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奥迪4S店的巨幅广告,喊的是经销商,痛的是所有传统豪强

近日,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张图,图上显示某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在店面玻璃墙上贴了硕大的横幅,上面写着“也有纯电新能源”。这张图一经发布,也引来了吃瓜网友的一众热议“就是没人知道”“来自灵魂深处的呐喊”“这是被逼疯了”。

很显然,这家经销商实在是卖不动电动车了,所以才不得不出此“奇招”。


事实上不只是,几乎所有豪华品牌的纯电动车卖得都不好。比如,在车行168上显示,奔驰EQS最高优惠达到了35万,这个优惠力度要比上周奔驰官方降价的幅度还要大;售价高达34.99万元的宝马i3,终端优惠也超过了5万,落地只需不到30万元;Q2L e-tron最便宜的时候不到16万元。

除了一线豪华品牌的BBA外,二线豪华品牌中,沃尔沃官方在去年也将XC40纯电的指导价从35.7万下调至29.9万;极星Polestar 2和已经停产的捷豹I-PACE,也都有过5折“甩卖”的情况。


然而,即便如此大的官降幅度和优惠力度,在新能源车销量排行榜上却依旧难觅豪华品牌的踪影。那么,为何燃油车时代辉煌了几十年的豪华品牌,在电动车时代居然卖不动了?

卖不动电动车的豪华品牌

虽然包括BBA在内的豪华品牌,近两年都在努力朝新能源转型,但市场表现却并不如意。

EQ系列在国内上市的车型有EQA、EQB、EQC和EQE四款国产车型,以及EQS和AMG EQS两款进口车型。其中,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四款国产EQ系列车型今年10月份销量分别为94辆、133辆、6辆和678辆,前10个月累计销量仅为13665辆。

外,宝马的纯电动车同样也卖不动。

从10月销量数据来看,国产的和iX3单车销量虽比高一些,但也仅为2498辆和3103辆,而国产i系列电动车前10月累计销量为27602辆。

虽然也推出了不少纯电动车,但销量同样不太乐观。乘联会数据显示,e-tron、Q2 e-tron、Q4 e-tron和Q5 e-tron四款车型10月份销量分别为52辆、10辆、973辆和290辆,前10月e-tron系列累计销量为6844辆。

BBA的电动车销量在豪华品牌中表现还算是“不错”的了,包括、极星在内的这些二线豪华品牌的电动车还要更“艰难”。

而另一边,同样主打中高端市场的问界、蔚来、理想和极氪等新势力品牌,单单10月份的交付量就分别达到了12018辆、10059辆、10052辆和10119辆。

从销量数据可以发现,虽然基本都是新生品牌,在品牌底蕴、口碑等方面,远不如BBA这些传统豪华品牌,但在电动车市场中,新势力的销量已经远远将后者甩在了身后。

无论是从市场趋势、企业战略规划,还是从政策导向来说,为了避免被市场淘汰,豪华品牌向新能源转型是必然,也是必须要做的。而要提升市场竞争力,豪华品牌的选择无外乎两个,长期来说就是提升自家电动车的产品力;短期的手段,就是像EQ这次调价一样,调低售价。

然而,无论是“官降”还是放大优惠力度,效果也并非那么好。比如,曾在去年1月对iX3进行过降价,但iX3的销量也仅仅是从月销几百辆,提升到月销3000辆;此外,虽然没有官降,但部分地区的优惠幅度却非常大,落地价甚至已不到30万元,而i3销量也止步于2000辆,远远无法与新势力电动车的销量相比。

BBA为何卖不动?

虽然包括在内的豪华品牌,都希望通过“官降”的方式带动旗下电动车的销量,但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却认为效果不会太明显:“即使降价,目前电动车难以抢到蔚小理的销量份额。因为前者和后者事实上仍处于两个赛道,概念和消费群体有所不同。”

在崔东树看来,包括BBA在内的一众传统豪华品牌的电动车,之所以卖不过新势力,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它们的电动化产品,无法迎合国内多数电动车消费者的需求。

消费者对BBA的电动车有多不待见呢?

就比如说,上个月一段“买奔驰EQC特斯拉销售嘲笑”的短视频在网上走红。视频中,一位车主表示,自己接到了销售的电话,在告知自己已经购买了后,换来了对方的“冷笑嘲讽”。

而在视频的评论区,很多网友非但没有指责哪位销售的态度,还一起加入了嘲讽车主的队伍。

当然,网友不待见BBA的电动车也并非没有原因。

就以为例,作为一款中型SUV,它的指导价却高达49.19-57.19万元,远比尺寸和空间更大的蔚来ES7(售46.8-54.8万元)、理想L9(售45.98万元)等车,贵上不少。

