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Model Q没有上市,国产车喘口气,特斯拉降成本让人慌

美国时间2023年3月1日特斯拉召开了投资者大会。顾名思义,会议是给股东们开的,但是真的像网上说的马斯克只是在画饼吗?并非如此,本次会议看点还是很多的。和消费者最相关的是三个字:降成本。至于其他的,和消费者暂时无关,和地球有关。


马斯克在画饼吗?


并没有,马斯克只是在做一件工厂一直应该做的事,但是挺了不起的。特斯拉的管理模式是完完全全的西方管理方式,通过优化升级管理方式、改变设计方案降低生产成本,这是一个较为良性的循环,换句话说,特斯拉在不断地降低人为因素对车辆成本的影响。

效率、自动化、成本

例如,特斯拉把下一代车型的供电电压统一成了48V,取消了12V低电压电器的使用,同时降低了动力电压。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根线束连接车身,大大减少了车辆线束长度和重量,降低成本。48伏,全都48

再比如,特斯拉下一代生产平台将完全取消稀土作为永磁材料,降低碳化硅的使用,如此一来特斯拉的单车成本又将降低1000美元。想象一下,1000美元的成本降低落实到消费者身上可能又能省个几千人民币,在20万元到30万元的售价区间中,价格有三两千的波动足以改变消费者的购买决定。

再举一个例子,通过重新合理设计电子控制器,降低组件复杂性,减少人为干扰因素,从而降低组装成本。特斯拉下一代车型的组装人员将扩大到四人一组,这样组装成本将降低五成。组装成本在特斯拉造车过程中占比多少,但是以特斯拉一直的调性来看,基本属于大钱得省,小钱不放过。

如此看来,马斯克并没有给投资者画一个画不出来的大饼,特斯拉超级工厂只是在做一个生产企业该做的事。而这些也应该是国内新能源企业学习的方向,因为特斯拉降本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歇过,例如此前特斯拉采购的铸造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很多人认为特斯拉在通过整体铸造的方式减少车身焊接误差,增加质量可靠性。而其实最大裨益是降低成本。


Model Q没有发布,这是对国内车企很大的威胁


网上传言特斯拉Model Q(以下简称Q)售价将下探到15万以内。本次大会并没有发布这款新车,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或许有些遗憾,但是对国内车企来说,Q的跳票无疑又给了一次喘息的机会。

目前国内15万左右的代表车型有长城的猫系列部分车型,比亚迪海洋系列车型,或者埃安的部分车型。这些尚属于能产生规模效应的车型,抗压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但是还有类似残喘中的威马,上升阶段的零跑,下降阶段的小鹏。Q的出现将对这些车型形成巨大压力,很明显:对国内车企来说,特斯拉已经不需要拿出技术来碾压,但从价格方面已经让人无法喘息,最简单的例子就在于:特斯拉不降价,你见到国内车企降价了吗?特斯拉降价了,你见过几个车企不跟着降价?


国产新能源急需在底层设计上多多发力


国产新能源汽车正在技术研发和运营用户上,努力方向在左摇右摆。我们感受到了国产新能源汽车服务质量的提升,看得见摸得着的炫酷技术越来越多,有会说话的大灯、有能飞起来的车门等等,可喜的是确实也能看到制造平台在不断升级,但是还不够。我们更期待能够看到国产新能源在三电系统上不断升级,在看不见的地方能多多做技术改造。这样长此以往,才能不至于在价格层面上被特斯拉牵着鼻子走。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