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奥迪Q5L对比宝马X3:个性与均衡,怎么抉择?

文/车亮

图/车亮

如果你有40万的裸车预算,宝马X3奥迪Q5L该怎么选?这篇文章就来详细对比一下。

公平起见,对比车型是两款价位相近的款式。选择43.68万的中配——xDrive 30i领先型M曜夜套装版。终端优惠两到三万。裸车价大概在40万-41万的样子。选择顶配45T甄选动感型,指导价48.7万,终端可以最大优惠18个点,优惠万39-40万的样子。两车价格十分接近,同样是2.0T高功,同样是252匹,同样带四驱,不同在于前者是8AT而后者是双离合,前者是中配而后者是顶配。

其实从两款车的优惠幅度看,也能看出谁在市场上更受欢迎。显然芯片危机刚缓解,还是没摆脱“以价换量”的魔咒,18个点的优惠已经接近历史最高点。而X3仅有两三万优惠,显得更加气定神闲。

静态对比:宝马X3胜在前排,奥迪Q5L胜在后排

摆在一起,直观上会感觉尺寸会更大,但实际上X3是4737mm,是4770mm,的尺寸要更大一些。为什么会觉得X3在视觉上显大呢?不难发现,X3的车身线条更加的繁复、妖娆,型面的光影变化要更多,外加车头夸张的雾灯区、立体的车尾,给人的视觉感官冲击感更强。

相比而言车身的型面变化要更加克制,线条也以平、直、硬为主,而且车头、尾灯等细节处多以平面过渡,而不像X3那样做出了很多立体型面。所以视觉上,Q5L反而显得要更紧凑一些。

而且更重要的是,两个车散发的气质根本不同。Q5L浑身散发的是满满的机械味儿、理工男的闷骚、理性、克制的感觉,X3则是混身精致中产的细腻、舒适、小资味儿。可以说Q5L更直男,而X3则可以男女通吃。40万级豪车用户群体,更容易让自己预期中的精致优雅生活场景在X3身上找到共鸣,相比而言Q5L就显得“冷”和“硬”了一些。

这种感觉坐进车内会更加明显。Q5L相比A6L和A4L好的一点是,它没有采用三块屏的设计,依旧在空调控制区保留了大量物理按键,保证了日常使用的便利性。但两块屏幕的UI设计和奥迪其它车型一样,仍然是机械感很重的、很冷很硬的风格。加上内饰以黑色为主,伴随暗色木纹面板点缀,整体内饰氛围有些暗黑。

相比而言X3的座舱就要讨喜多了,首先屏幕的UI设计要更加细腻、温润,而且人机语音交互也比Q5L更灵敏好用(的人机交互反应较慢,且识别率较低)。此外X3的iDrive旋钮依旧保留(而不像Q5L那样去掉了MMI旋钮自毁长城),既可以触控屏幕也可以通过旋钮来操作。

还有一个细节是,像常用的驾驶模式选择按键,X3是放在挡把区位置,触手可及操作方便。而则相当脑残(再次扼腕叹息),通过中控台左下方的Drive 按键,并结合屏幕显示来选择驾驶模式,将一个动作分解成为了两个动作……其实在所有车上都有这个问题,呃,真不知道工程师怎么想的。

此外还有个槽点——中控台面上除了“点烟器裸露在外”这个传统技能之外,这台Q5L上横七竖八分布着三处不大不小的露天储物槽,看起来相当缺乏规划。感觉工程师就是觉得“反正空着也是空着,不如挖个洞装点东西就好”。相比而言X3的中控台面,看起来清爽、大气的多,不仅物理按键触手可及,储物空间分布也更集中更合理。

在前排座椅的舒适性上Q5L扳回一局。这台顶配车型提供了真皮座椅,而X3全系都是仿皮。也许是心理作用Q5L的皮质摸起来确实比X3要更加细腻一些。两车虽然都提供腿托且座垫宽度都不算短,且都提供前排座椅电调、加热和主驾驶位的记忆,但Q5L的副驾驶多出了4向腰部支撑调节,功能上略占优势。

虽然前面吐槽的有点多,但都是站在客观的三方立场来评价。如果站在私人的不那么客观的立场来说,说实话我还是更喜欢的座舱风格。简洁、大气、冷峻,富有机械感,每个细节都透着德系车典型的严谨和性能味儿。

例如相比X3精致小巧的鸡腿挡把,Q5粗大的皮质挡把更有手感。而X3怎么说呢?要更加华丽、富贵、温馨、居家,一坐进去就是典型的精致中产生活,但除了方向盘比较粗壮以及两个换挡拨片外,其它地方我真的很难嗅到运动味儿。

