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自主品牌老二告老三!吉利到底抄没抄长安?

Hello,大家好!上周,自主品牌老二长安将老三吉利告上了法庭。前不久吉利银河还和各品牌通过海报含情脉脉。没想到转头就被长安告了。长安状告吉利的罪名还不算轻:抄袭。

在自主品牌的设计已经茁壮成长,逐步摆脱了此前山寨印象的时候,这个罪名可不算轻。网络上不少网友展开了激烈讨论,吉利自身大呼冤枉,发表了相当严肃的声明回应。

针对这个事情,上周,我们也发了个小调查:

从投票结果可以看到,支持双方的朋友旗鼓相当。所以,这件事到底谁对谁错?抄袭与否是不是能界定?今天我们和大家聊一聊。


长安为什么告吉利


长安之所以状告吉利,是因为吉利发布的银河之光原型车

名为银河之光的这台概念车在预告图阶段,就让不少人直呼好看。实车出来之后,大部分群众也觉得这台车造型的完成度很高。

但长安却说,这台车的造型,明显参考了长安此前多款概念车量产车的造型。长安还给出了丰富的对比图片,用以佐证自己的观点。

比如长安认为“光之涟漪”造型就和长安UNI系列的无边界格栅高度相似。车灯、前包围造型、后包围造型则同长安的深蓝SL03高度相似。

基于这些,网上不少网友认为,石锤!就是模仿了!


支持吉利的观点


为什么两台车看上去有许多相似的元素?网上有种支持者不少的说法:因为这就是同一个设计师设计的。

为吉利银河之光造型抓总的人,是吉利汽车去年三月才履新的设计副总裁——陈政。而他此前,曾长期供职于长安汽车,正是为长安设计了UNI系列、深蓝SL03等车型的人。

所以网上很多人都说:这就是设计师自己的个人风格,这俩车看着也不像啊!算不上抄袭,总不能所有四圆灯都是抄袭奔驰吧?

而且虽然长安提供的对比图片乍一看很对,但图片比较之下还是能看出非常多的不同之处。甚至银河之光这台车整体的比例、造型细节,都和长安列举的图片有所不同。

根据吉利方面的说法,银河之光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此前吉利家族式“水滴涟漪”美学理念也进化为了“光之涟漪”,顺应了当下电动汽车的设计潮流。设计细节上,还运用了“西湖山水”的符号,如三潭印月、飞檐虎视、银河画卷等。

那么抄袭与否是不是有标准呢?


外观抄袭有没有标准?


首先,法院受理类似的抄袭纠纷,既然能判定,自然是有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条规定:

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也就是外观设计专利也受到法律保护,而外观设计指的是:

对产品的整体或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具体到外观设计是否侵权,取决于是不是已经申报了相关外观专利,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判定。车企申报外观专利是基本操作,尤其是量产车。甚至一些不会进入国内市场的外国品牌车型也会在国内申请外观专利。

但问题在于判定是不是侵犯外观专利,有些难。判定的原则虽然包含各种细致的比对,但仍依赖于主观的判断。中国汽车外观侵权与否的判定传说比较简单粗暴:拿着实物或者不同角度的图片,让法官现场比对判断像不像。

看近年来各种汽车外观的知识产权纠纷,要想胜诉,都是有着明显抄袭行为的产品。级别都是外观整体造型相似、细节也有诸多模仿痕迹的车型。比如中国汽车外观设计第一案是尼奥普兰状告中大汽车,本身就是整体造型很容易相似的大型客车。

此后类似起诉成功的本田状告双环路虎状告陆风,都是肉眼可见的抄袭行为。从整体造型到细节都有诸多1:1复刻的地方。

用这样的标准看,无论是整体造型还是细节设计,吉利银河之光都和长安的车型有不同。而这次长安列举的相似之处,也分布在许多车型中,这也会对最终判定产生影响。事件如果双方没能和解,真上了法庭,大概率也是吉利全身而退。


这件事谁对谁错?


先说长安,通过合法途径保护自己知识产权没有错。毕竟有句话说得好:劝人大度,天打雷劈。你可以不认同长安做法,觉得它不仁,但你不能说它不对。

对于吉利来说,也确实有点冤枉。整体设计都有着清晰的思路,整体的造型还是有着不小的差异。可能难以理解,但实际上吉利银河和长安虽然形似,但背后的设计逻辑是不一样的。

设计也确实存在一定的趋同性,尤其是灯具、包围这些很容易雷同的细节上。比如昔日的老蒙迪欧奔驰E级,尾灯就十分相似。还有不少品牌甚至共用诸如车灯这样的零部件。

尤其是来势汹汹的新能源大潮,让太多车长成了相似的模样。原本新能源平台的特性,可以为汽车设计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但目前看来反而进入新能源时代,设计变得更乏味了。

但吉利不应该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作为中国汽车品牌的代表,吉利应该对自己的设计有更高的追求。作为吉利高端产品的代表,银河应该更有代表性,应该代表着吉利美学的新高度。

此前吉利已经开发出了涟漪中网这样极具代表性、极有美感,还十分国风的设计,也在旗下车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吉利的团队也能设计出领克极氪这样的高品质品牌。曾经吉利是能代表中国汽车高度的,这两年确实有些乏善可陈。

至于说用同一个设计师来解释相似性,也不够有说服力。

设计师虽然经常长期供职于一个公司,但也有不少设计大师也有过跳槽的经历。比如克里斯·班戈在宝马之前也曾供职菲亚特。为比亚迪设计提升一个层级的艾格,也曾是奥迪的设计师。它们供职于不同品牌的同时,都提供了不少成功的作品,这些作品间或许会有些相似的理念,但基本不会有让人相似的感觉。

但有一种声音,批评长安的声音应该驳斥。大概逻辑就是:你过去也抄,你现在就不能批评别人。尤其是是说长安的UNI-T就是抄了雷克萨斯某概念车,所以你没有批评别人的资格。

UNI-T和这概念车虽然有些概念相近,但实际造型千差万别并不一样。此前确实,每一个自主品牌都有抄袭的黑历史。那是中国汽车产业不发达,设计能力薄弱时代的无奈之举。直到近几年,我们才真正逐渐建立起中国汽车的设计体系。

这种时候,我们更应该珍惜得之不易的原创氛围,要肯定中国品牌设计上的努力。




标签: 长安 自主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