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观色」车机系统阉割、弹窗广告乱象不止,该上315晚会

图片

文/宝拉

当车内的屏幕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时候,大家就该意识到了,这样容易出问题。

车内大屏出现的底层逻辑是为了优化座舱体验,其背后是整个车机系统的支持,但是在车机系统技术相对没有那么成熟以及市场还未趋于稳定的时候,这块大屏反倒容易惹人烦恼。

在315来临之际,笔者就通过梳理车机系统目前存在车机系统阉割、有关功能收费、车机系统质量、车机广告等问题,为大家的购车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车机系统阉割,几十万买“减配车”

车机系统阉割问题在新能源汽车出现后更为明显,该问题主要特征为实际车机系统与厂商宣传不符,导致消费者权益受害,其中的代表厂商为宝马与广汽丰田

据第三方汽车投诉网站车质网的数据显示,在最近一年内,宝马X3宝马5系被投诉数量位于榜一榜二,两者投诉量合计6000+,其中销售欺诈(与宣传不符)占据投诉量的大头,且投诉问题拉下来几乎是一水的都是车机系统与宣传不符这个问题。

图片

车主表示,宝马在销售的2020宝马5系、630、2020-2021款X3、X4配套的车机系统缺少车主手册中描述的远程升级和语音控制等功能,且在销售车辆时刻意隐瞒缺陷(与同时期3系、X5、7系ID7系统的差异),违反消保法。

图片

在车主尝试解决问题的时候,宝马官方与经销商互相踢皮球,官方用最新版的官方网站上的BMW数字服务一栏有说明来解释2020年的问题。

但是车主们有证据表明2020以及2021年的时候官方网站根本没有BMW数字服务一栏说明,是后面车机系统问题被爆出来之后再加上去的。并且在相关媒体报道后,宝马方依旧拒不承认有宣传此功能并甩锅经销商。

图片

宝马车主在去年便集体向宝马中国投诉,但是结果并不尽人意。据车主表示,宝马方的解决方案为为这部分车主补偿6000-6500元代金券,并且还带有在2年内用完以及限于购买华晨宝马旗下的车辆及相关服务等两个附加条件。

车主们并不买账,能理解,花了四五十万相当于买了“老年车”,搁谁心里愿意呢?这并非是车主揪着不放,而是宝马方在前期的宣传以及后期的售后的确大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嫌疑。

除了宝马外,广汽丰田的车机系统也涉嫌阉割问题。有汉兰达车主表示,广汽丰田以涉嫌垄断的不正当竞争方式阉割了最畅销的至尊、尊贵版车型carlife、carplay和hicar功能。

总的来看,车机系统阉割并非是个例,已经成为了部分企业的通病,并且还对消费者的投诉有恃无恐,不止欠消费者补偿,还需要上315晚会上道歉才行。

图片

车机系统收费,花钱买个“空壳”

“宝马们”是不给你装相关的功能,而有些是给你预装了但是你得花钱才能用,这主要集中在车载娱乐功能与智能驾驶功能,本章将重点讨论大家日常使用较多的车载娱乐功能。

J.D.Power的研究表明,中国用户对娱乐系统的关注与日俱增,缤纷且在中国汽车魅力指数研究(APEAL)中,娱乐系统的的权重也较高,所以对于大家娱乐系统的需求都比较高。

但是,现在娱乐的功能开始从原来的标配变为了付费模式,这样的情况在特斯拉车型中比较常见。据媒体报道,特斯拉标准车载娱乐服务要收费了,地图导航也在收费之列。

图片

当然,车机系统功能收费,车企与消费者之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本无可厚非,但是其中的矛盾却是部分车企在前期宣传表示车机系统会有多种功能,但是在购车的时候并没有明确告知功能使用会有付费的情况,或者提供明确的收费标准。

消费者将车买回来后才知道某些功能过了免费期之后是需要收费才能够使用的,导致消费者不得不继续“续费”,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可能会发生如同这位宝马3系车主有车主这样的情况:

“我的车已经用了很年了,之前都很正常,但今年突然弹出消息说继续使用部分车联网功能需要交300多元。”“在以前买车的时候都说是标配,那现在只有收费才能使用,连路况都不显示了,这合理吗?”