更重要的是,即便售价要贵那么多,但EQC在很多方面的体验却远不如ES7或L9。

就比如,售价高达57.19万元的 400版本,零百加速只有5.1秒,虽然这个数据要比燃油版的奔驰GLC快上近2秒,但依旧比的3.9秒慢1.2秒,更不用说与零百加速只有3.7秒的Model Y 高性能版相比。

此外,“蔚小理”等品牌的车机系统相比奔驰EQE搭载的MBUX系统,无论是智能化还是UI设计或是功能都具有很大优势。

而在智能驾驶方面,目前包括在内国内在售的BBA电动车,最高只支持基础的L2级辅助驾驶,而像等新势力的电动车,目前不但配备了诸如激光雷达在内的更为先进的高感知硬件,同时还能够支持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甚至小鹏P5目前在广州已开放城市NGP智能导航辅助驾驶功能。

而根据《新青年汽车消费观报告》的一份数据显示,目前首次购车人群中30岁以下的比例已占到了70%,而25岁以下有47.4%的年轻人首辆车会选择纯电动车。

这也意味着,随着年轻人逐渐成为电动车的消费主力,他们对于智能化的需求也要高过对于车辆机械素质、操控和底盘调校等方面的需求。甚至,在这个逐渐迈入“自动驾驶时代”的节点,机械素质、驾控感受恐怕会越来越被忽视。

BBA为何造不出消费者喜欢的电动车?

很多人说入局晚、积累不够,是导致豪华品牌新能源车产品力不如新势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这个观点其实是站不住脚的,一方面照理来说,入局晚会更有优势,因为新能源车的很多“坑”都被新势力踩过,如果入局晚,豪华品牌完全有实力造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另一方面,其实不少豪华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布局,要远早于很多新势力。

就比如说,早在2011年就曾推出过i3和i8两款新能源车型,并分别在2013年和2014年投放中国市场;路虎2016年左右就开始规划电动车,并在2018年推出了首款纯电动车I-PACE;也在2017年宣布,自2019年起所推出的新款车型都将为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

不过,当时豪华品牌的新能源车,更多的是政策推动的产物,这里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一个是2015年柴油门事件爆发后,欧洲开始出台日益严苛的二氧化碳排放政策;另一个是中国在2017年9月发布了“双积分”政策。

因为是政策驱动,而非基于市场需求驱动,因此当时豪华品牌依旧在按照燃油车的思路造电动车。“我们现在看到的豪华车公司推出的电动车,都没有跳出燃油车的定义,去重新构建新一代汽车产品的概念。正是因为没有跳出燃油车的定义,从产品到营销服务没有创新,所以找不到卖点,找不到赢利点,也找不到需求。”中国公司某管理层人士说。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豪华品牌入局新能源车市场很早,但绝大多数产品只是“油改电”的产品,比如早期的宝马5系 PHEV、奥迪A6 PHEV等,而即便是现在新的i3、iX3,的Q2 e-tron等车也依旧是油改电的产品。

另外,虽然最近几年一些豪华品牌也逐渐开始研发纯电平台,比如EQ系列、Q5 e-tron等车就是纯电平台的产品,但这些车型依旧没有摆脱“燃油车思路造电动车”的本质。

在燃油车时代,豪华品牌最先进的技术一般都会优先搭载在售价百万的旗舰产品上,随后再逐步下放到定位更低的车型上。这种做法在燃油车时代并没有错,因为豪华品牌在发动机、变速箱等机械、硬件层面的确拥有极大技术优势,能够通过层层递减的方式,维持品牌“调性”和溢价。

但这种“造车思路”在电动车时代却行不通。

一方面,电动车更加注重智能化、软件层面的技术,比如智能车机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等,再加上电机、电池大家用的基本都是供应商的产品,性能差距并不大,因此也导致豪华品牌在传统燃油车领域的技术优势,无法带到电动车领域。

另一方面,即便豪华品牌也拥有领先的电动车相关技术,但这些技术大多优先供给旗舰车型用,比如EQS、iX,或者是AMG系列这些售价近百万的车型上。而这也导致在定位更低的电动车产品力远不及同级新势力的车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面提到的

相比而言,新势力的中高端车型采用的技术几乎没有太大的代差,就比如即便是小鹏P5这款售价20万的电动车,也能实现高速NGP辅助;或者是当我们去看一些豪华纯电车型甚至是纯电跑车的相关内容时,时常能看到这样的评论“零百三秒?那跟三十多万的比亚迪差不多,我为什么要买这个百万的车?”。

无论是此前宝马iX3官降,还是此次EQ系列官降,豪华品牌在电动车市场的出师不利,并非简单的新势力技术比豪华品牌更强那么简单,深层次的原因是豪华品牌并没有转变固有的“燃油车”的造车思维,在产品定义特别是智能化领域忽视了中国电动车市场的真正需求。


标签: 奥迪 经销商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