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国产新能源车企,比亚迪和“蔚、小、理”,究竟差距在哪里

“我不懂电动汽车,这不是我熟悉的行业所以搞不懂,只是限行限购让我需要这么一台车,不选比亚迪,则是因为觉得这个品牌比较低端,可能是固有的成见吧,感觉没有蔚来和理想洋气。”

再给一个车友推荐新能源汽车时候,他如是回答,倒也算是肺腑之言,也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个缩影。作为消费者其实也想弄明白一些行业内情,但目前来看,新能源行业显得混乱——品牌多而新、产品分纯电/插电/增程式,或许唯一不混乱的,就是清一水的智能化宣传。

因为在三电技术上我敢说,绝大多数新能源车企自己也是一头雾水,在迷茫中寻找着突破方向,正如燃油车百十年前一般,这也是正常的,万事万物都是开头难,爱因斯坦、尼古拉·特斯拉也有和尿泥的懵懂岁月,不能强求新能源汽车一上来,就能打通任督二脉武功大成。

回到今天的主题,在自主新能源车企中,比亚迪和蔚、小、理为首的新造车势力,究竟差距在哪里呢?虽然新技术都是在摸索中得来,但闻道还是有先后。我认为比亚迪会卖得这么快这么好,是因为在所有产品展示中,它有着清晰的技术体系,刀片电池、CTB车身、DM-i混动和e3.0纯电技术平台、易四方技术平台,更重要的是,还有支撑这些技术落地的工厂遍布南北。

所以比亚迪推出的新能源技术和车型,在新鲜的同时,也有着能让我们理解和探讨的技术话题,哪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算知道了一个。汽车嘛,终究是具象化的技术结晶,能被探讨就更加容易深入人心,这就是完整技术体系潜移默化的力量。

就像汽油发动机一样,用现在眼光去回看50年前的12缸发动机,你我都觉得就那么回事儿,动力还不如现在的2.0T,但它的发展历程很清晰,是可进化也可被追溯的体系,所以搭载了12缸发动机的老车,哪怕动力弱加速慢依旧可以封神,而马力超过300匹甚至400匹的新生2.0T发动机,依旧是个家用车的普通认知。

这个比方可能不那么准确,但是放在比亚迪和蔚小理上还是可以的。反观蔚来、理想、小鹏等新造车势力,我们其实很难找到一个涵盖了电机、电池、电控、车身以及软件自有体系,这就是症结所在。

追根溯源,比亚迪在电动汽车技术上已经投入了很多年,或者说从企业诞生开始就确定了新能源的发展方向,06年就推出了第一台电动汽车F3e,虽然没有量产但端倪初现,2010年量产的F3DM则意味着比亚迪的发展方向已经明确,也是因为它本身就有成熟的电池产业,不管怎么说,比亚迪在新能车企里,算是经历了一个厚积的过程,DM的命名也延续至今。

我们再看蔚小理,很明显的,这些车企的创始人是看到了时代机遇,在没有任何新能源汽车生产资历、经验的前提下,拿着融资就闯进了这个行业。从已经发生的实例来看,要说新势力们没有玩票的念头,可能创始人自己都不信,或者哪一天就把股权作价卖掉,在互联网思维的创业理念里,这种事儿还少见吗?换个行业罢了。

当然,从蔚小理目前的发展来看,一切表现还是比较稳步,多款新车都陆续上市,但是只有营收没有盈利的日子,它们还能挺多久,李想2022年想要结束连续7年亏损的目标,终究在亏损中破灭。其实我认为,新势力这三字命名,有时候足够说明一些问题,感觉就像新兴少年团,催生出来的是娱乐快餐,难出演技、歌唱大家,本来就是博一时之乐。

其中我们现在纵观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除了比亚迪之外,还有智己、岚图、深蓝、极氪等大厂背景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品牌和产品宣传上,基本还是以硬件技术为基础,并没有着重渲染智能化辅助系统,不是没有是不多,甚至宣传投放也不多。为什么大厂会如此谨慎,是因为年龄大了胆小了么?

其实正如上文所说,新能源技术依旧处于摸索阶段,这里面包括特斯拉等更早期的新能源车企,而这些大厂背景的新能源汽车,也是跟着时代转型,是未来的方向而不是眼前的重点,所以它们并不会急功近利,但它们有有摸索的底气、以及不断纠错的经济和人才基础,这也是企业续存和发展的重要指标。

从消费的角度出发,我们当然可以买任何想要的电动汽车,但也必须承认自己购买的理由,并不是发现新能源汽车超越了燃油汽车,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消费地,还是围绕着有限行、限购政策的一二线城市,发挥着基础代步车的属性,所以未来还长,希望新能源汽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给消费者足够的时间。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