至于这样的情况是否属于变相收费目前还没有定论,不过车企方明显是不厚道的。除了类似“蒙骗”消费者入坑的外,车机系统收费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图片

特斯拉在去年发布了一条公告,公告显示特斯拉车机系统中的可视化实时路况显示、卫星地图、通过车载应用播放音乐和视频、浏览器、网络游戏、KTV等都需要开通高级服务包才可以享受,每个月需要支付9.99元。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功能在自主品牌的绝大多数车型中一直都是免费使用的。

不过特斯拉的软件付费模式已经成为特斯拉公司利润的新增长点,并且还能在车型寿命周期内持续创造利润,这样的盈利模式其他车企将很难抵抗。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模式收费已经开始盈利,并且小鹏的自主车企已经跟进,而车机系统娱乐功能也是一块“香饽饽”,难保其他车企不会跟进。

图片

车机系统故障,花的多毛病多

据2022年J.D. Power可靠性表明,汽车越智能,可靠性越差。当然,这不是一个标题党,J.D. Power的这项研究主要表达的是在技术不成熟的阶段,搭载智能设备越多越容易出现问题,当然J.D. Power可靠性研究中的智能方面主要是指的车机系统。

这也表明了,在追求科技感的车辆中,车机系统出现的问题不少。

在J.D. Power的研究中,影响整个行业汽车可靠性的前10大问题中有6个与信息娱乐系统相关,也就是我们常用的车机系统功能,包括内置语音识别、触摸屏/显示屏不、内置蓝牙系统等。

这里主要分为硬件问题和软件问题。

硬件问题表现在具体层面是车机系统容易卡顿甚至死机、车机系统启动速度过慢、车机系统黑屏,在我们使用触屏以及语音系统的过程中会很烦躁。

图片

现在部分厂家为了营造汽车科技感,但是技术跟不上,就容易有厂家“堆料”,屏幕越大越好,但是这些大屏不一定好用。车机系统的流畅程度和芯片的算力有一定的关系,虽然有些车型将信息娱乐设施系统作为卖点,但是部分车型受限于成本压力,在内置芯片的使用上并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所以容易出现卡顿等情况。

现在有良心商家愿意免费升级高级一点的8155芯片,但是有一些只能自费,总的来说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车机卡顿等问题。不过现在仍有一些车型是不支持升级芯片的,不管是自费还是免费,所以在试驾时建议试试车机系统的流畅程度,如果新车都比较卡顿,那么最好还是避雷。

图片

另外,软件方面的问题很多可以通过OTA升级处理掉,不过这又有新的问题出现,OTA升级乱象。有些OTA如同摆设,如最近一直被投诉的广汽丰田汉兰达,有车主表示两三年了没升级过一次。

OTA升级也导致有部分车企打着“OTA升级”名义需要召回处理了的软件故障。

当然有些召回了,如因仪表软件资源优化bug原因,部分零跑S01被召回。但是更多的是没有官宣召回就直接处理了的软件故障。针对这样的乱象监管部门也在加大监管力度。

去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召回监管的通知》,其中表明,要加强对汽车OTA技术召回的监管,未来汽车厂商所有的OTA都需要向市场监督总局质量发展局备案,如果通过OTA方式来消除产品缺陷的,都同属“产品召回”范畴。

监管力度加大,未来OTA升级乱象也有望得到抑制。

车机广告,买车也要开VIP才免广告?

图片

奔驰GLC车机曾弹窗广告宣传其新款车型,“全新EQE现已开启,为你,唤醒每寸感知信息-车载消息”。

面对车机系统乱弹广告的投诉,奔驰客服直接甩锅,表明是第三方软件所为。当然这个真实性值得探讨,第三方软件宣传奔驰新车型这个说法实在站不住脚。

图片

此外,丰田赛那也曾大量出现过有关于“开通车主碳账户,抽奖赢手机”之类的广告。丰田客服表明是官方所为,只针对部分客户,且无法永久关闭。

车机广告并非个例,此前国产造车新势力蔚来也被爆出车机系统弹窗广告等,车机系统广告已经渗透大部分车企。

图片

车机系统广告除了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驾驶员导致安全事故,而且还是强制性让消费者观看,明明白白地损害消费者权益,个人觉得应该禁止。

写在最后:

在大力发展智能座舱成为共识时,车机系统无疑占据着较大的篇幅。不过如今在发展早期,有关部门监管政策还不完善,车机系统质量问题、收费问题、广告问题频发,消费者苦车机系统久矣。如今部分问题仍投诉无门,315晚会是时候让车机系统乱象曝光在阳光下了,否则在车企一步步试探市场的底线后,消费者权益将无从保障。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