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2月销量同比增长71.9%,奇瑞“继续开挂”

进入2023年,面对整体车市消费提前释放、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奇瑞集团并未像大多数车企那样表现出颓势,反而延续了去年的强劲表现。

1月份销售新车101379辆,同比增长16.5%;2月份销量新车103877辆,同比增长71.9%,环比增长2.5%,这已经是奇瑞集团单月销量连续第九个月超过10万辆。1-2月份,累计销量新车205256辆,同比增长29.2%。

在行业看来,奇瑞集团能保持住两个月的稳定增长离不开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多产品矩阵、新能源技术更新以及对整个汽车行业的洞察。

三大品牌同比均超50%,奇瑞开启“加速度”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奇瑞集团旗下乘用车品牌在2月份表现都不俗,同比增速都超过50%。具体来看,奇瑞品牌单月销量74739辆,同比增长68.3%;1-2月,累计销量148985辆,同比增长33.04%。

明星车型中,SUV瑞虎系列的瑞虎8瑞虎7两大明星主力继续发力,在2月份分别卖出了14495辆和14617辆。去年11月7日,瑞虎家族在迎来全新一代瑞虎7 PLUS的上市,进一步增强了奇瑞在紧凑级SUV细分市场的竞争优势。轿车系列——艾瑞泽8,凭借先进的工艺、高强钢材料和领先同级的安全结构,在同年11月份一举斩获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评选的“2022中国十佳车身”大奖。

技术转型上,奇瑞计划5年内研发投入将达到1500亿元。2月27日基于“瑶光2025”战略,又发布了新一代全球化高端智造平台“火星架构-超级混动平台”,不仅明确了奇瑞未来5年混动、燃油的造车方向,同时官宣了诞生于此平台的首款量产车型-新一代全球旗舰中型SUV瑞虎9

主打高端领域的星途品牌2月销量为5056辆,同比增长61.7%;1-2月累计销量9808辆,同比增长39.15%。

相比于其他品牌,星途更重的任务在于打造品牌的认可度。作为奇瑞“瑶光2025”前瞻科技战略的落地成果之一,星途依托高性能M3X火星架构2.0,打造出“40万级最强舒享驾控SUV”——星途瑶光。截至目前,星途品牌已形成追风、凌云、揽月三件明星单品。

对于坚持打造“旅行+”生态的捷途品牌,2月销量16432辆,同比增长145.3%;1-2月累计销量32441辆,同比增长93.38%。其中,X70和X90系列依然是捷途汽车的销量担当,捷途X70系列更是在单月卖出了10913辆,稳居月销过万车型阵营。

奇瑞集团发布了火星架构-超级混动平台后不久,紧接着在3月1日举办的捷途汽车第二届旅行+大会上,品牌迎来了捷途“旅行者”实车亮相。这款车由前保时捷设计总监Hakan Saracoglu操刀设计,主打自由、舒适的出行体验,可满足用户多元化车型场景需求。

如果说,丰富的产品矩阵,是奇瑞保持此销量增长的关键,那么从今年开始,奇瑞集团在服务上的提升,则再一次秀出了新的底牌。2月1日,奇瑞集团旗下奇瑞、星途、捷途、奇瑞新能源四大品牌联合官宣,共同推出“全系车型整车终身质保”政策,自此,奇瑞集团成为了国内首个推出这项政策的自主品牌。

虽然“终身保质”在汽车行业并未新概念,但细数敢于落地这项政策的车企并不多。因此,奇瑞集团敢于在今年推出这一优惠政策,除了多产品矩阵巩固、新能源技术的加持以外,更多的还有品牌对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的信心和洞察力。

布局产业链,国内外两端发力

对于2023年,奇瑞集团定下了“要以远超行业平均增速的加速度,实现比2022年更大飞跃”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奇瑞集团不仅在整车市场持续发力,还将触角延伸到了供应链端。

针对国内市场,奇瑞集团主要以合作模式为主。近日,奇瑞集团与安瓦新能源计划总投资18亿元,实施能量密度300-340WH/KG的半固态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终于落地。这意味着,奇瑞汽车在固态电池方面或已有所布局。截至目前,奇瑞汽车电池供应商有宁德时代、鹏辉能源、风帆、国轩高科、捷威动力、华鼎国联等。

到了海外市场,今年2月份,奇瑞集团宣布,将在阿根廷投资4亿美元建锂矿工厂,预计每年将生产10万辆汽车,直接提供6000个就业岗位。据悉,奇瑞集团基于阿根廷北部充足的锂矿储备,将阿根廷打造成新能源汽车的区域基地。这样下来,奇瑞集团将带领目前的巴西工厂和即将完工的阿根廷工厂,实现拉美市场的全覆盖。

在行业看来,奇瑞集团在锂电资源领域选择“两手市场抓”的原因在于,动力电池供应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销量。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就提到过我国目前锂电资源供需面对的问题。在他看来,受到地缘因素以及资源来源较为单一因素影响,产业链集中风险仍然突出。同时,尚有大量优质矿产资源分布于玻利维亚、古巴等国家,因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和妥善利用。结果就是,车企开采无法跟上动力电池的高需求。

与之相比,我国动力电池的需求却在持续扩大。行业预计,动力电池产能需求在2026年将达到1.2TWh,约占全球动力电池产能需求的60%。如此巨大的产能需求,势必需要充足的上游资源来匹配。

奇瑞巴西工厂

因此,为解决动力电池锂电资源“卡脖子”问题,并非只有奇瑞集团开始布局上游资源,积极参与资源所在国开发和产业链合作。纵观整个汽车行业,下游端车企布局完善供应链不在少数。无论是以广汽、上汽、吉利、长城等为首的传统车企,还是蔚来、理想、小鹏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都在试图规避锂电资源短缺的风险,掌握话语权。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锂电资源将成为车企间“厮杀”的红海。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