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朋友家的伊兰特开了快20年,这次试驾全新伊兰特,我想说......

刚拿驾照那会儿,开过一次伊兰特

对!就是引入国产的第一代。

那一代的,算是走进不少中国家庭的第一台车。而我曾经开到过的那台,就是车主家里的第一台车,据说还在,而且还能跑。快20年了,没听说出过什么毛病,就是几年前换过一次水箱,400块搞定。

因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于现代的认知除了质量稳定以外,就是配置高,但价格还挺便宜。这个特性几乎贯穿了在中国市场投产的所有车系,即便像这样精确定位在经济型入门家轿的产品。

的回归或多或少会带有一些情怀色彩,毕竟仪式感这种东西还是挺重要的。但更主要的,我认为是北京希望用“”这块金字招牌,将其赋予在第七代车型上,在如今10~15万元国内家用车消费最主力的区间打个样,告诉大家到底什么样的产品才能算是好的产品。

用一个词来总结这一次的第七代试驾,我觉得大概是“出乎意料”。出乎意料大概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第七代最便宜的一款价格不到10万元,而你真的很难想象一台不到10万元的车动态行驶品质可以做到这个水平。第二个就是第七代在高配车型上所搭载的“SmartSense”智心合一安全系统,真的是今年我开到过购买成本最低同时使用体验又好的一套辅助驾驶。

-静态-

第七代出自第三代i-GMP平台,整个平台其实涉及了第七代在产品设定上的很多环节,其中在空间方面见效明显。

可能有些朋友看到第七代2720mm的轴距会觉得,基础条件够好,空间表现好属于正常。那我给大家拉一台车做比较,上一代的君威轴距也是2720mm,但实际的感受第七代后排在纵向腿部空间的表现比有明显优势。这里就会提到一个空间利用率的问题,这一代的i-GMP平台针对车身高度、车厢地板及座椅位置都有下调,尽可能降低座舱重心,从而释放整个车内的有效驾乘空间。

除了驾乘空间表现不错,第七代整个车内有关视觉部分也不乏亮点。和家族中更高级别车型使用了同款方向盘、主驾仪表和中控使用了液晶双联屏,这在同级同价位中并不多见。个人比较推荐“黑灰”的内饰配色,层次感会更好。

总体来说,第七代的视觉好感度会明显好于整车的外观设计。外观的话,仅推荐“幻影黑”,全黑化处理我认为是第七代目前外观唯一正确的打开方式。

-动态-

第七代提供了两套动力系统,1.5L+CVT和1.4T+7挡双离合。在当天,我拿到的款型是1.5L版本。虽然对于1.4T的动力完全没有感受,但我还是推荐1.5L。

有两个原因:其一,1.5L款型更便宜,价格符合定位,同时也更符合多数潜在用户的钱包;其二,这台代号为“Gamma”的1.5L自吸发动机,表现的确足够好。虽然的最大功率只有84.5千瓦,最大扭矩143.9牛·米,但第三代i-GMP平台的另一优势就是轻量化,底盘和悬架减重设计后,第七代整车重量也就1.2吨出头,所以使得发动机的推重比更理想。

在试驾过程中的高速路段巡航到120km/h之后,你会非常明显的感知到车速往上再提的空间还有很多。虽然谈不上什么推背感或者爆发,但整个提速过程并没有很多小排量自吸发动机惯有的乏力,尤其在高转区间。不过,关于这台发动机把更多的动力压在中后段的调校思路,我倒是觉得可以再探讨一下。

高转动力的调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低扭会相对弱一点,其实在那天试驾期间,上午出城区的一段道路中会涉及跟车缓行和等信号灯的情况,那在这种需要频繁起步的场景下,第七代低速起步表现就没那么的跟脚。而回归日常驾驶,早晚高峰的堵车、城市的代步通勤是会出现大量上述场景的,那如果能够考虑把发动机压在中后段的动力分一点到低转区,我觉得整个动力的上手度和友好度会更高。这算是给工程师们提的一个小小建议,因为这台发动机的高转部分实在表现太好了,甚至对于车系的定位而言会有一点富裕,那这种情况稍微调调动力曲线,拉拉平均值,其实无伤大雅。

总结:从价格和产品出发,第七代应该是目前在市场中能买到价格最低、空间最大、配置最高、综合体验最好的合资A级车,这对于一台家用定位的选手而言,产品力几乎是拉满的状态。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