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竺延风东风这8年:危难间奉命“南下”,壮志未酬少帅已迟暮


东风的换帅比一汽来的更加突然。3月3日下午,东风汽车突然宣布,根据工作需要,按照中央企业领导人员任职年龄有关规定,免去竺延风同志的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职务。相关免职按有关法律和章程的规定办理。相比徐留平高升(相关报道:“白马骑士”徐留平的这五年:“铁腕”改革和未尽事宜 | 明镜pro),竺延风的退休可能令人更加唏嘘。一恍惚间,人们才意识到曾经鲜衣怒马的“少帅”,至今已经62岁的高龄。


竺延风回到汽车行业是在2015年。当时,随着原一汽董事长徐建一落马,汽车三大央企最大规模的人事调整掀开。彼时已经离开一汽长达8年的竺延风被外界认为会重回一汽执掌这家中国政治地位最高的汽车企业。1999年,时年仅38岁的竺延风出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总经理、集团董事长。他在这个职位上干了8年,2007年竺延风由商入仕,转任中共吉林省委常委、副省长、吉林省委副书记。随后,接替竺延风的是徐建一。


竺延风在一汽期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方面调整结构,关停并转旗下效益不好的业务板块、子公司进行瘦身。另一方面,一汽在自主方面进行大手笔发展。这段时间中,一汽并购了天津汽车、同时推出了奔腾品牌。在卸任前两年,一汽超过了上汽,登上了中国汽车销售老大的位置。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在20年前那句“做自主要耐的住20年寂寞”。一汽的竺延风时代,是意气风发的时代,这也为其赢得了“少帅”的美誉。因而,当徐建一落马之后,竺延风回归的呼声很高。


但令人意外的是,最终中组部安排是将东风汽车集团时任董事长徐平北调,而竺延风南下接掌东风。这次对调之后,也拉开了东风汽车的竺延风时代。对外界而言,徐平北上是“救火”,它的任务是稳定一汽,这种临危受命外界均已洞若观火。但竺延风南下东风,其中的难处其实很少人看见。当时,汽车行业已经处于深度调整的边缘,而对于东风而言,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就在随后一两年中集中爆发。


面对逐步爆发的危机


2015年,东风的大自主计划似乎颇有成效——此前该公司将旗下的风神、风光、风度、风行等产品“合并”,在这之前东风自主已经使用了统一的双飞燕Logo。另外,东风向高端冲刺的东风一号即东风A9也已经要面世。在东风的自主布局中,当时还有东风日产旗下的启辰、与台湾裕隆合资的东风纳智捷品牌。在2015年,东风自主品牌汽车销量达121.85万辆,其中自主乘用车销售78.12万辆,同比增长6.6%。


在合资板块,同样也是一片好春光。当时东风日产刚度过动荡进入稳定期,当年也完成冲刺百万辆。另外,东风本田、神龙公司都处于刷新高的时刻,这一年东风本田销量40.65万台,增长32%。而神龙公司在这一年销量为其历史巅峰,达到了70万辆左右。东风占股为25%的东风悦达起亚也处于巅峰时刻,当年销量为61.6万辆。从这些数字来看,交到竺延风手里的东风,似乎非常不错。然而并不是如此。其实就在其到岗半年之后,东风的问题开始逐步暴露了。


东风的问题在于摊子大,杂乱,其次是改革不彻底,老国企问题突出。比如,东风当时有中国汽车中最多的自主品牌,也拥有最多的合资公司阵容,但没有形成合力。在自主板块,品牌就多达6个,而在合资板块也有7个品牌。但是,东风自主基本上外强中干,而且大自主在推进多年之后,已经明显遇阻以继续执行,东风深陷其中。


自主板块的崩塌很快逐步出现,风行乘用车溃败、小康和风光短暂的冲量后后继不足,而风度则直接胎死腹中。作为嫡系的风神,产品接连败北,销量也一路下滑。其中,东风A9在上市后遭遇滑铁卢,耗费巨资最终“水响”都未能闻到一声。


合资板块的溃败在2016年开始逐步出现。其中神龙公司、东风悦达起亚最为惨烈。神龙汽车2016年全年销量为60.02万辆,同比下降14.77%,随后持续下滑,跌至年5万辆。而东风悦达起亚在2015年就出现了负增长,在这一年年末时任东风总经理的朱福寿已经在发布会上直接点名批评该公司内部存在诸多问题。2016年该公司虽然达到了历史高点的65万辆,但2017年直接拦腰斩。此后,东风纳智捷、东风雷诺相继跌入谷底,最终解散。


在期间一度中兴的东风英菲尼迪,最终也难逃解体的命运。有人说是竺延风一手好牌打烂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东风这些问题的暴露也是迟早的事情。而承受压力的竺延风,也在努力地去改变东风,重塑东风的战斗力。


