,车价有点踩踏的意思,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也产生了观望。因为两者之间,本来就是互补型产品。


理想汽车就是一个例子。理想汽车是一个对市场反应非常快的企业,而且是储备订单最丰富、目前销量形势最好的企业。它首个推出保价政策,引来一批企业跟随,也说明市场需求的变化。

极狐保价120天


不过,由于保价政策都有时限,能否真正让消费者放心,还要看后续几周的上险数。


其实,孙子兵法说,围城必阙——你得给被围困的敌人一个逃跑的出口,他们才不会负隅顽抗。但是,新能源汽车的压力,以及各种因素交织,矛盾集中爆发,以东风系合资品牌为代表的传统车企,退无可退,以死相逼,做出巨额补贴,让消费者也重新思考新能源汽车价格的合理性。


从销量来看,燃油车销量下跌,而新能源汽车销量确实还在增长,但增幅已经大为缩小,3月第二周新能源上险数同比仅增8.8%;乘联会统计的3月1-12日,新能源车零售13.1万辆,同比去年仅增长9%。


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完全退出,等于纯电车型成本上升1万元左右,插混车型成本上升5000元左右。尽管碳酸锂价格有走低趋势,但可能到下半年才能体现。原本不少企业计划今年涨价,开年却遭特斯拉迎头一棒,不得不跟随降价,一些车企都已经是负毛利在卖车了。


因此,“燃”消“电”长,尽管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会继续提升,但是新能源汽车品牌不会皆大欢喜,今年会加速分化,没有规模、资金链紧张的企业,今年会被淘汰出局。


04

油电格局不会骤然逆转


根据乘联会统计,截至2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已经突破30%。


本次大降价中,油车更为惨烈,有人预期新能源汽车可能“趁你病要你命”。实际上,新能源汽车面对燃油车的竞争局面并没有那么乐观。


首先,本次燃油车大降价,最为惨烈的,原本就已经岌岌可危,大降价之后的价格,和终端的优惠价格其实差距不大。


也就是说,市场早就已经给出了定价——传统合资品牌的品牌溢价已经基本消失,只是这次以高额的政企补贴显现出来而已。


汽车行业观察人士杨昭的观点值得注意:“传统外资品牌‘品牌溢价’的崩塌,让外资品牌低下高昂的头颅,第一次认真的对待市场竞争跟消费者。但是这一次的认真,对于主流的外资品牌也仅仅是‘价值回归’而非‘全面溃败’……是利润回吐。”


相反,燃油车降价之后,新能源汽车也得降价,使得原本就在亏损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可能成为先被“稻草”压死的“骆驼”。


其次,还有一些观点认为,以比亚迪为代表,“油电同价”已经出现。新能源汽车已经可以大规模替代燃油车。


其实,当前的“油电同价”,是比亚迪的“电车”,与合资品牌的“油车”同价,前提是合资品牌的油车有很高的毛利。


就第一性原理来说,插混车型比燃油车型多一套动力系统,多一块大电池,成本是必然高过油车的;纯电车型电池包更大,成本也高,与同级别油车“同价”,基本不可能。


新能源汽车根本上还是以创造了更好的体验、全生命周期的低成本,来替代油车的。目前来看,油电成本差还比较大。以比亚迪最畅销SUV宋PLUS DM-i为例。它当前最低售价15.48万元,而2020款宋PLUS燃油版,最低仅需11.58万元。


因此,尽管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是大势所趋,但尚需时日。今年笔者预计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只会提升到35%左右,燃油车还是大头。


即便是新能源汽车当中,插混、增程式,在相当长时间还会有比较大市场。甚至,不排除氢发动机或其他清洁能源发动机的插混和增程出现,继续与纯电动一道,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地域消费者的需求。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