来到后排,出乎我预期的是,后排的乘坐舒适性Q5L居然完胜X3(X3应该是吃了没加长的亏)。以我178cm的身高来测,前排调整到我的合适坐姿,X3的后排间隙只有30cm,Q5L的后排间隙是33cm。此外X3的后排座椅宽度仅有45cm,而Q5L的后排座椅宽度为48cm。但Q5L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后排角度座椅不可调,椅背较直。而X3的椅背可调,倾角更大,身体的舒展性更好。

此外Q5L的座椅出乎意料的软,无论支撑性还是舒适度,都要好于X3。甚至连天窗面积都要略胜一筹,Q5L的天窗长度约为120cm,而X3的天窗长度约为115cm。

动态对比:X3有些“粘”,Q5L更加“爽”

同样是252匹的2.0T,同样是适时四驱,一个是8AT另一个是7速双离合,X3的零百加速6.8秒而Q5L是6.9秒,多么针锋相对的一对璧人啊!

但是两个车在实际驾驶中的风格却有比较大的差异。从加速来看,这套动力从静止或低速起步,猛踩地板油时,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动力迟滞,前半截会有一脚踩空的感觉,到了后半截,动力会排山倒海得从后背一脚“踹”过来,我自己测算的结果,一脚油下去,大概数1、2、3三个数,动力就来了——而这种踹背感非常的刺激,就像坐上了火箭。

X3的加速则显得更平顺一些。踩下油门瞬间你会有较之Q5L更明显的动力反馈,推背感来得更加循序渐进,一点一点从后面推上来。踩下一两秒钟后,你也会感受到明显的发力点,但论推背的刺激感还是不如Q5L,反之来说顿挫感更少,舒适性也更好。

而在日常城市走走停停、时速三四十的情况下,的动力,整体上显得更加轻快、爽利一些,忽然加速超个车什么的,变速箱反应也更快。反之X3则显得有些“粘”,从感受来说动力要慢个半拍。

此外,按照两者的官方油耗(X3是8.7L,Q5L是7.5L)结合我的实际经验,Q5L的油耗应该比X3至少低两升。

转向方面,的手感更沉,更硬朗,而X3的手感很明显要更加细腻、油润、轻巧舒适。其实在BBA三个品牌里,宝马的方向盘值得最高的好评,造型运动、握环粗壮、皮质柔软、握在手里舒适感、运动味儿一流。虽然从驾驶的角度我更喜欢Q5L沉稳硬朗的阻尼手感,但X3的方向盘手感在“日常轻松舒适的开”这个主基调上把握的更好。

底盘方面,Q5L值得极高的赞美,30-40万级SUV有比它更干净、更运动、更具柔韧质感的底盘吗?我想是没有了。也许试驾的是顶配的缘故(不确定40系列是否依然如此),给我的感觉是甚至可以向它的大哥保时捷看齐。底盘的整体感、对路感的清晰保留,以及对路面细碎震动的过滤,以及过大坑洼时对车身多余晃动和弹跳的克制,都挑不出毛病,简直让人爱不释手。相比而言,X3依旧也保留了清晰的路感,整体舒适性也是上乘水准。但过颠簸路面时对震动的处理,以及偶尔弹跳时对车身拉扯感的控制,还是不如做的那么干净。此外,的后悬架是铝合金材质,材质上也略胜一筹。

如果说这种干净硬朗的底盘风格,是特别德味儿和运动的地方。那么X3底盘给我的感觉就是更均衡更写意,有点想兼顾舒适、运动两种风格,导致德味儿就不那么浓。但这种对舒适风格的兼顾,就让X3能适应更多元的口味。

简单总结两车的不同。Q5L无论动力、转向、底盘,都给人一种干净、利索的感觉,不拖泥带水,一个词形容就是“干爽”。而X3在一停一动、举手投足、辗转腾挪之间,更有雍容典雅、从容不迫的气度。但在人和车的沟通中,在车辆每个动作的衔接中,相比Q5L要显得“粘”一些。至少对我来说,相比Q5L它难以调动起我的驾驶冲动。X3胜在均衡舒适,而Q5L强在驾驶质感。

驾值观

无论从账面还是实际对比,X3无论品牌、设计、内饰、人机交互、8AT,都比Q5L要略占上风。但Q5L胜在整体的驾驶感、以及同价格下配置的丰富度。这两款40万左右的车,多出的配置包括360全影、主动刹车、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车侧脚踏板等干货配置。选装的话按照BBA的行情至少要几万块。

从个人的角度更推荐Q5L,虽然它不完美,但确实是在30-40万级别我认为开起来最干净清爽、最有乐趣和激情的一款SUV。X3的产品力更加均衡,也正因为均衡而失去了一部分个性,但从市场纬度看显然后者更加成功。

但是,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为什么我对Q5L更加推崇?因为在市场的倒逼之下,这样干净清爽、追求纯粹驾驶质感的车,一定会越来越少,直至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标签: 宝马 奥迪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