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有一种方案能让汽车大灯拒绝眯眯眼但会提高车价,能否接受呢

日前撰写了一篇文章,标题为:

请珍惜明亮的大灯:明年之后的普通家用车多数都会是“眯眯眼”

这不是开玩笑而是客观事实,由于最新的“行人保护法规”的可能执行,汽车的发动机舱盖必须全部覆盖在大灯上面,而且发动机舱盖和大灯必须有足够的缓冲区;业内普遍认为新规将于2024年执行,也就是明年了,这就会带来车辆设计语言一致化的改变。

变化就是大灯的尺寸会越来越小,甚至于变成眯眯眼。

个人是很难接受这种设计语言的,因为这个标签涉及到欧巴罗人种对蒙古利亚人种的歧视,当然实际眼睛不大的人是有的但并不是主体,这里并不涉及对外形的歧视;而且大灯是汽车的眼睛,一双明亮的大灯会让车子显得很有精气神,反之则会显得怪异无比。

不过这次倒是都一致了,因为全新法规并非仅在国内执行。

所以诸多欧美汽车品牌的车辆也会采用这种设计,这几乎是对全球汽车司机们传统审美的挑战。

这样的大灯好看吗?

不讨论了。

不论好不好看,有一点倒是不用担心:尺寸小不等于不够亮。因为LED技术的应用本就将低了灯组对散热的要求,尺寸确实不需要很大,而且LED灯珠的透镜也非常小;所以对于照度并不用担心,现在的问题还是集中于能否接受这种设计。预计轿车的大灯必然会趋于这个风格,因为轿车要求的是流线型的车身,车头都比较扁平;那么想要让发动机舱盖能盖住大灯的话,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大灯变成一个细长条,或者集成到进气格栅里。

SUV、MPV、ORV(越野车)和皮卡车,这四种车型倒是不用担心。

因为这些车型都可以比较硬派,车身都比较高大,车头可以垂直于地面;于是大灯就能够平整一些,发动机舱往前伸,这样就能符合新的法规了。有类似特点的车并不少,曾经的老款道奇公羊皮卡的车头甚至是有些俯冲姿态的,大灯更能有效的包裹;现在的江铃新皮卡的车头也是几乎平直,大灯的尺寸则可以很大但依旧能被发动机舱盖盖住。

可是这样的设计还有意义吗?

车身本就高大,车头几乎九十度垂直,碰撞瞬间应不会有往发动机舱盖上倾倒的动作,而是直接被车头以大面积的正面接触碰撞而碰飞;如果用模拟假人测试的话,估计测试假人身上都能印出来进气格栅的样子。

所以全新法规确实更多的考虑到了行人碰撞保护,可是这样的车型与设计是没法禁止的,那究竟有没有意义就有待商榷了;而且正常行驶的车辆与正常行走的行人本不会发生碰撞,反之,如果是违反交通法通行导致与汽车碰撞的行人又该不该保护呢?这也是有争议的吧。

如果不能接受这种眯眼大灯的话,还有一个方案可以让大灯保持大尺寸。

这个方案就是用“弹出式发动机舱盖”。

参考下图,这就是弹出式舱盖的概念,说白了就是在碰撞瞬间从后面翘起舱盖并往前伸,以做到避免灯组或其他易碎材料破裂导致二次伤害。

弹出式发动机舱盖的触发原理和安全气囊差不多,车头有碰撞传感器,撞击力度达到标准后即可触发开关,随后舱盖弹起以起到保护作用;车身钢板如何能起到碰撞缓冲作用可能是有人不理解的,其实很简单,车身覆盖件的钢板厚度很小,一般都只有一毫米左右!可以说99.99%的汽车只要稍微用力按压舱盖或门板,钢板都是可以按变形的,不过都能回弹回来。

所以利用发动机舱盖确实能有效实现行人碰撞保护,但是这个方案的制造成本可不低;需要的是传感器,电控单元与电动机等等零部件,所以只要用这个方案的话,车辆的价格必然会增长一些。

而且对于车主而言也会一定程度的影响用车成本,因为可能轻微的碰撞就会触发舱盖弹起,甚至于车辆在越野或崎岖路面长时间颠簸驾驶也有可能触发;没有这套系统的话,轻微的碰撞可能只是破损了保险杠,甚至保险杠都没有破损,只需要补补漆就行,费用可以低至一两百元甚至十来块买个补漆笔就能解决问题。但是只要触发舱盖弹起就需要系统维修和换件了,维修费用少则数千、多则上万元,这就不适合自费维修了;正确的方法就是走车险,可是只要出险一次,多年来积累的车险折扣就会一次清零,用车成本还是会增长。

所以现在就是做决定的时候,是愿意在购车的时候多承担几千元,在用车的过程中多承担一些潜在风险成本,还是愿意接受眯眼大灯呢?

(本文由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