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买了一款国产音响之后|李子曰

去年某国产高端新造车被爆出音响丑闻,随后牵出了整个行业的黑幕,狠狠地震碎了很多人的认知:很多汽车打造的大牌音响,后者根本不提供硬件,只是做个调音,甚至只是给个贴牌的授权。

这是行业普遍存在的潜规则。换句话说,以后看到某款车说搭载某某音响,是不能默认为车上就有这个品牌的音响的,且不论B&O这样众所周知的高端货,哪怕是JBL、Bose等等入门高端品牌,也可能只是贴了个牌。

▲来自网络

之所以这么明目张胆,原因倒也简单,声音的差异太微弱了,很多时候是感知不到的。比如很多音响爱好者——不需要是发烧友——普遍知道这样的规律,日系的车载音响不行。但如果是对音效没有很高要求,平时用手机、电视或笔记本外放就足够的人来说,ta们也没有听过更好的声音,哪怕是差劲的车载音响,其实也是感知不到的。

尽管那对比起来的差异真的触目惊心。

去年底的时候搬新家,新入手了一台国产的桌面蓝牙音响,到货后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也让我明白了,车载音响这块,是真的黑啊。

个人开始使用品牌音响是从2019年开始的,当时配了台电脑,Jackie老师送了我一台Bose SoundLink Mini 2。着实受到了极大的震撼,那么小小的一个机器,声音竟然那么厚实,之后便开始有意无意去关注音响。

2020年底,下血本买了一台Naim Mu-so,被二次震撼,有那么几天会疯狂的听蔡琴,明白了声音竟然会那么有弹性、那么清亮、原来一台音响可以在房间里形成声场。从那之后开始留意听到的每台音响设备。

▲Naim Mu-so & Bose SoundLink Mini 2

2021年夏天买了一台Marshall ACTON 2,放在妈妈爸爸家里用,没让我失望,但也没有很仔细地比对。

然后就是最近买的这台国产桌面音响,起因是第二次减肥见效后又第二次重新发福,于是开始使用跑步机,跑步机在另一个房间,于是买一台小音响,运动的时候用。没对它有什么期待,声音够大就行,毕竟就只是用它听听播客。

开箱之后震撼到了我,声音出乎意料的不错。于是用来对比高级货Naim,虽然差别很明显,比如低音不行、没有声场、而且其实略有失真,它有环绕、人声、低音3种模式,调成某一种模式做增强,其它环节的表现就拉胯了。但如果不去和高级货对比,这个小音响其实足够唬人,它的功率听起来不只20W,声音很有劲,人声和不同器乐的区分也够清楚,不会混突突一片,这一点挺重要的,某些入门高端音响往往会因为过分强调低音导致声音发混。

接下来,重点来了。上文说过,日系车载音响差劲,有多差呢,朋友那台众所周知的A级日系车,14年款,声音松散甚至松垮,音域一拉开就会出现电流杂音。比起这台国产的蓝牙桌面音响怎么样呢?明显更弱。

是时候报出这台国产蓝牙音响的名号了:宝格声S8,功率20W,拼多多上花了不到300块钱入手。它比十多万元的日系车上的音响更好。

对比本土新造车呢,朋友的蔚来ES6,那肯定比不了,比另一台价格没那么高的,差别就小了不少。

重点在于,这台宝格声S8就只是个26cm长、6cm高、5cm宽的真的很小的蓝牙音响,只要300块钱,它有时在购物网站上甚至会隐藏品牌名,而是碰瓷「柏林之声」,近乎山寨货般的存在。但它的声音真的很不错也很唬人,如果升级了硬件呢,相信对于绝大多数像我这样的破耳朵人来说,如果不去做细致对比,怕是听不出来和高级货的差别,甚至可能还会觉得它的声音更清澈。

于是突然理解了,为什么车载音响那么黑。一款300块钱、在购物网站上碰瓷国际大牌去卖的国产音响,比起价格1000出头的入门高端品牌桌面蓝牙音箱,差别远没有想象中大。那么放到车载音响里,动辄8个、10个甚至更多喇叭,更大的尺寸,价格差自然也大得多,那干嘛要迷信那些入门高端音响呢,至于更高级别的音响,成本怕是要吃不消了。

所以可不就授权贴牌了么。而且换个角度,作为国际大牌,不少音响厂竟然就愿意卖授权,也不怕汽车厂弄出个什么瞎胡闹的东西败坏了自己的名声。这叫什么,有恃无恐?

这么一看,音响行业本身就黑。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驾仕派立场无关。)

文|鐵西區的李子

图|网络

标签: 音响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