全面做减法,全面搞自主


首先,这次人事“对调”,开启了中国汽车三大央企之间新的合作序幕,随后两年后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北上接替徐平出任一汽董事长,这种合作达到了顶峰。三家公司在人事、研发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合作。与此同时,还联合打造了T3出行应对出行市场可能的挑战。期间,多次传出了一汽、东风、长安合并的传闻,并给出了合并的十大理由。这种传闻在当时颇有市场,实际上也正是反映了汽车央企之间的蜜月期。


另外,对沉疴已久的自主体系进行了调整,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在这期间,东风改变了大自主的战略,几个自主品牌重新回归独立发展,同时品牌特性和特定上进行区分,转而注重在底层资源的打通和共用上。同时,东风启动了H和M两大新的事业部,这诞生了此后的岚图和猛士两大品牌。在2018年,当电动车刚兴起之时,东风能够率先在新能源高端品牌上发力,这不得不说是战略眼光所在。


在合资板块,东风同样是在做减法。经营不善的东风纳智捷、东风雷诺宣告解散,而东风英菲尼迪在死撑多年之后降级回归了东风日产旗下。在无力回天的东风悦达起亚上,也直接选择了退出。另外,东风还大胆地开启了与东风小康的新合作模式,通过换股的方式放虎归山,支持东风小康发展。实际上,也正是由此小康旗下的赛力斯等可以与华为展开深度合作,也成全了AITO品牌的诞生。实际上,小康的部分技术正是来自于东风的支持。


除此之外,竺延风的东风时光不得不提及的2020年,在受到疫情严重的冲击下,东风稳住了基盘,自主实现了发展,这殊为不易。在2022年,东风汽车2022年自主乘用车销量达68.5万辆,同比增长32%。在竺延风发展东风自主的思路上,有两点非常可贵:其一是尊重市场,其二是尊重规律。在东风大自主战略改变的时候,竺延风就强调合并还是分散,都要遵循市场。在岚图和猛士品牌的打造上,竺延风也曾面临着“政绩工程”的质疑。2020年,在与笔者交流的时候,竺延风曾对推出岚图和猛士的出行作出这样的回应——


他认为,在行业大转型消费大升级的变革时期,东风需要这样一次尝试。竺延风说,一个企业不可能不去抓住迎面而来的机会,在还没有做任何事情时候就说不能成功。现在,岚图刚成立两年蓝图尚未绘好,而猛士刚发布尚未成为东风的“猛士”,竺延风在此时退休,可能将是其终身的遗憾。现在,这两大品牌在成长之中,仍然有不少挑战。特别从销量规模上来看,岚图似乎也没有实现一炮而红。但风物长宜放远量,究竟他们对东风、对中国汽车而言将会带来什么,则需要时间来回答。


这正如竺延风自己所说,汽车品牌是大浪淘沙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往前成长,岚图和猛士也会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不断丰富和变化,它不会是静态的存在。“让我们用实践、用时间和用努力回答这个问题。”竺延风曾说。当时外界猜测,东风会是竺延风的最后一站,事实上也是如此。将大半个时间留给中国汽车的竺延风,应该也是真的热爱汽车。不管是在一汽还是在东风,外界都能够清晰的感知到,竺延风试图在时代的大潮中,用清晰的战略带来企业走向更高处,更远处。


这8年,遗憾也很多


但是遗憾也有很多。在2015-2022年这8年时间,东风先后经历巡视组入驻的反腐浪潮、又经历了韩系车法系车的衰落,同时还遭遇了武汉长达半年的封城。在多番的冲击之下,竺延风小心谨慎地带领着企业前行,但与此同时又大胆地进行改革。在这几年时间中,东风裁汰、剥离超过几十家企业,通过转制等尽量为企业减负。另外,与PSA的合作起起伏伏也考验了管理层的能力。在资本市场上,东风回归A股,岚图的IPO继续已经相继推出。在出行市场,东风出行也在低调地运营着。不过,这些规划目前都还未走向成功。


在合资板块,曾经作为利润来源的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也面临着转型的考验,这两家东风集团内最稳定的企业眼下也正面临着市场的压力。还记得在东风的“十三五”规划中,刚到武汉的竺延风希望将东风打造成为一个百年企业,一个开放自主的企业,在汽车行业剧烈变化的当下,东风仍在摸索中前进。这7年,说长也短,东风的改革虽然在进行,但不断出现的意外情况显然打断了其节奏。上一个8年,在一汽竺延风重塑了这家企业,而这8年的效果似乎还没有显现出来,这可能也是他遭遇非议的原因。


有东风的员工说,曾看到竺延风一个人在东风员工住宅区内静静的走着,大家并未将他当做领导一样拱起或恭维着。他就像一个老人一样。耐得住寂寞搞自主的竺延风,最终也逃不过英雄迟暮。放眼汽车圈,上汽董事长陈虹已经62岁,而广汽董事长曾庆洪也与竺延风同龄,奇瑞董事长尹同跃也61岁了。一代人终将老去,但他们与中国汽车的故事将继续。


标签: 东风 东风A9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