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让李想亲自开怼的自游家NV,有没有与理想L7一拼的实力?

对于火星石科技(原牛创新能源)或者说自游家,屏幕前的你大概会很陌生,但要说起小牛电动车,相信年轻消费者应该都听说过。而就是由小牛电动创始人李一男创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关于李一男这个极富传奇色彩的男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打开此前文章进行了解(传送门)。我们今天的话题并非李一男,而是发布的一款新车——NV。

由于李一男本人是个比较纯粹的理工男(从此前的采访来看,特别不善言辞),无论是踏足造车领域,还是创立新品牌,都低调到绝大多数人都没听说过这个品牌。而这也导致关注NV这款新车的网友和消费者并不多。

而之所以NV能够突然出圈,更多的还是因为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的助攻。NV上市前,有博主预测新车的对手是不久前上市的理想L7,而李想看到后不干了,亲自下场开撕,说这款车“远远不如L6呀,凭啥和L7比较”。而这波助攻,也成功让NV引起了大家关注。

那么,作为李一男再次创业后的首个产品,NV到底怎么样?是不是真的有跟一拼的产品实力?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在NV上市后,我跑了一趟位于上海马当路上的门店,体验了一番。

一款比较成熟的产品

先来说亲身体验后的结论:从静态体验来看,NV是一款完成度比较高,也比较成熟的产品。接下去再来聊聊,我为什么能够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

对于NV的外观,网上很多人说有Jeep的影子,也有说神似福特Bronco。当然,如果真要锱铢必较的话,NV可能的确借鉴了一些其它车型的设计元素,但NV还是有自己的设计风格和特点的。

作为一款官方定位为“探索”的中大型SUV,NV的很多细节设计是非常贴合产品定位的。

比如它的轮胎规格是255/55 R20,虽然只是20英寸的轮圈,但高达55的轮胎扁平比,让整个轮胎显得更大。事实上,不只是轮胎扁平比大,前后轮胎与轮拱间的距离也很大,实测完全可以放进一个手掌还多。

两个因素结合,让NV的离地间隙达到了200mm,涉水深度达到470mm,这在新能源SUV中是极为少见的,要知道理想ONE的离地间隙也才180mm。

又比如NV全系标配220V对外放电接口、支持6kW/3.3kW两种放电模式;整车后排支持4:6放倒,最大可腾出1730L空间,后排直接变身大床等。这些设计都与“探索”这个产品定位相契合。

此外,NV也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设计细节,比如在两侧C柱上,设计了可以显示充电电量的LED灯柱,总共5格,每格20%;极具设计特色的双环形分体式大灯组;尾窗四周的全包围亮黑色饰板(虽然我觉得这是整车最丑的地方);中控台主副驾的温度、空气质量显示屏等。

当然,包括宽体车身、隐藏式门把手、悬浮式车顶、全景天幕、Nappa真皮,以及一些常规的智能、科技、舒适配置,如前后排的座椅通风和加热、整车也都一应俱全,但这些现在也都是造车新势力的标配,并不足以成为NV的产品亮点。

而之所以会说这款车比较成熟,主要还是因为它的钣金和内饰工艺有点不太像是新品牌的首款车型。我特意围着车绕了几圈,也在车内前后排看了下细节,发现钣金各处的缝隙公差几乎一致(视觉上),各饰板的拼接也比较吻合,没有明显参差不齐的情况。

这是比较难得的,要知道同为新势力的蔚来、理想和小鹏,它们第一批车的造车工艺是有一些明显的问题存在,很多细节方面比传统车企的产品要相差甚远,也是后期工厂逐步调试和改进后,才有了现在的造车工艺。相对而言,NV作为一个品牌的首款车型,工艺能做到这样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当然,NV也只是“比较”成熟而已,一些细节上的暇疵和问题,还是能够看出是一个纯粹的“造车新手”。

首先,新车虽然离地间隙高达200mm,但并没有配备上下车的脚踏,因此对于小孩和老人来说,会比较不方便;其次,座垫长度、宽度、厚度虽然都不错,但坐感偏硬,而且包裹性也不足,后背两侧缺乏足够支撑。

最大的一个问题是,NV的车机系统是自研的,因此除了应用过少外(没有应用商店,娱乐功能也只有自带的整合了酷我、喜马拉雅的“在线播放”软件),还存在一些BUG。就比如我在中控屏上操作,想让导航信息显示到仪表盘上时,仪表盘右侧本应显示导航信息的区域会变成全黑,无法正常显示。

不过好在这只是软件问题,可以通过后续的OTA迭代升级进行修复和优化,而店里销售人员也表示,已经向总部反馈了这个问题。

自游家NV会是理想L7的对手吗?

