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特斯拉Model S Plaid,告诉我们旗舰车的设计可以有多大胆


2020年的特斯拉电池日上,我们初Model S Plaid。转年6月,这个版本的车型开始在北美交付,起售价12.99万美金(约合人民币83万元)。


本月,特斯拉Model S Plaid进博会进行了中国首秀。


特斯拉Model S Plaid是Model S的究极形态。


和2012年正式上市的那款Model S相比,今天我们在中国市场上见到的这款Plaid版车型,代表的是特斯拉最强的技术实力。


它告诉我们,一款旗舰车型的设计可以做得有多大胆。


外观上,Model S Plaid的前脸换装了全新造型的雾灯,配备了大尺寸的进气口,车尾加入了Plaid版专属标识,内部空间也变得更大了。


更大胆的变化,体现在动力、风阻系数、方向盘、中控屏、传感器等诸多细节。

Model S Plaid这款车的交付量不高,但特斯拉要将其打造成一块金字招牌。


1. 一款设计师主导的车

要聊特斯拉Model S Plaid,先聊Model S。而要聊Model S,就要从Franz von Holzhausen这个人说起。


2007年2月,特斯拉将Model S的设计工作外包给了有着光鲜履历的设计师Henrik Fisker,一位曾参与宝马Z8、第一代宝马X5等车型设计的大牛。


遗憾的是,这次合作并没有顺利推进。


次年,Franz von Holzhausen加入特斯拉,接下Model S的烂摊子,用他的话说就是,时间紧迫到就像“你跳下了飞机,然后才发现要找人一群人设计降落伞。”

比较幸运,这位设计师出身的老哥,不仅履历不输前任,曾在大众、马自达北美设计中心有过多年供职经历,实力和激情同样也不输对方。


仅用了三个月,Franz就完成了Model S的设计图,量产车亮相后原来的设计得到了90%的还原。


当然,为特斯拉Model S做出重要贡献的,还有其他人。


比如,如今的特斯拉CTO Drew Baglino ,为Model S设计了双电机系统和动力系统控制算法


再比如,原Model S总工程师Peter Rawlinson,按照马斯克的回忆,这位总工程师做的贡献主要在于车身和底盘工程。Peter Rawlinson后来出走创立了Lucid。


Model S的灵魂人物,始终是设计师出身的Franz。


Franz在担任Model S设计师时秉承的原则是,“汽车的设计不需要过于奇特,以至于陌生得让人无法接受,尤其是电动车,并不需要借助奇特的造型来彰显自己的电动风格。”


作为一辆车,Model S的设计灵感来自运动员,没有多余的体重和肌肉,既要让设计有吸引力,又要符合空气动力学。车辆尺寸不能太大,太大了不方便停车,但内部空间又要很大,Franz的想法是,在轿车里造出一个可以容纳7个人的空间。


Model S不仅仅是一辆车,它还有一套产品逻辑,是做成一台轮子上的计算机。

计算机需要屏幕,所以特斯拉最初想要找计算机供应商提供一块大屏,后来自主设计了17英寸的大屏。特斯拉的终极目标是,把一辆车造得尽可能有趣,所以,它又会朝里面塞进各种游戏和应用。


Franz在特斯拉一干十四年,如今是特斯拉的首席设计师。


他和Model S彼此成就了对方。


2012年,特斯拉Model S正式上市。用马斯克的话说,“迈凯伦 F1 的 0-96 公里加速时间比性能版 Model S 慢了 50%,足足 50%。”即便坐满7个人,Model S也要比迈凯伦F1更快。


2020年,特斯拉在电池日上发布Model S Plaid的视频,也就是今天搭载三电机的“量产最快电动车”。这一次,马斯克用“速度拳打保时捷,安全脚踢沃尔沃”来夸赞特斯拉Model S Plaid。


这款车,有着诸多亮点,同时也引发争议,乃至吐槽。


2. Plaid的光芒和瑕疵

Model S Plaid首先是一台主打性能的纯电动车,所以速度成绩是绝对绕不开的话题。


2.1秒。


得益于三电机和0.28的风阻系数等的加持,Model S Plaid零百公里加速成绩突破2.1秒,峰值功率1020匹马力。

这样的成绩,让它胜过了保时捷,以及那款售价千万的布加迪Chiron


今天我们观察三电技术的发展,会发现电机的技术发展最快,电控和电池的成熟度相对较慢。


一些车企可以做出自己的驱动电机,但像特斯拉一样,在电机上进行如此超前设计的车企还是太少了。


Model S Plaid搭载的三电机,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将电机的转子进行了碳纤维包裹设计。


永磁同步电机可分为表面贴装式(SPM)和内嵌式(IPM)。


在高速SPM电机上,包裹碳纤维倒是有先例,但在IPM电机上包裹碳纤维,特斯拉是第一个,至今也是独一份。


通常情况下,钢、铝合金、碳纤维的性能依次增强。


举个例子,普通车用的是钢铝混合车身,豪华车会用全铝车身,赛车,用的是碳纤维车身。


碳纤维的优势是,重量更轻,抗压、抗拉、抗扭的能力更强,将转子包裹碳纤维,就可以支持Model S Plaid的转子超过20000转/分钟。


包裹一层碳纤维并不难,里面的技术难题是,碳纤维要固化的那一层,需要高温处理,温度太高会导致磁铁失磁,所以车企要解决这个问题。另外,车企还要解决碳纤维套筒和转子的热膨胀系数一致问题。


