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下场造电池?小鹏继续为“自救”狂奔

在10月对小鹏科技公司增资100亿元之后,小鹏汽车又注资50亿元成立了新公司。

企查查信息显示,广州鹏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在近日正式成立。新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联合创始人之一的夏珩,注册资本为50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电池制造等。

根据股权穿透图,该公司由广州鹏毅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是刚刚成立的全资控股子公司。

从经营范围来看,小鹏新公司要推进的项目不止一项。从中可以推测,小鹏成立新公司的目的,一方面或是为了继续加大小鹏在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另一方面或是为了拓展电池业务等。

相比其他新势力车企,的定位一直是专注未来出行的科技公司。在今年10月的科技日上,还制定了“三步走”战略——2022年实现城市导航辅助驾驶,2023年至2024年实现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2025年起年起正式向无人驾驶进发。为了自身的科技愿景,小鹏科技旗下多个公司在今年接连增资。

除此之外,新公司的经营范围也提到了电池制造。在这方面,在此时下场也不难理解。

今年2月,国内疫情反复,影响部分汽车产业供应链运转。彼时曾表示,由于磷酸铁锂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供应短缺,对P5 460车型的生产带来极大不确定性,导致新车交付延迟。

在此之后,小鹏的电池供应链开始变得多元化。9月,小鹏总裁顾宏地在接受采访时称,小鹏已与亿纬锂能和中航锂电等多家电池厂商展开合作,而宁德时代已经不再是公司最大的电池供应商。

而且,车企加入造电池行列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供应问题,更多还是因为动力电池采购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这一点,已经官宣下场造电池的广汽和蔚来深有体会。

7月,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曾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达过,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的40%-60%,且还在不断上涨,并笑称广汽也是在为宁德时代“打工”。11月,汽车在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时也表示,目前的交付压力主要在于高昂的电池及原材料价格。

所以,造电池,或许也是为了不做“打工人”。同时,从长远考虑降低动力电池的生产成本,提高自己的盈利能力。

今年以来,的月交付量曾多次霸榜,但近几个月却接连月交付不足万辆。今年10月,的月交付量为5101辆,同比下降 49.7%,直接腰斩。而同期,其他几家头部新势力车企的交付量均破万辆。

业绩方面,截至目前尚未发布三季度财报。而其2022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1-6月的总营收为148.91亿元,同比增长121.85%;净亏损为44.02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22.21%。这意味着,亏损还在进一步扩大。

同时,上半年的销售成本为131.71亿元,同比增长122%,毛利率也在同期出现下滑,从去年的12.5%下降至11.6%。销售成本的增长和毛利率的下滑,表明上半年的成本控制方面并不理想。

在小鹏G9经历了上市风波之后,今年10月,发起了上市以来公司最大规模的组织架构调整。

//cools.qctt.cn/1669104777252.jpeg?imageMogr2/size-limit/1024k!

根据规划,计划成立战略、产品规划、技术规划、产销、OTA五大虚拟委员会组织,以打通公司各条业务线的沟通渠道,提升协作效率;建立三个虚拟产品矩阵组织,围绕一款车从市场、客服、传播、销售、培训、销售管理等各个职能协同,确保以客户和市场导向为主,端到端地负责产品(含服务产品)全业务闭环。

董事长何小鹏还将亲自担任产品和战略委员会主任,三大平台的负责人也直接向他汇报。

并且,近日已经针对旗下三款车型小鹏G3、小鹏P5、小鹏P7进行产品线精简,部分配置车型做停售处理。

成本和毛利率的紧迫感,交付量的压力,再叠加近期资本市场笼罩而下的阴影,使得小鹏也不得不痛定思痛改变思路,为“自救”狂奔。


标签: 小鹏 电池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