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30万预算,Model Y、ID.6 CROZZ,咋选?

时下的国内新能源市场,就像是一颗明晃晃的摇钱树,引来众多中外车企的纷纷入局,试图在接下来的汽车大盘中,抢得先机。这其中,特斯拉和大众ID.系列绝对是“顶流网红”的存在,也是不少车友人生首款新能源产品的备选方向。那么,如果手里有30万元的预算,这两家车企又该如何选择呢?为此,我们找来了特斯拉Model YID.6 CROZZ。其中,前者的售价区间为29.99-39.79万元,后者的售价区间为25.23-33.69万。通过对两款车型的对比,我们的疑惑将会就此揭开。

看车先看脸,不知从何时起成为了购车的习惯。先说特斯拉,其外观造型还是非常经典的。前脸采用新能源惯用的封闭式中网,并加入斜长的矩阵头灯,没有过多的线条,设计相对简约。腰身以两条前低后高的线条,配合大溜背式车顶,来提升运动质感。尾部则以简单的矩阵头灯和微微翘起的小尾翼收尾,画风干净利落。

再看,其则延续了ID.家族设计风格。前脸大致分为两个维度,上半部分利用被LED灯带连接的矩阵头灯,来提升横向视觉观感。下半部分则采用大面积的熏黑条件,并加入开放式前包围,来提升层次分隔效果。腰身同尾部的元素颇丰,双腰线+凸起轮眉+悬浮式车顶,配合D柱区域的大面积镀铬饰条,有效拉伸车身的修长感。尾部则加入熏黑贯穿式尾灯组,进一步提升时尚质感。

进入车内,两款车型统一口径的选择了“极简风格”,取消了肉眼可见的实体摁键,将功能集中到了中控大屏中。其中,特斯拉采用惯用的15英寸悬浮式触控大屏,并取消了液晶仪表盘。一屏、一方向盘,干净利落。则采用12英寸悬浮式中控屏+5.3英寸液晶仪表,并在中控屏下方加入一排摁键,同样有着较为出色的科技质感。同时,中控区域的层次布局很棒,其通过黑灰、亮黑、镀铬饰条、灰色四种颜色与材质的划分,来提升车内的机械质感。至于哪款车型的内外造型设计更优?还需看用户自身的喜好。

空间账面数据方面,特斯拉的长宽高分别为4750/1921/1624毫米,轴距为2890毫米,定位为中型SUV。的长宽高分别为4891/1848/1679毫米,轴距为2965毫米,定位为中大型SUV。单从账面数据来看,比特斯拉整整大上一圈,在车舱的纵向与横向空间分布上会占据更高的优势。确实,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宽裕的空间体验,想想都很赚。

至于配置方面,为了更加直观的展现,我们选择了定价相仿的两款车型,分别为:特斯拉 2022款 改款 长续航全轮驱动版(售价为35.79万)和 2022款 高性能PRIME版(售价为33.69万),来一次王对王的见面。

先说智能辅助驾驶层面,两款车型都能提供L2级辅助驾驶水准。其中,特斯拉采用Autopilot辅助驾驶系,采用IQ.Drive辅助驾驶系统,都属于家族的最新产物,能够支持全速自适应巡航、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等十余项喜闻乐见的产品,满足日常的通行所需。但如果不看选配系统,的配置数量会更优,多出了自动泊车入位、360度全景影像、倒车车侧预警系统、疲劳驾驶提示等配置,性价比更优。而特斯拉要想在智能操控上有所找补,则需额外花费32000元选配增强版自动辅助驾驶功能,让本就昂贵的定价“雪上加霜”。

再说智能座舱层面,两款车型都能实现高娱乐、高语音控制、高智能升级。不仅能提供在线音乐/影视/听书/新闻、游戏、导航、车载电话等基础性配置,还能支持确保时用时新的OTA升级、网络覆盖的4G车联网以及实现人机互联的手机APP远程控制和语音识别控制,丰富行进中的娱乐体验。但会多出CarLife、CarPlay手机互联,将手机与车机系统联动,提供诸如爱奇艺、网易云等功能。

基础配置方面,我个人也更看好,其能够比特斯拉多出座椅按摩、副驾驶电动座椅记忆功能、第二排独立座椅、AR-HUD抬头显示、感应式后备箱、30色氛围灯。在对比便宜两万元的价格,我这波战

动力方面,先说特斯拉,其将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其中,后置单电机的最大功率为194千瓦,最大扭矩为340牛·米,百公里加速时间为6.9秒;双电机则提供两种版本,最大功率分别为331千瓦和357千瓦,最大扭矩为559牛·米和659牛·米,百公里加速分别为5秒和3.7秒。续航方面,特斯拉提供545公里、660公里和615公里三种续航版本,快充时间为1小时,慢充时间为10小时。

再说,其同样支持单电机和双电机两种版本。其中,后置单电机有两种功率,最大功率分别为132千瓦和150千瓦,最大扭矩都为310牛·米;双电机版本的最大功率为230千瓦,最大扭矩为472牛·米。续航方面,提供460公里、550公里和601公里三种续航里程,快充时间为0.67小时,慢充时间为9.5小时或12.5小时。毫无疑问,更侧重城市内的通勤代步,在续航里程与性能体验上,都比特斯拉弱势许多。

最后:

通过上述对比,想来各位车友已经对两款车型的产品表现有所了解。作为合资市场的两款热销产品,特斯拉在市场中都有着忠实的粉丝群体,产品表现的基础功也相对扎实。但单从上述对比来看,两款车型各有优缺点。其中,的配置数量更丰富,空间优势更强,很适合家用用户。而特斯拉在品牌优势上更强,性能体验也是同级别车型少有的存在,更适合年轻消费者。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