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余承东:难说造车

近日,一份关于华为汽车业务战略方向的《谈话纪要》在媒体曝光。

在该份纪要中,华为常务董事、终端业务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回应了关于华为是否下场造车、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方式、HI模式未来如何推进、问界汽车生态品牌等诸多外界关注的问题。

最近因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OO王军的停职、华为与江淮汽车造车基地的曝光以及问界海报的更名事件,华为造车业务一直身处舆论中心。

为此余承东频繁地出现在大众媒体面前,无论是密集出席阿维塔的相关活动,还是在前几天单独回应华为的造车传闻,余承东都像是在对外界传递华为不造车的信号,而这一次《谈话纪要》的流出更像是一次华为集中回应外界质疑的公关行为。

围绕华为是否会下场造车的问题,余承东在《谈话纪要》中直接回应称,“华为没有做整车的能力,而且车厂已经有这个能力,为什么我们要再去重复建造工厂,自己造车?实质上,中国有不少汽车工厂产能是闲置的,我们要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车厂挣大钱,华为挣小钱。”

余承东强调华为是在打造生态联盟,并不是代工厂模式,“我相信我们的合作模式(智选车模式)会让别人从看不起到看不懂,到最后让他们追不上。”

此外,余承东还表示,2025年将实现车BU盈利,目标是卖超过100万台车。

或许是囿于对其他合作方的照顾以及生产资质的考虑,余承东在生态品牌归属和模式选择上仍然态度模糊,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华为造车的野心已然盖不住了。

谁的生态品牌?

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悄然影响着华为的对外宣传口径,比如在汽车业务上,华为不再像过去那般犹抱琵琶半遮面了。

1月31日,《金融时报》报道,美国政府目前已停止向本国公司发放对华为出口的许可证,并在考虑全面切断美国供应商和华为的所有联系。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官员们已经向继续给华为供货的高通公司和英特尔公司暗示,是时候逐步减少对华为的销售了,这意味着美国方面对华为的限制从之前的针对5G相关的技术扩展到了4G、WiFi 6、WiFi 7、AI、云端技术等更多领域。

这对努力求生存的华为来说算不上是好消息,但这次靴子落地,华为也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

此前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2023年新年致辞中,用“逐步转危为安”概括刚刚过去的2022年,2023年华为要开始更积极地“搞事业”了。

2月10日,在AITO问界官方微博发布的宣传海报右上角出现了华为logo,而之前出现在左上角的AITO问界logo却消失了。

与此同时有媒体曝光了一张网络截图,称AITO问界未来的品牌话术将从“华为深度赋能”改为“华为全面主导”,四字之差的背后,是华为在问界品牌上获得了更大话语权。

虽然在余承东看来,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并不是代工模式而是联合研发,华为不仅提供零部件,还从设计、质量、用户体验、整体的质量管控、OTA的版本升级等方面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地软件升级。

然而赛力斯除了提供生产制造之外,华为参与了前期产品定义、研发、三电制造、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部分、出厂前的品控、品牌宣传和门店销售、售后服务等几乎所有环节。

从形式上来说,目前问界品牌商标仍归属于赛力斯,但从实质上来说,赛力斯的存在感较弱,扮演的角色与代工厂并无太大差别。

不过后期或许是出于舆论压力,AITO问界海报重新变回了原样。

对于此次变动,余承东回应称,这是华为出的广告当然有华为标识,属于正常行为。

另一个华为下场造车的佐证是最近曝光的一则公告。2月16日,中建集团官网消息称,中建六局联合体近日中标了安徽肥西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EPC项目,中标额约15.44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将用于华为与江汽集团在合肥共同开发新一代高端智能电动汽车,生产包括Sedan(轿车)、SUV、MPV、Crossover、Sporty等各类车型的共平台开发,年产可达30万辆。

这种合作模式与目前蔚来汽车与江淮汽车合作的代工模式颇为类似。不过代工模式随着最近对于汽车生产资质政策的变化或将成为孤例,对于后来者,要想申请汽车生产资质难度较大。

这也是华为对外不愿承认下场造车的缘由——没有汽车生产资质。当然从投入产出比来说,余承东认为华为没必要投资建厂。“车厂已经有这个能力,为什么我们要再去建工厂,自己去造车?没必要。中国的汽车工厂闲置很严重,我们把闲置的资产充分利用,是对社会资源最大的保护,车厂挣大钱,我们挣小钱。”余承东表示。

在智选车模式下,华为将与合作的汽车品牌间的关系称之为“问界生态联盟”。

“在问界这个车上我们开创了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就是由华为做的生态品牌,我们联合相关车企打造生态联盟与平台,把它们的产品体验打造到极致,与车厂联合开发共同研发,提供智能化、软件、芯片等全方位管控,相信智选车模式从别人看不懂,到最后让他们追不上。”余承东称做生态品牌的目的是通过华为来主导电机方案、布置方案、座舱方案、智能驾驶的方案拉通,减少重复定制的成本,大幅提升效率,提升单产品的产量。

问界M5.jpg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在AITO授权用户中心展示的车辆并无“问界”字样,只有AITO的logo,这或许意味着未来华为智选车旗下的车未来都将以AITO作为品牌,比如与奇瑞、江淮合作的车或将命名为AITO奇瑞、AITO江淮,并通过华为渠道销售,形成AITO生态联盟。

