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先欧后华,爱驰表演极限走位

前不久,爱驰U6正式上市,定位纯电中型SUV,推出好声音特别版以及Play版这两款配置,定价均为21.99万元。



这个成立于2017年的,与与“蔚小李”几乎同时期起步的造车新势力,终于将目光对准了国内市场。


把技术中心设立在上海,把柔性化智能工厂设立在江西,在江苏设立了电池包工厂,在德国成立电动跑车研发中心和欧洲市场销售公司,在丹麦见着甲醇制氢科研中心和制造基地,爱驰多点开花布局,的确有两把刷子。



,有最出色的一批汽车人。


去江西建厂,刚好可以享受尽政策红利。


江苏的电池包工厂,将供应链做到更短。


德国和丹麦的公司,可以让尽可能地缩短与市场之间的距离。


相比一开始就立足中国市场的蔚小理,以及为了上市在市场上撞到内伤的威马,的极限走位让它拥有了更多的进退空间。



关键是,避开了内卷到极致的中国新能源消费市场,趁着全球知名品牌的产品空窗期,以及特斯拉产品产能不足且缺乏中低价产品的时间点,先在欧洲市场上把主动权拿到手。


新能源赛道本身是个烧钱的马拉松,经过信息搜集、总体成本综合计算、定价战略和渠道打造,先把出口创汇这一杆大旗竖了起来。


它能花钱,会花钱,而且还会省着花。


所以,如何才能避免内卷?


核心不是躺平,而是直面内卷的本质——需求相同的人去竞争少数资源而引发了恶性竞争,让竞争成本变高,回报率降低。



即便强如蔚小理,它们上市了,它们有爆款车,它们也在持续不断地推出新车,但销量的上涨让他们承受了更多的压力,需要更多的资金来让自己走出亏损。


的新思路最终获得的,是2021年出口电动车数量达到1676辆,覆盖意大利、瑞士、西班牙、比利时、丹麦和以色列在内的11个欧洲发达国家,顺便让自己成为了“2022年中全球独角兽榜”(Global Unicorn Index 2022 Half-Year Report)的榜单成员。


那么,走出“曲线造车”路线的,带来的能适应中国市场吗?


首先从续航上来说,量产版也就是Play版本提供了两种续航选择,分别是CLTC工况之下505km和590km,基本上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对续航的要求。


只要不是在节假日出行高峰期在高速上内卷,是妥妥够用的。



从造型上来说,这台也算是全球车了,所以官方赋予其一个十分洋气的名字,叫“全球运动美学”设计理念,封闭式前脸,两侧头灯组采用不规则设计,还有非常有战斗气息的鲨鱼鼻风格,下方的立体格栅则采用了蜂窝状格栅,看起来还是比较有辨识度的。



侧面采用了三段式运动腰线,能够更加出色地勾勒出前后轮拱的肌肉感,这其实也和它的定位有关,虽然是一台纯电中型SUV,它的造型更像是一台拉高底盘的跨界休旅车,车尾则是典型的轿跑风格。


同时,为了让这台车看起来更加修长而不臃肿,采用了和极星2非常接近的思路,在下方加入熏黑运动包围,从而让视线向上拉升,让车辆的运动感更加浓郁一些。


车内的布局就先得比较简约一些,相比当前国内自主品牌造车喜欢的豪华路线,的从设计到布置以及用料上,更像是一台欧系车,可能这也与它将重心放在中欧北欧有关。



8.2英寸液晶仪表加上14.6英寸悬浮式中控屏的组合,属于比较正常的水准。


比较新鲜的是,液晶仪表采用了嵌入式设计,在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拉升了科技感,也让它和其他直接采用双联屏设计的对手们在辨识度上做出了区隔。



中控屏内置了AI-Store智能应用生态和智能语音交互等功能,支持4G网络,座舱内部提供10扬声器,与欧洲知名音响品牌德国密力共同打造,在播放音乐的时候,AI可智能识别音乐律动的无级变色AI交互式氛围灯会随之点亮,而且车载KTV内置海量的曲库,让座舱可以直接变身移动K歌房。



当然究竟要不要在车内一展歌喉,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在尺寸上,长宽高分别为4805/1880/1641mm,轴距为2800mm,结合本身的布局优势,在后排空间上同样具备很好的表现,车顶还有一块面积达2.1㎡的穹顶式全景玻璃天幕,相当炫酷。


的AI-Cruise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算L2级,包含了CLC转向灯控制变道、RPA遥控泊车、RC智能控车等22项辅助功能,它的诉求并非达成非常炫酷的智能驾驶功能,而是尽可能地在用户行车的时候成为好帮手。


的CTO其实看得很清楚,按照当下的实际需求,“让车辆成为用户的眼和耳朵,让视野更广阔,操作更方便”,就能够解决掉绝大多数的行车痛点。


同时,新车采用了“上钢下铝”轻量化车身结构,能够更出色地做到车身重量的均衡,电机最大功率160kW,峰值扭矩315N·m,不算非常炸裂,但也有6.9s的零百加速,也是恰到好处地够用。


考虑到目前国内新能源赛道上的内卷情况,其实并没有太过突出的表现,但它很均衡,在各个方面都没有短板。



对它来说,的上市算是对国内消费市场上的一次重新评估,也是对自己造车水准的一次评估,毕竟在海外舒适区逛久了,还是得到最内卷的地方来思考和学习,来逼迫自己高速迭代,来学习那些有天赋的新能源车特性,并随之反哺海外市场。


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将国内的需求和全球用户的诉求相互融合,并接受各种反馈来继续深度打磨产品。


车无远虑,必有近忧,想得很透彻。

标签: 爱驰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