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更强的小鹏,和更强的P7i


特斯拉独资入华,不仅是外资股权比例的一个里程碑,Model 3一路下泄的成本和价格,才是让所有中国汽车品牌颤栗的存在。

当大家都沉浸在“引狼入室”的恐慌中,被迫“积极备战”,幻想在一个侧面的角度突击一下Model 3。这个时候小鹏的头就很铁,朝准特斯拉Model 3火力正盛的枪口,对狙了一把。

这款正面硬刚Model 3的产品,就是小鹏在2020年4月27日发布的小鹏P7

我还记得当时媒体们对这款极尽赞美之词,但问道月销时,他们乐观预期两三千。事实把他们脸打肿了,小鹏P7最高的月销量破八千,是整个小鹏品牌的销量支柱和形象支柱。

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变化是剧烈且快速的,不可一世的Model 3在步步紧逼的国内势力围剿之下,开始降价来消化积压的订单,甚至换代车型的信息也被扒出来。

小鹏最近过得不滋润,二次向上突破的G9,改了SKU后销量终于有了起色。今年1月,小鹏汽车交付仅5218辆,同比环比下跌幅度均超过50%。

作为台柱的P7在上市三年后,终于也迎来了改款升级,它能扭转这个颓势吗?


细节中设计狂魔

P7刚发布的时候,我最惊讶的是这款车型的外观,它真得足够科技,足够清爽。

这在当时一种新势力,哪怕是中国品牌中,都非常少见。

同时期的理想还认为“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蔚来的设计也远没有NT2.0时代那么老少通吃,所以小鹏P7的诞生让人倍感振奋。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P7能靠着面世之初的颜值圈粉无数,那么延续近似的设计风格,在接下来的产品上是最稳妥的打法,比如保时捷911

新款在外观上的优化,主要体现在细节上,因为P7整体的线条比例,已经非常流畅了。当时为了做这样一个轿跑造型,小鹏还和宁德时代定制开发了厚度更小的电池包,110mm 的厚度给低趴运动的姿态留足了设计空间。

P7i外观最大的改变莫过于前后灯组的造型。

其中头灯组整体轮廓不变,把横向排布的双透镜改为外侧纵向排布,内侧留出的空间则可以用来选装激光雷达。

这个设计相当巧妙,不光头灯示宽效果不受影响,远光照射范围还提升了50%,更可以在不需要重新开模前杠的情况下完成配置升级,成本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最主要是实际的外观效果也很不错,激光雷达的设计彻底融入车身,比理想、蔚来头顶的犄角好多了。

与之相对应的,是尾灯造型与车头的呼应。

分体尾灯的下半部分变得更宽,以至于有一部分“伸入”了后备厢,相比老款的“蹭蹭不进去”,显然要更加大胆洒脱一些。

新增的星际绿车漆,颇有几分英伦赛车气息的延续,跟这副颇具前置后驱既视感的车身造型倒是相得益彰。

至于新样式的双色五辐轮圈,低风阻的样式能抠出多少续航不好说,但起码设计足够时髦,比现款的黑色密辐要好看不少。

侧面还给后排增加了隐私玻璃,算是给本就差强人意的后排体验稍有弥补(重申一遍,这里没用错)。

车尾还增加了电动尾门和物理按键,车主终于可以一触即开而不是到处找钥匙了。

内饰主体保持不变,主要针对细节设计和储物布局进行了与时俱进的优化。

例如亮黑双辐方向盘,换成了小鹏G9同款,除了少沾点指纹,弃触控改为滚轮+按键也更符合直觉。

无线充电也不再隐藏到出风口下方,改为带有坡度的双机位布局,顺带掏出下方的贯穿储物空间。

不过只有左侧可以无线充,充电功率也不够大。要想快充,就只能使用前后排的60W Type-C接口了。

扶手箱的开启方式,也从之前的对开式改为双开式,搭配升降杯托,取放物品也更加方便了。

座椅也进行了全面升级,前排肩部高度优化,多层复合慢回弹海绵填充,配以舒适头枕/颈枕和三档可调的座椅通风(仅限坐垫),南方用户会深感欣慰。后排靠背倾角增至28°,配上座椅加热,北方用户会竖起大拇指。

