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浅评奥迪Q7,销量在国内乏善可陈,就像时代机遇的牺牲品

动笔之前我首先承认,奥迪Q7确实是一台普遍意义上的好车,机械表现符合一台豪华中大型SUV的水准。

但是自打进入国内市场之后,它的销量对比同级别的宝马X5奔驰GLE等车型一直乏善可陈,我依稀记得2014年左右的时候,彼时在全国各地依旧是加价销售且需要排队等待,而已经放开了优惠,但是销量一直不见起色。

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在国内累计销售了6212辆,而同门兄弟车型保时捷卡宴累计销售了,大众途锐累计销售了8119辆,保时捷卡宴销售了26424辆。纵观整个豪华中大型SUV市场,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不说国产之后一路爆红的L,就品牌影响力不如奥迪的沃尔沃XC90(12889辆)、路虎卫士(8738辆)、林肯飞行家(7208辆),累计销售都超过了

在入市时间领先的背景下,进入中国市场的16年时间里,一直都没有取得和奥迪品牌相符的销量成就,原因究竟是什么?从产品本身的表现来看,虽然和大众、保时捷卡宴同平台研发,但是真正试驾之后会发现的整车调校相比之下更加柔和,偏向舒适化的调校,让它相对少了一些硬朗的机械质感。

这个相对不止于保时捷卡宴和大众,还要算上、林肯、路虎5等同级别车型。但我认为,这并非是影响销量的主因,因为如本文开头所说,它的机械表现还是符合该级别水准的,即便相对表现不出色,但依旧不能否认它的好。

所以我认为,失利要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是品牌价值,从奥迪全车型的表现来看,它的品牌影响力主要集中在中端市场,如豪华B级和C级轿车、中型SUV市场,到了中大型SUV和大型轿车市场,奥迪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弱,和宝马、奔驰以及保时捷有很明显的差距。

这还是要追溯到奥迪进入中国市场的发展历史,以公务用车为经营突破口的策略,虽然让奥迪早早的站稳了脚跟,但官车的形象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市场潜力,在我当年从事宝马品牌市场工作的时候,和很多用户交流出一个消费心理:买奥迪,档次不能超过A6L,也就是不能超过当时公务用车的上限标准。

我们可以理解为面子问题,虽然听上去过于主观,但是消费本身就是一个主观性占比高的行为,而且一定程度上,也能反应出一些时代性的特征,这是奥迪全品牌面临的问题,而和A8L这两款带着明显行政商务属性的车型,可以看做奥迪在国内市场的品牌牺牲品。

其次是产品设计问题。受过去品牌定位的影响,奥迪的车型在设计上都是遵循着低调、含蓄的设计风格,特别是RS车型没有被大量引进的时代,主要还是以满足公务用车的形象要求为主要方向,这种产品概念影响了早期的,所以相对比的运动、的豪华,老款圆润低调的造型,确实跟不上消费者需求变化的节奏。

而到了近几年,奥迪在设计上虽然作出了年轻化的改变,但是套娃的设计思路则让受到很多争议,比如大号的奥迪Q5L等,换而言之,就是在消费者眼里,它缺少品牌旗舰SUV应有的独特格调和形象,相对比奥迪中低端SUV只是变得更大,这显然不符合高端消费群体对体验感的要求。

如果非要在产品上再找点瑕疵,那么全系需要选装主动安全系统、驾驶辅助系统的套路,让在品牌相对势弱的背景下,和形成了一些产品形象上差距,而对比、林肯等车型,它在产品配置上更是缺少了足够的卖点,也就是我常说的性价比。

种种理由,就导致一直处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消费者加点钱可以买到,省点钱可以买到性价比更高的或林肯。而在这个纯燃油汽车逐渐被取代的过渡期,和它的竞争对手们,也开始进入产品生命的夕阳期,这也注定,再没有了走上辉煌的时代机遇。

标签: 奥迪 销量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