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人汽」四十不惑,上汽大众“再创业”

  • 作者: 人汽
  • 2023-03-01 09:00
  • 640

作者:管宏业 王珊珊

四十而不惑。无论是对个人还是机构而言,这都是一个遇到任何事都能明辨不疑的阶段。

1983年4月11日,第一辆上海大众桑塔纳轿车缓缓驶出安亭厂房,至今已近40哉。

“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作为中国现代轿车的启蒙之作,桑塔纳融入了好几代中国人对于汽车以及汽车梦想的记忆。

也几乎是在一张白纸上,上海大众承担起拓荒者角色,从零起步由小渐强,成为天际中最闪亮的一颗星。

今天的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群星璀璨下,上汽大众正努力跳出舒适区,推动深层变革。

图片

以纯电动品牌ID.为切入点,上汽大众正在力推电动化转型和年轻化变革。这个过程中,通过结合自身传统优势,叠加在制造、销售、营销体系的多维创新,逐渐形成了独属自己的新发展模式。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上一个时代的强者,新时代里还能继续成为主角吗?


阵痛

2月20日,上汽大众官宣,原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健旭,接任上汽大众总经理一职。

消息传出,引发业内强烈关注。

从资料来看,贾健旭出生于1978年,现年仅45岁。委任这样一个年轻的少帅挑起中国最具资历合资汽车企业的大梁,可见上汽集团对于变革的的迫切与期待。

据了解,贾在上汽集团深耕多年,在担纲全球最大的汽车内饰件企业延锋之前,曾负责上汽整车业务在欧洲市场的开拓工作,“里外都有一手”。

“他的身上就像装了马达,超级有干劲,而且特别有点子和想法。”一位熟悉贾的人告诉人汽传媒。他曾谈到他所在意的事:人们谈起我时,这个家伙到底做过什么?为后来者能留下什么?

很显然,这正是一个能干敢拼的悍将,但眼下摆在悍将面前的难题并不少。

过去一年,上汽大众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32万辆,虽同比增长6.35%,但只有2018年70%的水平。

实际上,自2018年,上汽大众四度迈过200万辆后,在智电转型的强烈冲击下,企业行至波动的转折点。不仅丢掉了冠军头衔,在行业与市场地位上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2年,上汽大众销量已被三家自主车企反超,在销量排行中屈居第五,迎来了成立以来的低谷。

很显然,作为上汽集团曾经最大的销量和利润来源,此番换帅远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特别是随着集团内通用和通用五菱颓势更显,这个“长子”肩上的压力和担子变得更重。


变革

农历二月初二,中国农历“龙抬头”的日子里,上汽大众公关团队进京与媒体沟通。不少与会者喜气洋洋地理了发,期待一年有个好彩头。

“龙抬头”又称春耕节,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适应农人耕作。上汽大众也已备好了种子,期待这一年有个好收成。

有动荡就有新机,智能化、电动化推倒的过程中,也同样孕育着新机。如何实现成功转型是每个传统车企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据介绍,今年将从企业品牌、大众品牌、斯柯达品牌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四个维度,按照规划完整的重点话题/事件,全方位强化市场与公关传播。

其中,上汽大众企业品牌将围绕“2700万辆”、新能源长沙工厂、新疆试车厂等话题展开;大众品牌将紧扣换新产品/科技、ToC体系实力、用户运营/共创三大优势主题;斯柯达品传播将聚焦户外&生活方式,品牌“滤色”血液、老友记三大主题;企业公益责任方面,将重点放在教育、环境/安全/社区两大话题。

一年之计在于春,万物复苏之际,全体系的强化与焕新在以往极为少见。

上汽大众转型的决心、魄力与迫切,都一览无遗。

而这一切只是刚刚开始。

此前,上汽大众销售公司总经理俞经民曾预期,2023年,全新的行业竞争环境、用户需求以及持续加深的数字化进程,将不断推动上汽大众以更年轻化、数字化的产品形象,持续提升品牌及产品吸引力。