迷底开始逐渐揭晓,可以看到赛力斯不过是问界生态其中的一个合作伙伴而已,问界生态的主导权被华为紧紧攥在手中。 

智选车模式或成主流

在这份纪要中,余承东首次正面回应了外界对于华为可能摒弃HI模式,走智选车模式的传言。

众所周知,目前在华为车BU存在三种模式,第一种是零部件供应商模式,第二种是华为HI业务模式,由车企主导,华为为车企提供新能源动力总成、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技术,第三种是华为的智选车模式,除提供零部件和全栈支持外,还深入产品设计、质量管理、品牌营销和终端销售。

对于上述三种模式,余承东有着自己的理解,“以前做零部件模式,想成为博世做标准化部件,这是不太可能的,今天进入智能化时代,智能座舱和智能辅助驾驶都需要不断的软件版本升级,需要有人负责OTA这一块的体验升级,所以我们通过智选车模式来满足市场需求。现在手机的很多应用都能在车机上直接用。”

实际上,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一直是华为车BU内部并行的两条线。

从2019年华为成立智能车BU开始,王军就担任智能车BU总裁,向徐直军汇报,主要推行的就是HI模式,2021年余承东被任命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开始推行智选车模式。

目前华为汽车主要分为两部分,由终端BG负责智选业务,最高负责人为余承东,由智能车BU负责HI业务,由余承东任CEO,王军任COO。

不过随着今年年初王军被停职,余承东全面掌控车BU,HI业务是否还会继续在内部推行变得有点扑溯迷离了。

据赛博汽车报道,王军停职很大程度源于2022年其主导的华为HI模式进展不佳。采用华为HI模式的首款车型极狐阿尔法S因为华为自动驾驶套件供应不上,导致交付一度延期,去年全年销量仅为一万辆左右,赛力斯SF5因质量问题风波不断,而阿维塔的销量表现也难说亮眼,去年12月正式交付的阿维塔11,截止2月初仅交付了超过2000量,这和问界去年累计交付7.5万辆相比,仍有不少差距。

问界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去年新能源汽车黑马,销量超过蔚小理,而问界的成功也初步证明了智选车模式的正确。

“未来希望两种模式都起来,华为都是全力支持,HI的模式能卖多少我也不清楚,我相信会多起来。”余承东直言。

然而从目前华为对于盈利的紧迫程度来看,未来智选车模式的占比可能会越来越高。

去年任正非“活下去”的金句仍言犹在耳,而在那次华为内部讲话中,关于汽车业务发展路线,任正非特别强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不能铺开一个完整战线,要减少科研预算,‍‍加强商业闭环,研发要走模块化的道路,‍‍聚焦在几个关键部件作出竞争力,剩余部分可以与别人连接。

2022年华为中期财报显示,华为实现销售收入301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了5.9%,主要受华为终端业务拖累,2022年上半年华为终端业务收入1013亿元,同比下滑25.4%。

对于华为来说需要开拓盈利的新业务来帮助华为收入企稳,华为车BU成为了担此重任的业务之一。

在这次《内部纪要》中,余承东也给自己立了一个flag,华为的车BU有望在2025年盈利,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车销量要达到100万台,不过其也表示并不会在销售渠道上盲目扩张,而是会实行店面的优化升级。

去年余承东曾在零售商合作伙伴的KA峰会鼓励零售商“要敢于开1000平以上的大店,不然根本放不下。”这意味着未来华为智选车模式下合作方将不断扩容,有更多品牌出现在华为渠道终端,华为车BU的盈利能力或将成倍增长。

实际上从目前来看,未来更多合作伙伴选择智选车模式或是大势所趋。

对于车企来说,除了看重华为品牌和渠道强有力的销售能力外,灵活性也是重点考虑因素。

智选车模式下,合作车企可以从成本效率考虑,不同零部件可以分包给不同供应商,比如在激光雷达方面可以选择其他合作商,而在HI模式下华为提供的全栈技术解决方案对于车企来说可选空间较小。

除此之外,智选车模式下的盈利来源也更加多元,包含经销商提成,零部件销售和阶段性开发费用,相比之下,HI模式的收入主要取决于车辆销售表现,而渠道掌握在车企手中,少了“华为”这块金字招牌,对顾客的吸引力更弱,收入的不确定性也更大。

而与此同时,HI模式的前期投入成本却很高。

此前余承东在第十四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表示,汽车业务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一年十几亿美元,直接投入7000人,间接投入10000人,其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投入在智能驾驶辅助领域,而后者主要用于华为HI模式下的合作车企。

王军就曾在公开场合表示,HI模式下与每个合作伙伴都是定制化合作,比如在阿维塔项目中,华为就派去了数千名工程师入驻,人力、物力、时间投入都非常大,这意味着如果卖不好,前期投入就都打了水漂。

因此虽说余承东坚称车BU仍然是两个模式并行,但是在“活下去”的目标下,华为车BU在模式选择上或将向智选车模式倾斜。

作为曾经造车派的支持者,余承东的这次内部谈话解答了外界对华为车BU的不少困惑,但是这其中到底有几分言行合一,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


标签: 余承东 造车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