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中国车企霸榜全球新能源榜,比亚迪超特斯拉,丰田日产落榜

最近,2022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数据正式出炉。

从整体销售数据上看,由2021年的650万辆飙升至2022年的1009万辆,全球新能源车市场正式迈入“千万时代”。

当然,这一背后的主要推手主要来自“中国军团”的努力。

与2021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TOP10相比,中国品牌由此前4家,扩展为2022年的6家;而且更值得骄傲的是,比亚迪以185万辆的销量成功超越特斯拉,当之无愧地成为新一届全球新能源车霸主。

与此同时,功夫汽车也发现,2022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车型销量榜TOP20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似乎也意味着:新能源车时代下,一个新坐标体系正在重构。

事实上,从乘联会刚刚发布的1月销量榜单中,我们已基本能窥见一丝迹象。那就是,无论是轿车、SUV还是MPV,底下都各种“暗流涌动”,燃油车份额被新能源车加速蚕食之下,大部分常年高踞销量榜前列的“经典”正逐步走下神坛。

当然,目前新能源车“百万俱乐部”仅有的两位成员——比亚迪与特斯拉,已成为这一坐标体系的“原点”。它们两者的竞争愈发激烈之际,也不禁让人问道:它们还能领先多久?

一、中国军团霸榜,日系缺席TOP20

据CleanTechnica公布的全球新能源乘用车企业销量排名TOP20,由比亚迪领军的中国军团就已强势占据了10席,总计市场份额为39.84%。

其中,比亚迪超越特斯拉摘得全球销冠,销量高达184.77万辆;其次,上汽通用五菱超过40万辆位列第三;而广汽、上汽、长安奇瑞、吉利、东风5家企业各自超过了20万辆;哪吒和理想也成为唯二上榜的造车新势力,销量均接近15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以丰田日产为代表的日系车企并没有出现在这一榜单上,也从侧面说明它们目前在新能源转型上的迟缓。

事实上,在这一车企销量榜单上,数字背后均饱含着每家车企的“得与失”。

跻身“百万俱乐部”的比亚迪与特斯拉自然值得高兴,但位居第四的大众汽车自然是“失意”的。事关其曾预计到2023年,公司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00万辆。

紧随大众身后的宝马奔驰其实也不好过。尽管其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增长,但那边厢燃油车份额的不断丢失,想必也令他们头疼不已。因为这意味着大部分利润在缩减,而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扩张难度正不断超乎他们想象。

与此同时,它们身后的广汽、上汽、长安等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业务的迅速发展,今年也很有希望对其实现超越。不然看看已被抛弃的奥迪,就知道已经没有“BBA”的新能源时代,竞争有多残酷。

可以预见的是,今年的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榜单还将会发生一场巨变,座次还有重排。

例如1月取得强势开局的理想汽车,据悉内部今年就定下了30万辆的销售目标。随着此前L7的上市,理想完成目标的希望还是比较大的。

此外,像上汽、吉利对于今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都立下了“军令状”。

如果上汽新能源今年真能完成150万辆的销量目标,那么无疑将有着跻身全球前三的资本;而吉利今年定下的60万辆新能源车目标,也是相当激进。

事实上,根据特斯拉CEO马斯克此前透露,2023年内部目标是接近200万辆,但考虑到供应链等问题,保守预估180万辆,保持50%的年复合增长率目标。

而比亚迪虽然公开否认今年将向400万辆目标发起冲击,但根据其目前的产能规划,今年突破200万辆还是非常轻松的事,说不定最终还能完成更多。

最后,除了日系车企之外,像长城、通用这些还未上榜,但仍有着巨大爆发潜力的车企将是今年这份榜单变化的看点之一。不过,留给它们的时间显然已不多。

2、新能源时代下,“百万俱乐部”门槛到底有多高?

可以预见,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容量日益壮大的过程中,市场上的“头部效应”将愈发明显,而后来者要挤进这一“百万俱乐部”的难度,也在逐渐加大。

在去年全球热销新能源车型TOP20榜单中,排名前十的车型基本被特斯拉与比亚迪多瓜分。而且,与特斯拉的“百万”相比,比亚迪的“百万阵营”显然有着更丰富车型的支撑,产品基本覆盖10万-30万元的轿车和SUV。

众所周知,这是乘用车市场最主流的价格区间,也是受众面最广的区间。

为此,如今已牢牢霸占了主流车型市场的比亚迪和特斯拉,无疑也将树立起新能源时代的全新坐标体系,等同于燃油车时代的轩逸卡罗拉,以及速腾凯美瑞等经典车型。

事实上,虽然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才刚刚突破一千万,后续还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但目前市场最主要的增量还是来自对燃油车市场份额的侵蚀,当这一动能完成切换之后,市场的增长必然又将进入一个全新的竞争阶段。

这从乘联会最近刚公布的1月车型销量排名中便能一窥。

大部分燃油车时代的经典车型正在加速“衰退”,无论是主流汽车市场,还是豪华汽车市场都如此。

好比比亚迪最近上市的秦PLUS DM-I 2023版,9.98万的售价直接挺进合资A级家轿的腹地;而零跑推出的15万元C11增程式SUV,也将对燃油车SUV市场造成不少冲击。

更让其他车企倍感压力的是,一旦比亚迪在主流乘用车市场形成巨大的规模优势,其他车企则必须要从价格、成本、配置等全维度进行对标。

“当‘比亚迪们’蚕食完传统燃油车市场的‘存量’之后,‘增量’阶段对于各大车企来说势必更难打。为此这两三年对燃油车市场份额的争夺是关键,将是它们未来生存的关键。”有分析师对功夫汽车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车型销量榜单中,理想ONE是上榜车型中为数不多单价30万元以上的车型。而BBA三家虽然在总销量中位居前十,但却没有一款车型能挤进车型销量TOP20。

“有很多人都说未来特斯拉下沉到15万的区间可怕,但事实上,在Model Y之下,Model S之下,特斯拉还有着很大一段市场空白。”上述人士对功夫汽车指出。

尽管目前有很多中国品牌如蔚来都在极力霸占这一细分市场,但至今仍未真正形成规模优势。一旦特斯拉开始发力这一区间,它们又将如何应对?

(3)功夫拍案

“一代新人换旧人,遥看旧人离愁恨。”

2022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无疑是风云变幻的一年。这份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单,对中国品牌是激励,对日系、德系、美系等老牌车企是“警号”。

尤其在比亚迪与特斯拉率先跨进“百万俱乐部”之后,形成的规模优势更是让其他车企压力山大。

不过,新能源汽车的千万时代才刚刚拉开帷幕,虽然头部阵营雏形已成,但后续变数和机遇还有不少。当然,这一前提是,车企必须确保能在接下来关键的两三年里,存活下来。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