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中国车企都要自研电池 宁德时代的海外攻坚策略能起效吗?

随着相关政策的推动,汽车圈内的一众车企纷纷开启了电气化转型,以求在即将到来的新时代占据一席之地。但如今的电动车和燃油车却是有极大的区别,车企们所熟悉发动机、变速箱等一系列附加配件都已经不再适用,如今的电动车已经以电池、电机、电控为核心,而这些产品大多数主机厂都需要在外界进行采购,其中的动力电池更是电动车的重中之重,而宁德时代正是电动车动力电池的代表。

电池市场,宁王的强势无可置疑,但随着动力电池成本占比越来越重,动力电池成本甚至占到整车生产的40%-60%,高昂的成本对于整车厂来说难以承受,甚至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今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就调侃称自己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主机厂纷纷思考其他的道路,试图脱离宁德时代。

不将命运放在宁德手里

就在前段时间,有消息称,小鹏汽车将自研电池提上议程,消息人士表示:“小鹏的电池研发团队有百人左右。”目前已经招募前宝马高级电池工程师。同时,小鹏也已和上游材料供应链有不少沟通,自研电池初步的落地期限在5年左右。

虽然在11月28日便对此事进行回复:人事变动属实,没有电池自研相关计划。公司目前坚定聚焦汽车主业,控制成本并提高运营效率。

将要自研电池的消息绝不是空穴来风。11月16日,广州鹏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达 50 亿人民币。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联合创始人之一的夏珩,经营范围包括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电池制造等。

另外,今年2月,受疫情影响,导致磷酸铁锂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供应短缺,给小鹏P5车型的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甚至造成新车交付延迟,这足以让对电池方面的抗风险能力有了更多的想法。

并且自去年起,何小鹏便开始对接起多家电池厂商,想扩容的合作伙伴,摆脱宁德时代的影响,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到了9月份,小鹏总裁顾宏地直接表示,公司已经与多家电池厂商达成合作,目前小鹏的电池供应商已经囊括宁德时代、中创新航、蜂巢能源、亿纬锂能以及欣旺达等。对于来说,不将命运放在宁德时代手里,降低渠道风险,甚至是自研电池,也完全合情合理。

车企自立门户

除了外,国内其他车企则是早在策划逃脱。广汽、长城、吉利等厂商更是早就公布了自制电池规划,特别是比亚迪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实现车用动力电池自给自足,才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就在近期,各车企开始纷纷爆发,正式与宁德时代展开竞争。

10月27日,广汽埃安宣布其电池公司——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因湃电池总投资109亿人民币,开展电池自研自产产业化建设以及自主电池的生产制造和销售。因湃电池科技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将全面打通上游原材料、研发、制造、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在内的能源生态产业链布局,完成能源生态产业闭环。

的蜂巢能源虽然名气不大,但根据SNE Research统计,今年上半年蜂巢能源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全球第十。聚焦到国内,今年1-10月蜂巢能源动力电池装车量为5.05GWh,国内排名第七,市占率达到2.25%。除了能对方面起到自给自足外,蜂巢能源已经在动力电池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吉利则是在上游方面进行布局,就在成立新公司的当天,吉利磷酸铁锂材料及电池回收项目签约宜春。官方称,吉利科技集团大力布局上游的电池材料开发和利用,双方将在袁州区投资建设磷酸铁锂材料及10万吨电池回收综合利用项目。相信对于喜欢什么都掌握在自己的吉利来说,自研电池这一步也不远了。

主机厂自造电池的好处显而易见,包括动力电池技术趋于成熟,主机厂具备后发优势;背靠主机厂,动力电池出货增长快且稳定;主机厂对车理解更深,车端需求可以直接穿透到电池;新技术、工艺和设备可以快速应用;电池和底盘同步开发,更易应用CTC等技术方案等。

对于宁德时代来说,车企们的自立门户可不是一个好消息,但这就意味着宁德时代没有未来了吗?

移情海外

在今年车企们动作不断之时,宁德时代便已嗅到危机,开始布局海外。毕竟随着欧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不断攀升,全球新能源市场很可能会在未来构建起以中国、欧美与其他国家三足鼎立的局面,宁德时代需要攻下海外市场来巩固自己的全球地位。

过去两年海外市场的电动车发展较为缓慢,如今才开始正式发力,整个市场生机蓬勃,值得已经站在全球汽车动力电池市场中央的宁德时代去攻坚。

今年4月,宁德时代宣布德国工厂获得电芯生产许可;8月,宁德时代又宣布,计划投资73.4亿欧元在匈牙利建设100GWh电池产能,供应客户包括梅赛德斯-奔驰集团;据了解,宁德时代墨西哥工厂方案也很可能已基本敲定;10月18日盘前,宁德时代又官宣与美国公用事业和分布式光伏+储能开发运营商Primergy Solar LLC 达成协议,将为Gemini光伏+储能项目独家供应电池。

对于宁德时代来说,欧美市场虽然前景广阔,但要想获得在国内一般的地位却并非易事。

松下、LG等动力电池巨头早已深耕欧美市场多年,更为欧美国家所熟悉。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BISWorld的数据,松下是去年美国汽车电池市场占比最高的厂商,达46%。能源解决方案以11%的份额位居第二,EnerSys、A123和三星SDI的市场份额不到4%。而且有业内人士预计,在不久的将来,韩国动力电池企业将占据美国电池供应的50%以上,到2025年,能源解决方案和SK创新预计分别占美国电动汽车电池产能的41%和12%,

得益于抢占了欧洲市场先机的窗口期,能源在欧洲市场也是格外强势,市场占有率稳居榜首。宁德时代想在这两大就巨头下夺食尤为困难,但好在宁德时代在近期已经获得来自福特的订单,这也意味着,宁德时代已经打入特斯拉、通用和这三大美系品牌的电池供应链之中,迈出了最为艰难的步伐。

但要注意的是,欧美市场也并非没有竞争,欧美的下游的主机厂也已经正在或准备采用与中国的主机厂采用了同样的策略——自研电池。如大众沃尔沃雷诺等都开始向上游布局,更是计划在欧洲建设六家电池厂,到2030年规划年产能达240GWh。

前有日韩巨头的堵截,后有各大主机厂的追赶,如何在复杂的形势中脱颖而出,是宁德时代在未来将要面对的一道难题。


标签: 电池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