Model S Plaid还有一处创新。


它在碳纤维套筒转子上第一个去掉了一些隔磁桥。


《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隔磁磁桥的设计研究》一文中指出,“空载漏磁系数是永磁同步电动机的一个重要设计参数,它反映了电机中永磁材料的利用率,隔磁措施是影响永磁同步电动机空载漏磁系数的重要因素,在内置式转子磁路结构永磁同步电动机中,电机的隔离一般采用隔磁磁桥来实现。”


所以,隔磁桥这个东西,人们在特斯拉之前研究的重心是怎么优化它,而非大面积去掉,直到 Plaid的出现。


Model S Plaid 还采用了Yoke方向盘设计,它当然不是为了省一半的方向盘成本,而是为了匹配加速性能、仪表屏等设计。

更大胆的设计是,Model S Plaid还将机械换挡杆全部去除,给出了三种新的换挡方式:


一是踩下刹车,由系统自动识别车辆周边环境,判断前进还是后退。二是在中控屏里通过上滑和下拉实现换挡,三是在中控屏下方的位置进行触控操作。


Model S Plaid还在不断优化车身设计,以让风阻系数的成绩变得更好。

通过对扰流板、尾翼等的优化,今天的Model S Plaid风阻系数从0.21降到0.208。量产车中,风阻系数成绩比它好的只有奔驰EQS,为0.20Cd。


续航里程方面,Model S Plaid提升到了637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这款车至今搭载的还不是4680或2170电池,而是与上一代Model S 同款的18650号电池。这也意味着,未来4680电池搭载上车后, Plaid的续航里程可能会再次提升。


Model S Plaid还有一些让同行咂舌的设计。


由于未来要实现FSD自动驾驶,Model S Plaid去掉了毫米波雷达,以及去掉了超声波雷达(中国市场除外)。对于Model S Plaid这样一款售价百万的纯电动车来说,这已经不是降成本的考量,而是对于自家的自动驾驶技术实力的自信。


当然,Model S Plaid身上也有一些瑕疵。


比如,它的那款Yoke方向盘,有人觉得酷炫,也有人觉得很难适应,甚至为泊车感到担忧。另外,在2022款Model S Plaid上,解决了上一款车被大家吐槽最多的是后排空间小问题,重新设计了后排座椅,腿部和头部空间都变得更大了。


特斯拉对Mode S Plaid灌注了太多心血,只因为这款车很重要。


3. “世界上最好的车”

Model S Plaid很重要,但想要让这款车进行国产化的可能性很小。


原因是,首先它并非走量车型,马斯克的目标更多地放在了规模化上面。


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Model 3Model Y属于共线生产,如果要量产,需要重新增加白车身、喷漆生产线,以及18650的电池包生产线,除非的订单需求井喷,让马斯克看到投入能够换来丰厚的回报,否则基本上不会国产化。


Model S Paid的真正意义,在于它可以让马斯克喊出,“这就是世界上最好的车。”


它可以不走量,可以单车利润不高,但它必须足够好,因为它是特斯拉的旗舰车型,是镇店招牌,它带给用户的一种叫做“电动车燃油车更好”的信心的东西。


信心值万金。


在Model S Plaid之后,Franz还主持设计了Model 3、Model Y等车型,它们身上同样带着Model S的基因,由于是设计师主导,基本上也是颜值在线。


Model 3和Model Y的出现,是马斯克将电动化梦想照进现实的神之一手。


2022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全球共生产了18672辆Model S和Model X,以及325158辆Model 3Model Y


更高的销量下,Model 3和Model Y带来的是电动车的大规模普及,以及规模化之后的超高的毛利率。


有Model S Plaid 在前的Model 3和Model Y,零百加速即便有所妥协,也可以轻松胜过同级别的燃油车,智能化更是胜过那些在百年品牌上躺平的大多数车企。


更大的意义,Model S Plaid直接刺激了一些老牌车企。


在纽伯格林赛道被Model S Plaid打败的保时捷Taycan,接下来将推出三电机版的纯电动车


丰田基于e-TNGA家族纯电架构的量产车bZ4X,计划将研发的OMG(One Motion Grip)驾控套装导入中国市场,OMG套装正是由类似Yoke的赛车手方向盘和线控转向系统组成。


特斯拉在Model S这款上的成功,还催生出一批初创车企。


北美市场上,有将Model S Plaid作为标杆、号称特斯拉杀手的Lucid,推出了三电机版的Lucid Air Sapphire(蓝宝石版),零百加速不足2秒。


中国市场上,有可以视作中国版特斯拉的蔚来,它的基于二代平台的旗舰轿车,不断打磨风阻系数的蔚来ET7,最终做到了与 Plaid同样的0.208。


还有学习特斯拉智能化的小鹏,它在智能化上的长板超过了绝大多数车企。


那位当年接过Model S车钥匙的首批中国用户之一李想,创立了今天的理想汽车


这些新玩家沿着特斯拉的道路,在动力、车身、内饰、自动驾驶上大胆尝试,正让整个新能源车赛道变得格外有趣。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