可以看出,面对这位多年老功臣,小鹏选择用“查漏补缺”,针对技术潮流和用户痛点进行精准升级。

保持优势的外观,然后对细节进行升级和打磨,从这种稳健的做法能够看出小鹏是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这是一种体系化运作成熟表现,希望后续的产品继续贯彻。


智能为王

智能化是小鹏的核心品牌标签,之前很多买P7就是冲它这科幻的外观去的。但作为小鹏产品的灵魂,智能化的全面升维,就是体现行业地位的核心价值,不容有失。

小鹏对新款P7的智能定位,是“面向未来十年的技术探索”。

具体来说分为智驾的XNGP和智舱的Xmart OS 4.0,这些都是小鹏G9惊艳业界的杀手锏,放到P7身上,“普及”的意味要远大于“探索”本身。或者说,25万级市场能有如此高阶的智能配备,也算是“智价比”的一次勇敢探索了。

外观上已经可以看到激光雷达使用,P7在辅助驾驶驾驶硬件上与新旗舰G9保持一致,支持行业首个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XNGP,小鹏终于遵循了“技术下放”的古典逻辑,不再让新旧产品的智能分级陷入混乱,而是依据产品本身的市场定位来决定智能化水平。

在新款P7i身上,小鹏分为单Orin-X芯片的XPILOT进阶版,以及双Orin-X芯片的XNGP全场景智驾,软硬件整体分级,丰俭由人。

如果你是一位预算充裕的极客,那么车头的两枚水平视角182°、等效126线的激光雷达,508TOPS算力的双Orin-X芯片,点到点的高阶智能辅助驾驶XNGP,无疑能让你发出“我觉得这太酷了,很符合我对未来生活的想象,科技并带着趣味”的惊叹。

论硬件,小鹏P7融合度更高的前杠双激光雷达,要比“头上有犄角”更符合主流审美。芯片的数量和算力不多也不少,没到带头冲锋的程度,也足够应对复杂的中国城市路况。

论软件,小鹏向来擅长压榨算力,30TOPS的小鹏P5都能做到城市NGP,纯原装的小鹏G9以零改装获得L5级自动驾驶路测资格,那么P7车主享受真正的自动驾驶也只是时间问题。

而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依靠标配的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的融合感知,足以让单枚算力254TOPS的Orin-X芯片匹配小鹏全栈自研的软件架构与数据闭环能力,并将第二代技术平台XNGP的能力部分下放给XPILOT4.0。

例如高速NGP、城市NGP、增强版LCC(道路居中辅助)、VPA记忆泊车等等,接近L3级的辅助水平,在接下来10年的交通环境里都不会落后。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智驾系统与用户交互的最直接载体,SR仪表环境模拟显示也得以升级。真实世界被立体化投射到车机屏幕内,增加了更广阔的感知范围和更多的感知目标物数量、种类,实时呈现人驾与车驾过程中的环境感知信息。

它的意义在于摆脱了对高精地图的依赖,以自身感知和算力对周边环境进行可视化展示,并与地图路径融合,像是车道标线、周围车辆、转向灯点亮、红绿灯读秒等关键信息的显示,也不再需要借助V2X、V2V技术即可实现。

智舱部分小鹏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行业领先的全场景语音。进化到2.0版本之后,全场景语音的响应速度快至毫秒级。无论是唤醒语音助手还是控制车辆功能,小鹏P7的利索劲儿甚至让那些还在训练语义理解的友商车机,显得像是初入职场的实习生。

不光速度更快,全场景语音2.0还支持全车全时人机对话。多音区独立对话互不干扰,一句话最多支持4个指令,再加上8155芯片的强大算力,离网状态下全车功能依旧能稳定使用。反正我是觉得,小鹏的语音控制已经强大到可以剥离出来单独上市,就像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战力恐怖。

至于7.1.4的杜比全景声音响、高德地图的车道级导航、智能充电路径规划等等,在智能价值增益面前,都像是充话费送的一样理所当然。倒不是说这些功能不重要,只是这些注定要有,也注定会有的配置,不太容易引起我的注意罢了。


马步继续扎

小鹏P7有着所有竞争对手都不具备的先发口碑,率先开创“同价越级”的打法,产品美誉度即便是销量远高于此的Model 3也无法媲美。某种程度上P7已经是小鹏的一张名片,P7的消费群体也成为了小鹏最首要讨好的人群。

