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威马降薪:寒冬的“冷意”已经来临

资本市场的“寒气”已经传递到新能源汽车领域,这一点,速度慢下来的车企体会更为深刻,比如各方面都在爬坡的威马。

9月底,威马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中的部分数据——威马2021年亏损82亿元,CEO沈晖年薪12亿元,曾将威马送上热搜,让威马陷入了舆论的漩涡难以自拔。

10月下旬,还未从天价年薪中缓过来的威马,又因为“钱事”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近日,威马汽车传出大规模降薪的消息,其中,内部高管主动降薪50%,对基层员工工资按70%进行发放。

尽管沈晖的12亿年薪,是受限制股份的一张预先记在账上的巨额空头支票,而不是真的支出。但对比鲜明,一个年薪12亿,一个工资7折,让威马的“艰难”又多了一丝尴尬。

对于降薪事宜,威马官方并未给出明确回应。不过,有接近的消息源称,公司在进行包括降薪在内的一系列积极财务政策,希望以此度过此轮资本寒冬。

对所有造车新势力而言,2022年的冬天,几乎都是寒冬未到,冷意已经提前来临。包括蔚来、小鹏、理想在内,港股和美股股价都在近期发生暴跌。这或许也使得已经掉队的威马雪上加霜,翻盘更为艰难了。

威马汽车,越跑越慢

不可否认,威马的“难”是确实存在的。从曾经的“造车四小龙”之一,到现在逐渐失声,威马近几年肉眼可见地走了下坡路。

体现最直白的是财务状况。威马此前发布的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17.62亿元、26.71亿元、47.42亿元,三年毛利率分别为-58.3%、-43.5%与-41.1%。

虽然营收逐年增长,毛利率有所收窄,但同期威马的亏损金额却在逐年增加。威马三年亏损金额分别达到41.45亿元、50.84亿元和82.06亿元,累计亏损高达174亿元。

亏损连年增高的直接原因,自然指向销量。数据显示,在2019至2021年期间,年销量分别为12799辆、21937辆和44152辆。增长的速度过慢,月销销量只有2000多辆。

进入2022年,销量仍然没有好转的迹象。今年上半年,累计交付近2.17万辆新车,同比增涨62.2%。威马与一线造车新势力拉开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逊色于二线阵营哪吒和零跑6.3万辆与5.2万辆的同期销量。

威马销量增速过慢的困扰,或许可以从几个方面找到原因。首先是研发投入不足,导致竞争力不足。

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8.93亿元、9.92亿元、9.81亿元,几乎保持在同一水平。对比蔚小理30亿-40亿元的研发费用,威马的研发很难出亮点。

其次是品牌力,在近几年愈发孱弱,产品的市场口碑也遭受质疑。

2021年,威马的“锁电”行为就遭到车主吐槽。今年2月,173名威马车主更是联名向发送律师函维权。车主表示,为掩盖车辆电池持续自燃的严重安全缺陷,威马借车辆检查之名,对车辆进行“锁电,导致续航严重缩水。对于车主的维权行为,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处理方法,这或许加重了车主对品牌的失望。

再者,威马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慢。威马最早推出的车型EX5,是2018年就开始交付的产品,对此,业内曾有“威马一款车型卖三年”的说法。此后的2019年和2021年,威马推出EX6、W6,销量并无太大起色。今年4月,威马终于上市了全新车型威马E.5,按照招股书信息,去年10月首发的电动轿车M7,或许也将在今年下半年上市。

在卷得不能再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威马在产品、研发、服务各个方面都没有能够“击中”消费者心坎的亮点。这也导致,尽管出身不俗,却还是落了下风。

上市之路,“阴影”重重

威马曾经也是造车新势力中,最受资本关注的对象之一。自2015年以来,威马共获得12轮融资。在他的投资者队伍中,包括李嘉诚家族、“赌王”何鸿燊家族、腾讯、百度、上汽集团上海国资等,基本都称得上是巨头。

从融资情况来看,截至今年6月获得6亿美元的Pre-IPO融资,的融资金额已累计超过350亿元。这样的融资规模,在造车新势力中几乎是人人称羡的。不过可惜的是,从销量和盈利能力看,威马此前的资本优势并未带来加成。

其中的原因在于,威马没有足够的“造血”能力,同时还有重资产的“拖累”。据悉,威马曾为温州和黄冈两大制造厂消耗超过一百亿的资金,而两大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却远远不足。

2021年,威马位于温州和黄冈的两条生产线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1.5%和16.2%,两大工厂的年产能达25万辆。但此前的数据显示,威马开启交付以来累计销量不足10万辆。同时,威马还有大规模的线下销售和服务网络需要维持。

而现金流上,截至2021年12月31日,威马手里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1.6亿元。这些资金,对于仍然需要维持两大工厂、品牌经营、线下门店等体系运转的威马来说,并无太大富余的空间。

所以,威马高管主动降薪、员工降薪,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改善经营状态,扛过这个寒冬。同时,尽管干扰上市的因素很多,威马也毅然决然奔赴IPO,想要迫切地通过上市回血。

在科创板上市计划搁浅后,威马已经于今年6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只是,资本市场对新势力品牌的态度逐渐保守,截至目前,威马的上市进程仍无新进展。

资本对新势力的冷淡并不是毫无依据。今年9月底,零跑汽车正式登录港股,但首日即遭破发,一路跌至18港元。销量逐渐向好的零跑尚且如此,威马的上市融资之路又谈何容易?

但回过头来看,研发影响销量,销量影响财务表现,财务不足又影响品牌运转……同其他陷入困境的公司一样,威马也陷入了“钱紧”的循环。对于威马而言,眼下又似乎只剩下了上市这条不得不淌的路。


标签: 威马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