过去一年,上汽大众在营销层面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以前的品牌部、销售部、市场部、网络部、售后服务部等所组成的营销架构,以车型划分到三个全新的车型组,对应ID电动车、高端燃油车和主流燃油车。

这是一次深层次的To C转变,目的就是针对不同产品采取不同营销策略,从而可以更贴近用户和市场需求。

2022年,上汽大众大众品牌共销售97,014辆新能源车型,同比增长达78.2%。其中,ID.纯电车型全年销量达74,858辆,并在11月达成累计销量超过10万台的目标。

未来,ID.系列车型改款力度会非常高,“我们会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和装备,这也是顺应新的竞争所采取的措施。”

伴随着ID.的成长,上汽大众的经销商网络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打造了位于各大城市繁华商圈的ID.Store新能源城市展厅,以便最大程度拉近与年轻用户的距离;而且ID.Store内部的配套设施也比传统经销商更智能、更具科技感,符合年轻人对于个性化和时尚的需求。

在用户运营层面,上汽大众线上以“上汽大众超级APP”为直连阵地,通过数字化驱动运营模式,盘活私域流量,提升品牌用户粘性。线下则与ID.车主共创了“因你而生”ID.Day活动,以“共创盛宴”的形式,更好地倾听年轻消费者的声音。

今年伊始,继去年设立三个全新的车型组后,上汽大众进一步改革营销体系,将此前的12个营销大区缩减至8个,同时强化了营销大区团队的权限。

改革的动因在于,中国面积广阔,各地消费者的偏好也略有不同。为了让各地区的销售政策更加有的放矢,上汽大众通过调整不仅重划营销大区,还将部分营销权限下放。

我们的目标是,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指挥战斗。


创业精神

“前面的20年,我们是市场天空上最亮的星;后面的20年,天空已群星闪烁;未来20年,我相信,上汽大众会比之前更闪亮。”沟通会上,张动情地说道。

同许多上汽大众人一样,2004年,张一毕业就进入企业。那个时候,汽车对普通家庭而言还是一个奢侈品;那个时候,上海大众还是中国汽车业内最令人向往的企业,几乎没有之一。

作为国内真正意义上的首家合资车企,上汽大众在1984年就已成立。近40年的时间里,上汽大众乘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以及强大的本土化能力,给市场和消费者带来了太多值得珍藏的记忆。

更值一提的是,上汽大众不仅参与缔造了国内的现代汽车工业,更在一片近似空白的平地上,为后来者探索出了一条跨国企业如何融入中国的高楼。

“我们不是从零起步,我们是从负数起步的。我们的任务是将濒临倒塌、博物馆级的陈旧厂区,改造成设备先进,符合国际水准的工厂。”40年前,上汽大众外方高管曾如此描述:我根本无法想象,如何从这样衰败的厂房,生产出哪怕一辆符合大众标准的汽车。

一定程度上,上汽大众定义了跨国企业在中国的经营范本。不仅搭建了中国现代汽车工业零部件和技术体系,以德国双轨制职业培训模式培养了一批汽车行业人才,还直接参与了改革开放初期打破铁饭碗的实验,探索出了一条跨国企业如何融入中国社会的成功之路。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真正经历过从无到有,迈过了高峰又滑入低谷,让每一位上汽大众心里都五味杂陈。但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格外强烈。

前不久的交流会上,大家谈起了一个话题:什么是上汽大众的企业精神?

在人汽传媒看来,如果用一个词加以概括,那一定是“创业”。

能够在“负数”基础上起高楼,“大破”之后再“大立”,构建起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引领、带动行业滚滚向前,没有开拓者的意志和品质,是不可能成功的。

40年过去了,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沧海桑田。“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卷”也好,变革也好,时代洪流下,“创业精神”有必要在上汽大众重新发酵与焕新起来。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