根据小鹏官方的用户调研,消费者选择小鹏P7的三大优势,就是颜值、智舱、智驾,这几个方面小鹏均做出了稳健且有效的升级,而剩下的便是在更基础的地方进行升级,这些地方看起来更隐蔽,但成本可一点不比上面的三个部分少。

续航方面,702km的单电机超长续航重出江湖,标准续航也达到了670km,就连双电机版本也有610km的续航,侧面证明了小鹏终于肯下决心把电池组SKU精简到两个(个人猜测)。

这么做,注定会牺牲一些入门车型对预算有限用户的笼络,但要想让核心走量车型足够的竞争力,小鹏G9的教训就不可能不吸取,另外新老同堂销售的策略,其实也能满足这些预算更少的用户。

P7i的热泵是全系标配,热管理系统实现了全车热量统一收集及管理。对于北方用户,冬季续航的提升立竿见影。而身处南方的用户,也能够在炎炎夏日享受到痛快的制冷和更高的充电功率。

说到充电,就不得不提小鹏P7的400V架构了。没错,P7并未升级G9同款的800V架构,但小鹏依然为其配置了大电流充电方案,最高充电功率175kW。

按照小鹏的数据测算,半小时内即可补能10-80%。充电十分钟,最多可补能240km(两驱)和210km(四驱)。虽无G9标配的3C超快充那般迅猛,但在大城市里日常代步,抑或是避开节假日出行高峰期来一趟中短途出游,这样的速度绝对足够了。

底盘部分着重针对性能表现进行提升,本就跑得快、刹得稳的动态极限反倒没什么必要大费周章。能做出与348kW、757N·m、破百3.9s的充沛动力相匹配的驾控极限,就足以满足那些热爱驾驶的年轻人了。

像是米其林PS4运动胎、更多元的驾驶模式、博世助力调校的TCS牵引力控制、精准感知调控的智能四驱系统,把“驾驶乐趣”做到了这个品类不俗的水平,同时又不会损失舒适性。很显然,P7还是希望讨好更多人,而不是像Model 3那样不食人间烟火。

账面数据上,可以看出P7i在续航、充电速度甚至是驾驶层面全部进行了升级,对于一款3年前刚刚发布的车型来说,这次“回春加强”程度还是很夸张的,比较期待后续P7i的实际驾驶感受,会比P7要好处多少。


写在最后

开头我们提到过,P7是一款硬刚Model 3切入主流市场的产品,它不是一款投机性的产品。

在产品的开发上,P7比销量高出它一头的理想ONE要更具难度和挑战。小鹏没有将它作为投石问路的牺牲品,而是老老实实地对标Model 3,打出打好了“越级牌”,给所有的中国品牌后来者做了榜样。

截至目前,小鹏P7的累计交付量已超过135000台,这是新势力品牌最成功的B级纯电轿车。但这个成功如何在Model 3卷起来的价格战中扩大和延续,就是P7i面临的问题。

小鹏P7改款的首秀放在欧洲,也是希望老款的打法能在尚未竞争充分的海外市场发挥余热。“越级降维”故伎重演,再配上富有竞争力的定价(4.999万欧元,约36.62万元),趁着国内友商尚未全面出海的窗口期,把产品美誉度和名片效应做到全世界。

顺带窥见核心圈层的国内用户对新品的直观态度,从而给市场定位、终端政策的打磨争取更多时间。

P7i的打法是稳健的,保留过往美誉度高的外观,在长板智能化上继续发力,同步把续航、内装也都拉到自己最新的状态。

伴随着小鹏P7焕新而至的,还有小鹏体系架构的全面重构。更聚焦、更稳健、更注重用户体验的变化,也体现在P7的务实之变。再加上传统车企出身的"铁娘子"王凤英入职总裁一事,所引发的行业震动算得上转折点。

可以预见今年Q1的小鹏日子依然不好过,毕竟新的产品不会立刻交付,但从产品到架构转变的效果会慢慢显现。

毕竟小鹏现在可是一家有1万多名员工、80亿美元市值的上市公司。

莫欺少年穷,况且现在这个少年有钱有肌肉!

标签: 小鹏P7 小鹏 P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