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试驾飞凡R7:大厂出品,实力如何?

当 “蔚小李”和特斯拉不断地在微博上进行信息轰炸,一个下意识的问题便是传统车企何时能够做出反击?面对高端新能源市场这块超级大蛋糕,拱手送人显然不是这些老牌大厂的行事风格。好在飞凡R7如期而至,它的到来为这个张口理想闭口小鹏的舆论环境注入了新的话题点。那么这台出自上汽之手的中大型轿跑纯电SUV能否对他们造成实质威胁?今天我们就来试一试。 

 

外观

的路人缘还是很好的,基本每天都会有人因为它跟我聊上几句。从路人的视角来看,这是一台具有新鲜感且十分炫酷的车。诚然作为押宝高端市场的产品,好的设计对于品牌形象的提升无疑是积极的,但当我告知这台车将对标Model Y的时候,他们的神态中却又多了一份疑虑,我想这应该是包括飞凡在内所有中国品牌都要面对的问题。

 

既然品牌认同度没别人扎实,那就努力把产品做好。从设计层面看,没有亦步亦趋地去追求极致的简约,而是想借助线条将自己打扮地更为立体,这点在车侧得到了很好地印证。两条坚实有力的肩线为它注入了轿跑SUV应有的能量,流畅的溜背造型则实现了0.238Cd的超低风阻系数。与此同时,21英寸孔武有力的“大脚”也很难被忽略,其还采用了更利于操控的前后不等宽轮胎设计,灵动矫健的姿态跃然纸上。 

 

作为陪衬,的前脸和车尾设计也足够精彩。靠着前脸线条的视觉引导,车头重心被压得很低,凶狠神态一览无余,而当贯穿式LED日间行车灯亮起后,新能源SUV特有的先锋感与科技感在这台车上也有着很好的表达。 

车尾的点睛之笔莫过于尾灯设计。喜闻乐见的贯穿式造型并不是平铺直叙般地从左拉到右,而是借助 “犄角”造型起到了 “提臀”的效果,结合低矮的车头和紧致有力的车侧,营造出了蓄势待发的奔跑感。 

 当然,车外可聊的要素不仅仅在设计。为了呈现高端新能源车型的先锋属性,采用了四扇无框车门,更加贴合轿跑SUV的调性。前排两扇车门还有感应式自动开启和电吸功能,轻触门把手,车门即可自动打开。进入车内,踩下刹车踏板后,车门则会自动关闭,过程很有仪式感。

 除此之外,出于便利性的考量,车辆的慢充口和快充口被集成在了同一盖板内;盖板的开启方式为滑动式开启,在遇到狭窄充电位时,充电枪的插拔和用户进出将更加方便。 

 

尺寸上,对标占尽了后来者的优势。作为中大型SUV,其长宽高分别为4900/1925/1655mm,轴距2950mm,比起 4750/1921/1624mm的三围整整大了一圈,在体量上有着更足量的价值感。


智舱

随着“人机共驾”概念的不断被提及,“内饰”已经逐步往“智能座舱”的方向盘发展。而关于智能座舱的考核项目,一个是车机本身的体验,一个是在开启驾驶辅助系统后,人机之间的打配合是否默契。话说,的表现究竟如何?

 

座舱的设计风格还是上汽所擅长的“豪华为本”,车内的气味以及缝线的平直度都展现了大厂在工艺和选材层面的苛刻。而在这样的豪华氛围之下,RISING MAX飞凡3+1巨幕系统就显得不会过于“冰冷”。其由43英寸的宽幅真彩三联屏和全球首发量产华为视觉增强AR-HUD平视系统组成,三联屏采用一体化玻璃面板进行封装,视觉效果非常抢眼。

 位于三联屏C位的是一块15.05英寸的2.5K高分辨率AMOLED屏幕,屏幕素质不错,颜色饱满、显示细腻,内部搭载了RISING OS操作系统,由目前车机端旗舰芯片高通骁龙8155负责所有系统事物的处理,算是强强联合了。

