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重塑精品家轿典范 长安逸达对比大众朗逸

国内紧凑型车市场一直是车企们竞争最为激烈的细分领域,各大品牌为了抢占市场占有率,纷纷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产品堡垒。在此之前,紧凑型精品家轿这一阵营,一直被合资品牌所控制,不过随着近些年自主品牌的发力,恐怕这样的局面即将被扭转。本篇文章的主角就是两款极具代表性的紧凑级精品家轿,一款是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将上汽大众朗逸,而另一款则是自主品牌的新秀长安逸达。相信大家对于朗逸的了解再熟悉不过了,而来自长安品牌的逸达,它的实力同样不可小觑。作为长安方舟架构打造的全新产品,它代表了目前长安汽车最高工艺水准。那么,后起之秀的逸达到底硬实力如何,它能否赶超朗逸这棵车坛常青树呢?为了公平起见,长安逸达我们选择了预售价11.09万的1.5T GDI DCT旗舰型,朗逸则为2023款 300TSI DSG基本型,那么话不多说,咱们接着往下看。

不得不说,近些年自主品牌在设计上的突破还是有目共睹的,这一点在逸达的身上深有体会。诞生于方舟架构下的逸达也是换装了长安全新设计风格,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更有活力、更加运动。

看多了大众车型熟悉的套娃脸,即便使用了两种风格的外观,朗逸依旧逃不出固有的大众认知,相比起逸达的活力,朗逸更多表现出一股稳重、中规中矩的既视感。

前脸部分,逸达采用了扁平化车头,加上浓郁的机甲风格样式的前中网,让逸达变得更有辨识度。

为了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朗逸会提供两种风格的前脸,普通版车型遵循紧凑型车应用的朴素感,而星空版点阵式格栅,突出运动感,不过当两台车放在一起时,逸达的造型更容易讨年轻消费者的欢心。

大灯方面两台车均采用LED材质光源,为夜晚行车提供了充足的光照亮度。细节部分,逸达前大灯的设计很有个性,采用细长条状灯带样式,并且它还有一个向后延伸的设计,与前翼子板的装饰条融为一体,造型十分犀利。朗逸则为传统设计,稍显普通。

来到车身侧面,逸达整个侧面造型整体性很强,隐藏式的门把手以及简洁的腰线,勾勒出很强的立体感,在颜值方面的造诣看得出长安的用心。

朗逸侧面造型同样很干练,前低后高的腰线塑造出车辆向前俯冲的姿态。轴距部分,两台车有着明显差距,逸达为2765mm,朗逸则是2688mm,单从数据上来说,逸达的后排腿部空间更宽敞,乘坐也更舒适。

尾部的设计两台车各有特色,逸达追求在设计上的突破,尾部变得层次感更足,特别是尾厢上的鸭尾尾翼,无意中透露着一丝好动。相比之下,朗逸就变得传统了不少,好在后保险杠上的那块贯穿式反光板以及镀铬饰条,提升了车尾的精致感,仅此而已。

看完了外观,咱们再来看下两台车内饰方面的不同。打开长安逸达的车门,你会发现它的整体布局散发着一种科技感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横向大尺寸液晶仪表盘以及大尺寸的竖屏,这些原本属于新能源车型上的配置,出现在了逸达的身上,科技感营造的很足。

朗逸的内饰多半以平直线条为主,简洁明了的功能区域的布局,依旧是典型的大众风格。两台车在做工和用料部分比较考究,但凡日常触摸到的区域,用上了软质材料进行包裹,手感还是不错的。逸达方向盘的设计采用不规则双辐样式,尺寸合适握感出色,不仅看着更有运动感,关键是它能给驾驶者提供不错视野。

朗逸的方向盘造型比较朴素,三辐真皮方向盘同样能给予驾驶者不错的握感,并且两侧还带有多功能按键,便于驾驶员日常的操作。这块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倒是让逸达显得很有个性,屏幕尺寸较大,所呈现的信息也很丰富,除了中间可以显示车辆信息功能外,两侧黑色面板上,为油量、水温数值,便于驾驶者更好的读取。

朗逸的仪表盘根据车型配置的不同,分为8英寸与10.25英寸两个版本,无论哪个尺寸的仪表盘,它所显示的信息足够清晰易读,加上大众家族固有的UI设计,看上去缺少一点的亮点。逸达中控台上的这块13.2英寸的竖版中控大屏,成为整个内饰的亮点,它的这套车机很有看点,使用了MT8666芯片,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有着2GHZ超高计算频率,这样的算力在同级别竞品中很是抢眼。

另外,它还使用了讯飞飞鱼4.0生态系统,除了拥有更加精准的语音识别外,还能兼容应用商店、酷我音乐等第三方应用,将家用车型的智能用车体验发挥到了极致。

相比而言,朗逸的这套车机功能就显得不是那么丰富了,除了支持一些常用的菜单功能外,在应用程序的拓展方面,则显得有些简单,智能化部分没有逸达来的全面。在乘坐舒适性部分,逸达的座椅造型很有运动特性,座椅的填充物也很充实,乘坐上去对身体有着不错的包裹性,全系支持六向电动调节,可以说兼顾了几乎所有身材驾驶员的需求。

后排座椅的舒适性与前排一致,后排坐垫还做了下凹式处理,可以起到更足的包裹感。朗逸座椅舒适性也不错,填充物也很充实,即便是长时间乘坐,也不会感到疲惫感。后排座椅的舒适性与前排相差不大,后排还带有三个独立安全头枕,在主被动安全方面的表现还是值得肯定的。在后排腿部空间方面,得益于逸达有着2765mm的轴距表现,让其后排乘客腿部、脚步都有着不错的专属空间,即使后排乘坐三位成年人,也不会感到拥挤。

朗逸的轴距不如逸达表现得优异,所以在后排腿部空间方面,则没有像逸达那样,有着不错的体验。不过应对日常通勤用车,这样的表现还算够用。

最后该到动力环节了,两台车在动力方面的表现也是很有看点。长安逸达全系搭载了一台1.5T发动机,这台发动机在数据方面的表现比较抢眼,最大功率170马力,最大扭矩260牛·米,与这台发动机相匹配的是一套七速湿式双离合,换挡快、传动效率高是它最大的卖点。

底盘方面,使用了前麦弗逊后扭力梁非独立悬架的组合,符合这一级别车型惯用的搭配形式。逸达底盘整体调校更多偏重于舒适性,尤其是在通过一些急速弯或者非铺装路面时,它的侧向支撑力度稍弱,还在悬架弹簧的回弹比较快,可以很好的抑制住车身的弹跳,没有过多余震传递之车内,细节上的处理还是经得住推敲的。

朗逸1.5T版本车型同样有着它的卖点,其发动机最大功率160马力,最大扭矩250牛·米,传动部分使用了一套7速干式离合器,它的这一套组合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当然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朗逸同样使用了前麦弗逊后扭力梁悬架搭配,这一块与逸达一致。只不过在动力整体表现上,没有逸达强劲。

总结:长安逸达的上市,无疑成为国内紧凑型车领域里的一匹黑马,出挑的外观设计搭配充满科技感的内饰布局,无不在彰显它的硬实力。即便是面对朗逸这样的老将,逸达在各个方面仍旧表现出产品的老道。丰富的功能配置、更大的驾乘空间以及让人过目不忘的外观设计,这些条件叠加在一起,不就是精品紧凑型车该有的标准吗。如果你追求精致的生活品质,不想被传统所定义,逸达的出现能解决你所有刚需。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