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来到了十字路口:日产第七代Skyline(R31)

不知不觉间已经介绍到第七代Skyline,话说前六代Skyline的车型个性定位其实一直在摇摆,或者说Skyline这个车系直到今天依然还在选择豪华或选择运动的十字路口犹豫不决,难道不是吗?原本它诞生之初就是想造一辆中型车,在一个机缘巧合之下开始了自己的运动生涯,谁知一炮而红,对于工程设计团队而言甚至可以视为噩梦,如此骑墙和思维分裂下造车,也真是难为 日产 的工程师了。

图:伊藤修令可算是第二代Skyline教父,第七代R31和第八代R32均出自他手,至于被国内媒体吹爆的渡边衡三(R33和R34)、水野和敏(R35)算是他们的徒子徒孙辈吧。

到了第七代,虽然工程团队的挂名总工程师是樱井真一郎,但因为身体不适住院了,第七代的开发重任便落到了其大弟子伊藤修令的肩上,伊藤同样是出身于王子汽车团队的工程师,而且专精于底盘设计,从第二代S50系开始便由他负责,王子汽车与合并后,伊藤又继续开发了Laurel、Leopard等车型,Laurel这款车对于国内车迷而言算是比较陌生的一个型号,但如果说起它的译名“月桂树”,相信也有一些车迷会偶尔听说过它,此车属于正统的JDM车型,也就是不出口只内销的车款,其竞争对手是 丰田 的Mark II,它在1968年诞生后便与Skyline的运动型号高度重叠,只不过Laurel主打四门轿车、而Skyline的运动型号则主打双门轿跑车,更关键是,Laurel的销量并不比Skyline低,个别甚至还超越了Skyline,如果的品牌内竞争终究不是好事,所以两者在机械部分在啥早前便完成了整合。1984年,樱井真一郎因病住院,伊藤接过了第七代Skyline的开发主管,底盘部分与Laurel通用,悬挂部分采用前支柱式、后半拖曳臂形式,但四门轿车和旅行车则使用更为先进的多连杆形式。

图:车型代号WHJR31的Skyline GT Turbo Wagon在当时也是颇受欢迎的一款车,有涡轮、六缸车,还有多连杆后悬挂等等,也被公认为日本最Man的旅行车,其地位后来被扫把佬的Legacy Wagon取代。

图:无匙进入系统虽然未能表示出来,但眼尖的车迷可以看看中控台下方的音响主机,可以切换五盒卡带的主机,难得一见。

至于动力系统部分,到了这一代Skyline于1985年8月发布前,工程团队可以选择的动力系统已经很多,而且各种新技术也跃跃欲试,动力系统部分,四缸车型使用的是CA18S发动机,该发动机依然使用化油器负责供油,缸径83mm、冲程83.6mm,最大扭力有149牛·米、最大马力90匹,虽然说不上高性能,但对于入门级的四缸Skyline而言已经够用,虽然动力性能不高,但胜在1800系列的轿车和旅行车都用上了多连杆式后悬挂,操控性能依然令人眼前一亮。至于这一代Skyline的六缸机系列就精彩了,汽油动力全数使用RB系列引擎,而且Skyline还是RB系列引擎的首装车之一。RB系列是L系列的接替型号,从1984年开始生产,是六缸系列中的主力之一,而另一主力则是大家同样熟悉的VG系列,但因为两种完全不同布局形式的引擎同时开发,导致了VG项目牵扯的资金太大,所以RB系列的发展相对较为保守,这也是为什么RB直到多年后才推出RB26DETT这样的顶级型号了。在Skyline上,使用RB系列发动机的型号包括了最高性能的RB20DET、自然吸气的高性能型号RB20DE、单凸轮轴的RB20ET、单凸轮轴的自然吸气RB20E、最后一个则是RB的柴油型号RD28,共计5款,加上四门轿车、四门Hardtop(Passage GT)、双门轿跑车、五门旅行车等四种车身结构形式的组合下,第七代Skyline依然枝繁叶茂。

图:Skyline车系发展史上很少见到Hardtop四门型号,这算是较为特别的一款,那时代Hardtop不单是一种造型,也是对于车架高刚性的一种表现,但后来因为侧撞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这种造型被放弃,但其衍生出来的一种结构至今仍被不少车迷怀念:无窗框车门就是源自Hardtop车身结构形式。

图:笔者接触过不少不同品牌的Hardtop车型,它的亮点在于前后玻璃都降低后的开扬感还真不是一般有B柱的轿车可比,感觉视界盲区都少了。

图:Hardtop硬顶造型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侧撞、一个是翻滚防护,的解决方案是在座椅上直接安装上防滚架结构以策安全。

