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MG MULAN 1V3,内饰完胜,外观和动力丝毫不弱?

近日,上汽名爵迎来大动作,MG MULAN于9月13日全球同步上市,国内售价区间为12.98万——18.68万,海外售价以德国为例,在德国市场起售价折合人民币22.4万元起。这是中国汽车工业首款真正意义的全球车,生而纯电,征战全球,到底有什么样的优势呢,今天拉来AION Y大众ID.3、比亚迪海豚三大车型,进行一个大比拼,除了在内饰上一较高下,再结合外观和动力,综合来看谁才是真正的王者。

外观方面

首先来看外观,ID.3、都是两厢车,整体外观有些类似,前脸轿车式犀利,尾部SUV的敦重厚实,但一眼可见的区别是,和ID.3的腰线条更趋向于饱满圆润,通俗来讲就是有点“胖”,而的腰身线条比较健硕锋利,看上去的运动感十分强烈,形成的整体视觉效果更吸引人,而作为紧凑型SUV,虽然外观和他们都类似,但却是另一种基调的了。这么看来,的外观还是更符合对于两厢运动主流群体的需求,更代表着我们自己的格调,这一点还是挺可取的。

内饰方面

MG MULAN  

的内饰设计传达出一种简约干练的风格,7英寸液晶仪表盘、10.25寸中控屏、内嵌空调出风口、金属质感饰条、无线充电、电子旋钮档把,构成了一个流畅简约的平面布局,营造一种友好的科技感,最瞩目的,还是悬浮中控平台,这样的前卫设计极具结构美感,并且还释放了部分的空间,而电子档把就是点睛之处,整体搭配将高级感一下子就提升了。而在用料方面,各种软硬材质都不少,尤其四驱版本上更是用上了Alcantara翻毛皮,柔软性和耐用性极佳。总的来讲,的内饰给人一种简约的精致感,简约中透着细节与功能,我想这也是它出征全球的优势所在。

而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它也是走出了自己的路子,ACC自适应巡航系统、ICA智能巡航辅助、以及一套特别完善的智能安全防护系统(自动刹车辅助、远近灯自动切换辅助、前方防碰撞报警辅助等等),这样的配置实用性很强,能给到用户最直接的帮助,比起胡乱堆砌,我更欣赏这样的有用为主。除此以外,斑马维纳斯2.0智能系统将其打造成更人性化的伙伴,提供娱乐、商务、语音交互等等功能,当然,无钥匙进入也安排了。务实是我们的传统理念,而在它身上很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以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一点一滴都用心满满,也许这就是它万辆赴欧的底气所在吧。

大众ID.3

ID.3的内饰看上去也是极简风格,5.3英寸的液晶仪表和10英寸的中控屏,电子档把集成在液晶仪表右侧,这也是它独有的设计,而也是用上了各种织物材料。从观感上来讲,它的简更像粗放式的,透着家族式的保守,在细节之处做得不够显眼。

它用的是MOS 3.0智慧车联系统,这也是的主流配置了,带有丰富的联网功能,支持远程控制功能,这是它的亮点之一,而驾驶辅助也达到了L2级别,像一些常见的辅助功能它都具备,但对比来讲,少了一个360全景影像和雪地模式,在人性化方面更是存在差距,这一点还是略胜一筹,看来它是一位实力十分强劲的对手。

比亚迪海豚 

的内饰是一种夸张的简约风,大开大合,5英寸的液晶仪表盘、12.8英寸的悬浮式中控屏、滚轮式电子档把、旋涡式独特造型的出风口,整体设计灵感源于海洋,效果十分夸张,虽然科技感很强烈的,但有点突兀,无论是搭配还是衔接上都有点扎眼了,这样的设计是否迎合的审美呢。

而它搭载了DiLink智能网联系统,支持导航、语音、车联网和OTA等功能,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也达到了L2级别,比之少了车道居中保持和驾驶模式自定义,但总体上区别还是不大的,对比ID.3也是可圈可点,至少在智能驾驶这一块不输ID.3,但我想决定胜负的,取决于消费群体对于这种内饰布局的认可度,我想中庸之道才是目前的主流追求。

AION Y

的内饰也是极简风,但透着大,悬浮式的10.25英寸液晶仪表盘和14.6英寸的中控屏,分辨率和色彩饱满度可接受,扶手区的双层设计,超大号的驾驶台,并且线条感也不强烈,这样的一个设计略微保守,使得自身的高级感和精致感都不是很强烈,对比其他,就显得不够看了。

的车机系统带来的功能性也十分强大,各种语音交互、手机互联、OTA等等,最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它可以选配5G,这倒是独家了,但是在驾驶辅助方面,就落了下风,各种主动/被动安全辅助欠缺,例如主动刹车、车道保持、车道偏离预警等等,但它偏偏就是有自动泊车,就很费解。相比他们而言,偏于保守,但又出其不意,虽然没那么全面,但很有自己的特点了。

内饰小结:对比下来,的内饰风格以及智能系统都很全面,实用性很强,而ID.3的实力很强劲,智能这一块玩得很好,但的设计语言是否更被人喜爱,这一点因人而异了,至于是传统中透着小新意,我想只有的内饰是比较有质感的,而且从储物空间上来看,是比较重视驾驶感受的。

动力方面 

四款都是新能源车型,都各自采用了先进的技术,从数据表现而言,各有优势,但在双电机加持下,3.8s的零百加速成绩完虐对手,这样的成绩都赶上一些超跑了,妥妥的性能小钢炮,玩操控的话,它的车身设计是先天优势,再加上后驱加成,而其他的车型也只有ID3是后驱,不过还有杀手锏——四驱,这样的搭配下带来丝滑的操控体验,当然五连杆后悬架也为它提供了很好的舒适性和支撑性,所以说在驾乘感受的追求上,是领先于其他三位选手的。

结语:这么对比下来,外观和动力的优势对于来说已经非常显眼了,再加上内饰独有的质感,不负众望,它的综合实力在同级别中堪称王者,而且它十分地注重驾乘的实际感受,反馈给到用户最佳的体验,这才是它的主流之道,简单来说就是属于买了绝不会错的类型,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全面的考量,才有足够的实力走出国门,面向世界吧。你的心中的答案是不是呢,让我们期待它的表现吧。

标签: MG V3 外观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