在出色硬件的加持下,系统的体验流畅顺滑,应用打开迅速,操作逻辑和UI设计则都与手机相似,无需适应便可玩转。常用的例如空调、导航以及设置快捷键等被布置在了底部,方便调取,点开应用后所呈现的信息显示也十分精美,看出来是花了心思。功能方面,爱奇艺、酷我音乐、百度地图、BiliBili等常用APP都有配备,满足日常的娱乐交互需求;语音功能也十分强大,支持无需唤醒词的连续对话以及对车内空调、座椅等功能的控制,体验算是目前的第一梯队。

另外两块屏幕的尺寸的分别为10.25英寸和12.3英寸,材质为MiniLED,同样有着高素质的显示体验。其中副驾驶屏幕能够与主屏进行联动,通过三指滑动来将显示画面在主副屏之间切换,副驾的TA可以在开车时帮你设置导航路线,TA也可以将看到的内容分享至主屏上,这种交互层面的玩法和乐趣无疑会比单块屏幕更具多样性。

 而来自华为的视觉增强AR-HUD平视系统则能将车厢秒变剧场,它的FOV视场角达到了13°x5°,投影面积相当可观,驻车时可以当做电影的投影设备,配合14扬声器的BOSE音响,能够带来沉浸感很强的视听体验。而在行车状态下,它又会化作巨幅的HUD,将ADAS信息、车辆基础信息、路况条件以及车道级的增强实景导航信息等直观地呈现在眼前,关于这部分的体验,后面的智驾部分再聊。 

 值得一提的是,还在中央扶手箱前端整合一组类似苹果Touch Bar的触控条,用以快捷调出360°全景影像、切换驾驶模式、车机静音等常用功能。这块面板平时处于熄灭状态,长按后方可点亮,伴随着震动反馈,小细节也挺有科技感。

 座椅方面,椅面宽大柔软,舒适性不错,表面的Nappa真皮手感也十分细腻,而作为高端车型,加热、通风和按摩功能更是一个不落。

  座椅调节模块集成在了门板处,选择向奔驰宝马的高端车型看齐,无形中提升了档次感。另外,副驾驶还带有专门的腿托和加热脚垫,官方称之为“飞凡尊享副驾”,实际体验中半躺姿势下的感受的确非常惬意。

 

空间方面,前排储物空间充裕,电源接口一应俱全,且配备了手机无线充电面板。后排的乘坐表现也比较优异,座椅舒适度基本与前排一致,身高178cm的体验者腿部得到了不错的支撑,而四指的头部空间和超过两拳的腿部空间也足以让人满意。

 

智驾

这部分主要去回答上文所提到的人机配合度是否默契,以及阐述这套RISING PILOT智能驾驶系统的实际体验。众所周知,好的系统需要硬件、软件算法之间协同配合,而堪称“智驾界卷王”,它到底能卷到什么地步,接下来我们从硬件和软件分别来看。

 首先是硬件层面,非激光雷达版本车型标配了采埃孚PREMIUM 4D成像雷达,800万像素的高清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4个增强版远距离点云角雷达、高精度定位模块、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以及单片算力254TOPS的NVIDIA Drive Orin芯片。其中PREMIUM 4D成像雷达可以在350m的探测范围内,精确还原场景和进行运动预测,在雨、雾、雪、粉尘等天气下依然能保持优良性能,并且不受光线影响,对于静态障碍物也能进行有效识别。因此从硬件上看,是要强于的,后者HW 3.0算力仅有144TOPS。另外,还可选装激光雷达,不论是安全冗余还是堆料层面都将更胜一筹。

 而在软件算法层面,是目前市场上首款采用全融合算法的车型,和为代表的前融合算法以及小鹏为代表的后融合算法相比,全融合算法可以更快更准确的做出决策,结合优秀的感知硬件基础,可以把动态的、静态的物体统统检测到,做到不误看,也不漏看,为用户带来的智驾体验也更安全、更可靠。