回到关键性问题,NV到底是不是的对手?虽然我不太喜欢李想这个人,但是这次我比较认同李想的观点:NV的对手并不是

虽然两款车都是中大型SUV,车身尺寸也比较接近,但是产品定价和配置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从价格来说,NV三款车型的售价区间为27.88-31.88万元,其中增程版价格为28.88万元,两款纯电版价格为27.88和31.88万元。而只有两款增程车型,价格分别为33.98和37.98万元。

而从配置来说,两车的差距则要更大。举个很简单的例子,NV的驾驶辅助用的是地平线征程2芯片和地平线单目视觉感知方案,可以实现AEB(自动紧急制动)、ACC(全速域自适应巡航)、BSD(盲区监测)等24项功能。

更高级的SuperDrive AAD高阶辅助驾驶系统需要另外付费,升级后硬件部分将变为2颗地平线征程5芯片、12颗摄像头、12个超声波传感器、5个毫米波雷达,算力提升至256TOPS,可实现高速和城区场景下的NOA导航辅助驾驶。不过,这要到明年三季度才能开放升级,实际表现仍需验证。

PRO配备的是AD Pro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用的是地平线征程5芯片,而 MAX配备的是AD Max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搭载了双英伟达Orin-X算力芯片,总算力达到508TOPS,并且两款车都标配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功能。

如果对比两款车可以,无论是在自动驾驶芯片算力,还是在车辆感知硬件(NV没有激光雷达)的数量方面,NV都远不及。更何况还还有副驾和后排多媒体屏、前双叉臂后多连杆悬架、空气悬架等等一系列配置,而这些NV都没有。

那么,NV的对手到底是谁呢?个人觉得,NV的对手应该是华为的问界,而且是问界M5,而非问界M7

如果对比下NV和的售价,会两款车高度重合。NV两款纯电版的售价为27.88和31.88万元,而的两款纯电版售价是28.86和31.98万元;NV的增程版售价为28.88万元,而增程版的四驱版本起售价也是28.88万元。

相信这并非巧合那么简单,在做产品定义和定位的时候,肯定是将作为核心竞争对手来看待的。而如果是与互为竞争对手的话,那么NV也并非没有机会。

首先,从车身尺寸来看,中大型SUV的NV拥有超过4.9米的车长和超过2.9米的轴距,而只是中型SUV的车长和轴距只有4.77米和2.88米。NV可以凭借更大的车身尺寸,以及所带来的更大的车内空间,来“以大欺小”。

其次,从各方面配置来看,两款车则是互有胜负。

以纯电版的顶配车型为例,NV拥有更高的安全和舒适性配置,比如膝部气囊、后排座椅通风,或者是明年三季度可以选装的更高级别驾驶辅助功能。

则拥有更高的娱乐化配置,如19个喇叭的华为SOUNDS音响系统(NV的音响系统是非品牌音响,扬声器也只有15个),应用更多、功能更强的HarmonyOS智能车机系统等。

但是在续航和性能方面,则要更胜一筹。拥有365kW最大功率和675Nm峰值扭矩,CLTC续航也拥有552km;而NV虽然拥有560km的CLTC续航,但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只有280kW和452Nm。

相比起背靠华为的强大品牌号召力,“默默无闻”的NV想要实现突围,似乎也只有通过“以大打小”这个办法了,而从产品定价和配置全面对标来看,明显也是在这么做的。

作为李一男再次创业的第一个作品,NV是完成度相对较高,也是比较成熟的一款车型,它拥有不错的造型和内饰,用料、配置也基本处在主流水平。但问题就在于,这款车的产品力过于“水桶”,并没有太过于出彩的“标签”和特点,特别是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领域,由于缺乏时间的积淀,要距离一线新势力还有很大差距。

当然,也很清楚这一点,因此给了NV远低于它中大型SUV身份的定价,而在如今竞争激烈的30万元级别的新能源SUV市场中,这也将成为NV最大的依仗,毕竟对于很多购车预算有限的人而言,能够花更少的钱,买一辆各方面配置不低并且尺寸更大的车,也是很香的。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