除了优秀的底盘、优良的动力系统外,这一代Skyline还全面进入了电子化高科技时代,是的,石油危机后,汽车商品进入了电子化时代,相对于老一派的化油器,无论燃油管理、引擎管理、舒适配置等都陆续使用电子化取代了机械式操作,而第七代Skyline上,还出现了Keyless go无匙进入系统、自动换带音响主机等,而机械部分,除了DOHC配气机构外,还出现了全面燃油喷射化、四轮转向HICAS系统等。但也因为这类舒适配置的流行,让那种纯粹的运动感变得了然无趣,这也导致了新车的开局并不好,于是,在1986年1月推出了当时颇受关注的旅行车、1986年2月推出了四门Hardtop特别版GT Limited S作为预热,1986年5月,运动重头戏:双门版GTS宣布上市。GTS型号是Skyline的传统保留项目,一直颇受欢迎,其定位可以理解为小型化或者轻量级GT,尤其是颇具历史知名度和社会渗透力的Skyline更是万众期待,新一代的GTS并没有采用Hardtop车身结构,目的是要保留车身的高刚性表现,动力系统部分则换上了当时最新科技:陶瓷涡轮增压器及GT Auto Spoiler、也就是自动前扰流器,当车速超过70 kph时便会伸出、减少气流从车底流入。当然,自动扰流器和四轮转向系统都属于选配件,不过据说绝大部分人都是冲着这两项高科技配置去购买Skyline GTS的。同年9月,四门版GTS推出。

图:注意前保险杠下方的突出物,那就是自动前扰流器伸出后的效果。

图:四门版GTS Hardtop型号,注意,它也装了自动前扰流器。

图:NISMO版诞生的时候还未进行中期改款,不过NISMO改得非常低调。

1987年2月,由刚成立不久的NISMO执笔,基于GTS基础打造了为数1000辆的限量版,不过很快地,Skyline进入了中期改款时间,GTS使用的RB20DET的动力性能稍作提升,而外观上最大的变化其实非常容易分辨,因为第七代Skyline后期型也是全球第一款使用投影式前大灯的量产车型,也就是俗称的透镜大灯了。而改款期间另一个大动作就是将GTS送到赛车场,为了符合A组赛例认证,此车一共生产了819辆,民用版被命名为Nissan Skyline GTS-R(KHR31),该车使用固定式的前扰流器、大型尾翼、换装了更大的涡轮增压器和中冷器,等长不锈钢芭蕉等,最大扭力245牛·米/4800转、最大马力210匹/6400转,车重为1345公斤,如果想象不出的话,用推重比计算,大概就是一辆两公升涡轮增压的第11代 思域 吧,再者了,只是原装210匹而已,它从1987年11月开始横扫日本房车锦标赛的版本,高达450匹。

图:从车型上看,GTS-R的外观是基于R31后期版本修改而来的。注意它的大灯,近光灯部分已经装上了透镜,R31也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投影式大灯的量产车。

图:GTS-R上使用的RB20DET发动机经过修改,最大马力从190匹升至210匹,看似幅度很小,但它的改装潜力可不是说笑的,随随便便300~400匹不是难事。

图:当时的NISMO也是刚成立不久,但有了R31这样的平台,开始了他们在赛车界的攻城略地。

不过说到GTS-R版本的诞生,就不能不提一个小故事了,在1985年6月,当时GTS-R正处于原型车的收尾阶段,研发小组带着伊藤去视察时发现,这台原型车上竟然被私自贴上了“GT-R”的徽章,要知道,“”对于Skyline而言是带着一种“不可随意逾越”的神圣,伊藤更知道,这一代R31如果没得到樱井的同意是没有选项的,更何况,当时的RB只有RB20和海外市场使用的RB30两种排气量,无论如何也支撑不起应有的地位和名气,加上RB20DET当时在市场上的反响并不好,但为了突显此车的高性能地位,加上又有计划想通过赛车重新包装未来的Skyline或者Fairlady车系,于是便同意了在GTS之后加上一个R,这才有了GTS-R这么一款不是的Skyline旗舰型号。不过,也正是因为开发团队表现出来的进取精神打动了管理层,这才有了后来GTS-R项目申请A组认证、才有了后来第四代的重生。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很多事情是要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争取的。

图:A组赛车版的GTS-R,这些车虽然都是RB20DET,但被调校至400匹以上,在日本房车赛上几乎难逢敌手,也为后来的R32出战充当了先锋。

樱井真一郎痊愈出院后,被委任成为Autech首任社长,1988年5月便在GTS基础上打造了动力性能与GTS-R相同、操控性能更为出色的GTS Autech版本,采用限量200辆方式销售,结果还用问?又是一款开卖即售罄的热门收藏车,要知道,樱井和Autech对于Skyline而言就是父辈般存在。在此之后,代号R31的第七代Skyline陆陆续续推出过一些限量版型号来刺激市场,例如Skyline Silhouette GTS和Skyline Silhouette GTS II,两者同样以限量200台的方式销售,同时也在为第八代争取研发时间,因为下一代Skyline将是一次翻天覆地的革新。

图:这台便是Autech Skyline GTS,以樱井坐镇,Autech改出来的Skyline是绝对深受车迷爱戴的,虽然由GTS改出来,但性能不输GTS-R,甚至更好,推出即售罄。

图:这是1988年推出的Skyline Silhouette GTS,各种特殊元素装点下,它只有200台应市。

图:这是1989年推出的Skyline Silhouette GTS II,外观设计点缀元素比第一代要顺眼许多。

R31这一代Skyline除了日本国内有生产外,还曾经在澳大利亚和南非进行过生产,两地主打的发动机是RB30E。日本国内的Skyline生产至1989年、共卖出了247,038辆,而南非生产了29,305辆,加上澳大利亚的,整个车系共生产了309,716辆。虽然相较于第六代还是略有下降,但似乎并未影响Skyline的发展步伐,尤其是底盘大师伊藤修令执掌开发主管下,R32无论底盘配置还是操控性能都大幅进步,咱们下回继续。

标签: 日产 路口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