光说不练假把式。在人机共驾的体验方面,的系统决策意图,车辆当下的行驶信息以及路况环境信息都能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用户坐在车内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行驶在哪条车道上,导航规划以及周围车流的情况也能通过屏幕和HUD显示得一清二楚,正所谓看得见、心不慌。同时系统的提示音也比较温和,不会给人造成心理压力,表现值得肯定。

 而RISING PILOT本身的能力,我们特地选取了高速跟车、自动下匝道以及在弯道这三种场景来测试它的表现。的高速领航功能支持主动变道功能,系统会自动并入车速更快的车道当中,跟车行驶时的感受也颇有老司机的风范,刹车不突兀,加速也很线性。而在面对Cut in场景时,系统也能及时做出减速响应。

 在下匝道的场景中,系统会在离匝道口2公里左右的时候自动向最右侧车道,快到匝道口时还会逐渐减速,整个执行过程也比较自然。关于系统自动并线的风格,用户可以在舒适、标准和运动三种选项中自由选择,个人觉得标准模式下就已经很老司机了,动作颇为干脆利落。

至于弯道,时速60公里通过对于来说不再是天花板的速度,通过姿态很稳当,和一众还只能时速30、40过弯的车型相比,“智驾匝道王”实至名归。 当然,过弯速度还需根据弯道的曲率来定。

 最后再来聊聊整台车的驾驶性。手里的这台试驾车搭载了前后双电机,最大功率400千瓦,最大扭矩700牛·米,零百加速只需3.8秒,与之匹配90千瓦的电池组,CLTC工况下的纯电巡航里程达到了606公里,优于四驱入门版。

 

论绝对动力,这是一辆足以让你对速度产生敬畏的车,电门到底后伴随着的是心跳加剧和手心冒汗。好在,还是很好地驾驭住了它,初段的动力释放温柔,市区通勤很舒服,急加速的时候又能将动力全盘倾泻,配合电动机输出零延迟的特性,张弛有度是对其最好的评价。

 

如果你不满意官方的设定,那么飞凡还有在驾驶模式中提供了“无级驾驶”选项,相当于把车辆的控制权完全交给了用户。在该模式下,电门的响应速度和动能回收力度都能够进行精细化调整,拉一拉滚动条,一脚一脚去试,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脚感,这点的确十分人性化。  

底盘方面展现出了一台30万级别车应有的水准,滤震感受紧致扎实,不论大小颠簸都能获得富有高级感的回馈。车辆的侧倾抑制也比较到位,快速过弯丝毫不觉慌张,通过起伏路面时,车身的抛跳和余震也几乎难以察觉。 

 转向、刹车同样是高分表现。转向手感细腻,随速、随角度阻尼增益线性,并提供了三种转向力度,各模式之间有着不错的区分度。刹车个人推荐放在标准模式下即可,该模式下制动力释放不会出现不及预期的情况,这在一众采用CRBS系统的车型中无疑是拔尖的表现,大厂实力可见一斑。而如果你想采用更为激进的驾驶方式,还有运动模式可选。


 


写在最后:从基本的产品面来看,作为一台补贴后起售价28.99万元的中大型轿跑SUV,不乏可圈可点之处。它的设计够前卫现代,内饰的豪华氛围营造也动了颇多心思,同时在智能化和实用性方面有着不错的表现。当然,它的主要竞争对手还是以为代表的国内外新势力,所以还需将战场延伸至自动驾驶辅助领域。从这方面看,同样令人眼前一亮,不论是交互界面的完善度、精美度还是高速场景下从容的变道风格都完全不输,再加上高度自定义的驾驶选项,大厂实力尽显。综合来看,更有价格优势的却能获得不输的用车体验。正所谓厚积才能薄发,咱们不妨期待一下它后续的市场表现。 


标签: 试驾 飞凡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