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坦克500戳穿谎言:加价几十万的陆巡,就是资本包装的泡沫

中国越野消费市场的发展逻辑,一定是建立在乘用车率先成熟的基础上,拥有了基本的制造、设计、品牌力,才能够在越野车市场中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品牌标签文化。

过去30年,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不具备生产硬派越野车的能力。

一方面,我们的基础制造能力偏弱,另一方面,我们没有在越野车市场中能够引发产业号召的市场口碑、品牌积累能力。

回头来看丰田越野车进化历史,其代表越野车产业发展的一个基本逻辑。

1935年造出第一台车的,在1955年才在美系车的感染下,“抄”出了第一台LC20,真正意义上像一台车的LC70系列则诞生在80年代。

可以说,在积攒半个世纪造车经验之后,才有了打造越野车的基本能力。

造越野车面子上来看,强弱与否由车身结构、动力、几把锁决定,但骨子里拼的是对产业的理解、对用户需求的真切认知,对质量体系的把控。

中国乘用车市场起步更晚,但日本的汽车工业发展已经非常发达。

事实上,我们处于一个被日系车拖着走的环境中,从第一台长安铃木到第一台天津,日系车可以说是笼罩在我们汽车工业上的神话,挥之不去。

当我们还在拼凑瑞虎的时候,LC100这种变态越野车已经在全球市场开售,并且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我们还没有自己的SUV,日本硬派越野车已经从LC20迭代到了LC100,期间无数次的迭代,赋予了LC这种产品强大且无法被推翻的品牌号召力以及产品强势程度。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日系越野车在中国市场,过去是没有天敌的,独一份的“可靠、稳定”形象完美契合越野车定位。

在销售端,改款之后的LC200成为了市场的神话,无论是霸道还是陆地巡洋舰,成为了市场中越野的首选车型,而销售资本垄断进口渠道,将这些车包装成了神车。

一台原本国产只卖45万的霸道3500,在平行进口市场炒到了55万乃至60万,一台V8的价格甚至被炒作到了100万以上。

退一步冷静分析,无论是在澳洲、中东还是日本,他们的定价远没有这么高,日本市场的LC200系列产品定价在20万-40万左右(折算之后)。

的确,国内定价更高是因为销售成本会提升,但更多的是资本洞察了中国越野车市场的空白,加价、控制车源,一系列的骚操作背后,根源就是有恃无恐。

中国越野车的满分选手,应该给到魏建军的长城

第一代哈弗H9到现在已经走过7年时间,过去7年在制造越野车这件事儿上有很大的成绩,除了在生产上学会站在用户角度思考问题,还在基础制造业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技术储备、经验积累、品牌价值树立上,“汽车”这四个字在越野圈的价值很高。

截止到目前,已经储备了炮、坦克300以及坦克500四款硬派越野车型,在10-40万级越野车市场完成了细分车型的产品填补。

坦克系列为例,不足两年时间已经在乘用车市场中完成了20万的销量,日前,/500的20万纪念版车型登场,背后透露的是中国乘用车市场对越野产品的庞大需求。

越野产品最重要的就是可靠性与稳定性。

从目前看,在基础制造、产品调试、细节设计上的经验全部放在了上,截止到目前可以说是20万-30万级别最成功的越野车。

其一,产品基础设计比较成功,故障率低下,满足了更多人高强度的使用需求,其二,中国品牌定价更理性,不足30万的预算,对于产业来说是新的选择。

则是中国越野向上的代表,30万-40万的定价,是中国品牌在进行塑造品牌的阶段。

从目前市场热度来看比较优秀,说明人们已经建立了对中国品牌的信任,硬派越野车不应该价格持续高高在上,越野生活不是高高在上。

不到两年时间,一个车系销量破20万,某种意义上说明中国越野车市场文化已经建立,这是逐步成熟的过程,参考日系车的成功经历,我们正处于强势崛起的重要阶段。

过去,60万买霸道、100万买陆巡是无奈,是没有选择, 是被资本包装出来的泡沫迷了眼,但今天的中国越野车市场有了新的选择,用户不仅会更加理性,企业也会更加的努力。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