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比亚迪调价掀起新能源车涨价潮?吉利辟谣,但涨价潮避无可避

【文/道哥说车 听风吟】11月23日,比亚迪官宣,将对王朝、海洋与腾势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6000元不等。给出的原因是受新能源汽车补贴终止以及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



按照“2023年1月1日之前付定金签约的客户不受此次调价影响”的说法,此轮涨价应该起始于2023年1月1日。在此之后,吉利汽车旗下三大品牌吉利、几何、睿蓝价格调整的海报也流传出来,价格上调幅度为2000元-6000元不等,而按照海报内容,涨价的原因以及时限与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这张海报在官方平台中并未出现,随后方面也进行了辟谣,副总裁 杨学良Victor发博表示:“这是假消息,吉利旗下电动车目前没有价格调整计划。但或许,这并不能阻挡新能源汽车的新一轮“涨价潮”……



国补终止 新能源汽车“涨价”避无可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品在公布售价时,都会有一个限制词,即补贴后售价。也就是说,此前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实际上都是薅了国家羊毛的,就如同今年6月起实行的燃油车购置税减半政策一般。只不过,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的时间持续性更长。


但新能源汽车的购置补贴也快到头了。新能源购置补贴出现的意义就在于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前十月新能源车产销量均超500万辆,市场渗透率已至24%的数据已经说明,在政策推动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的规模。既然目的达到了,那么补贴也就没有持续下去的必要了。



根据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的《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2022年12月31日之后上牌的车辆不再给予补贴。也就是说,除非厂商自己贴钱,否则新能源汽车“涨价”几乎是必然的。


目前来看,虽然仅有一家明确了明年起对新能源汽车产品价格上调的规划,但涨价的风声实际上早已扩散。《道哥说车》编辑注意到,名为“鄢陵恒力五菱宝骏”的微博账号于11月24日发送推文“国补取消涨价在即!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12月31日终止。倒计时37天!还不赶快行动?”,同时还发布了一张内容包括订购车型各种权益的海报,海报中还有五菱LING Club小程序的推广码。


或许,在新能源购置补贴终止之后,“涨价潮”已经避无可避。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也不算“涨价”,只是不再给予补贴了。



产业链仍然承压 比起退补,材料价格更令人担忧


今年以来,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品牌已经多次上调售价,除了年初那一轮涨价提到“补贴退坡”外,几乎品牌方发布的每一轮上调售价声明,都将矛头指向了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


为例,本次调价已经是第三次上调旗下车型售价,从三次官宣涨价的原因来看,皆明确与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有关。据了解,自去年以来,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开启了爆发式的增长模式。以电池级碳酸锂为例,其已从2021年初的5万元/吨猛涨了超10倍。进入11月后,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更是一度接近60万元/吨。



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们不得已接下了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并且苦不堪言。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荣曾明言,“动力电池价格的不断上涨,让电池成本在一辆车中的占比超过40%,甚至超过50%。”执行副总裁廉玉波也坦言称,动力电池原材料和动力电池的价格上涨,已经给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造成了较大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动力电池材料价格上涨,并不完全由供需不平衡原因导致,还有资本恶性炒作、卖家惜售、中间商囤积居奇等原因。工信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发展工作的通知》也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查处锂电产业上下游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不正当竞争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潜在消费者来说,既然购置补贴终止带来的“涨价”已经避无可避,那么也只能期许,动力电池原材料上涨带来的涨价风险不会成为现实。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