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最低风阻+33硬件智驾 飞凡R7全国首试 无框车门轿跑SUV!

拥有上汽背景的飞凡汽车,自诞生以来一直被寄予厚望,ER6MARVEL R两款车也都获得不错市场口碑。而作为飞凡汽车旗下的第三款车型,飞凡R7更是被寄予厚望,因为它的定位更高端,同时也是飞凡的全新旗舰。

飞凡R7拥有非常强的硬实力,提供RISING MAX、RISING OS、RISING Pilot、RISING POWER、RISING LOUNG几大硬核实力。此前我们已经对有过多次静态体验,所以此次也是重点体验动态部分。

4.4秒破百,底蕴车企的舒适驾乘

作为旗舰车型,也采用最新的RISING POWER技术,采用上汽一直坚持的Hair-Pin电机,并且采用了8层绕阻技术,也让这台车拥有了不错的性能表现。

采用前后双电机,最大功率400千瓦,峰值扭矩700牛·米,目前官方公布的0-100km/h加速时间式4.4秒。但在讲解会上官方也表示,以目前最新的技术,加速能力还能更进一步。

而在实际驾驶体验中,在急加速时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突兀,甚至让你感受不到这是一台5秒内能破百的SUV,但再一看时速表,就会发现这台车恐怖的提速能力,这也不得不让我佩服传统车企的调校实力。这样的性能也配得上的旗舰身份,虽然没有那几台4秒内SUV那么恐怖,但要秒杀市面上大部分车型,依旧很轻松。

在底盘调校上,带来了偏向德系车的厚重感,但整体也是偏运动风格,在快速并线、过弯等情况下,都能对车身姿态有着非常好的控制。但在过一些连续颠簸道路时,还是会有多余的弹跳出现,也有一定的进步空间。

在整体的NVH表现上,也给我带来优秀的印象,低速时电机的声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高速120km/h以后两侧会有传进车内的风声,但也处在优秀的范围内,能带来很强的驾乘高级感。

在大家所关心的续航能力上,拥有90kWh的电池组,能达到642公里的综合续航,也是主流偏上的水平,轻松能治好大家的续航焦虑。

RISING Pilot+全融合算法

接下来就是我要重点介绍,也是此次重点体验的项目,的RISING 全融合高阶智驾系统。

首先这套系统拥有33个硬件支持,包括1个LUMINAR 1550nm激光雷达、2个Premium 4D成像雷达、4个增强版远距离点云角雷达,以及12个超声波雷达。并配备我们熟悉的英伟达ORIN X芯片进行计算,也可以算得上是“最强大脑”了。

虽然此次我试驾的车辆并不是搭载激光雷达的版本,但也拥有全套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同时也是这台车会真正走量的版本。

开启RISING 需要完成几个条件,第一,要设置目的地开启导航功能;第二,要进入RISING 可用区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精地图覆盖区域;第三,车速高于15km/h,并且车辆位于车道中央;第四,按下方向盘左侧的按键,之后就完成了一键激活。

其实看似开启步骤很复杂,但在实际体验中,只要开启导航,满足条件后,一键就能开启,方便程度非常不错。还有一点给我印象非常深刻,通常车辆在开启驾驶辅助后,设定时速都是当前行驶速度,这时需要通过按调节按键多次完成调解。而方向盘左侧中央的按键,只要一下就可把车速设定为当前道路限定时速。这一点非常方便,虽然是个小细节,但也让我看到了在研发各项功能时,的的确确是深入使用者场景去用心打造。

而在实际体验中,高速、环路等路段RISING 是非常简单就能完成的,并且能完成自主变道等操作,全程几乎无接管。而其中一种情况,就是如果有车压实线并线到R7车前,会一定程度影响它的判断,也有优化空间。但总体而言,这套系统我认为实用起来的感受还是非常流畅的,包括并线、刹车等场景,都不会让人感到突兀。

提升RISING 在使用中的流畅度,也得益于的全融合算法,也是结合了前融合、后融合与混合融合,从而实现可持续进化、更安全、更完备、高质信度的高阶智驾体验。

3+1巨幕智舱,功能全、视觉炫

说完了拥有强大算法的驾驶辅助,我们再来聊聊车内的3+1巨幕智能座舱,也被官方称之为RISING MAX。

坐进车内第一时间会被车内三块大屏吸引,但在车内屏幕越来越内卷的时代,这已经不会有当初那种惊艳的感觉了。


先来说下尺寸,仪表为10.25英寸、中控屏15.05英寸、副驾驶屏12.3英寸。可以看到,并不是直接三块12.3英寸屏幕直愣愣的摆在那,而是根据每一块屏幕的用处而去量身定制大小。

中控屏幕的功能有不小亮点,首先就是整体的主题风格,非常接近平板的设计,这样也符合大部分人操作逻辑,上手难度更低。主界面采用背景与图标设计,图片也可通过手势调整界面布局,适应更多人需求,而常规的下拉栏快捷键等也没有缺失。

而像常规的一些应用,也都是有的,并且我还注意到了这台车有灯光秀功能,这在夜晚开启,也足够炫了。

再说副驾驶屏幕,功能也是为副驾驶娱乐用,打发无聊的路上时光。但有两点设计我认为还是比较贴心的,第一就是副驾采用防窥屏,这样确保副驾关注视频时不会打扰到主驾驾车,从而发生安全隐患;第二就是副驾可以操作导航,并且通过三指滑动把导航地图挪到中控屏上,这样主驾驾车不方便时,副驾就能更好的做出响应了。

除了这3块屏,另外一块屏在哪?看过实车的小伙伴可能认为是流媒体后视镜,但并不是。最后一块屏则是和华为合作的视觉增强AR-HUD,能在7.5米处,达到一个70英寸左右的显示效果,如果没什么概念,离自家70英寸电视7.5米看一下,大小接近。

这套AR-HUD不仅显示全面,而且亮度可以达到12000尼特,这是个什么概念?调到最亮,白天开有些晃眼,就是这么夸张!所以整套AR-HUD给我的体验感受是非常优秀的,但要注意下亮度调到适中,太亮了真的有可能会影响视线。

最后还有一点也值得一说,这么多功能,也采用了时下非常火热的高通骁龙8155芯片,能做到所有界面无卡顿,使用流畅度堪比移动设备。在整套车机交互的体验上,也很难找出什么硬伤缺陷。

不过车内的设计上,倒是有两处表现一般。第一就是方向盘的材质,目前试驾车采用的材质不太耐脏,并且方向盘的样式有些奇怪。这一点在与厂商沟通时,厂商也表示会有很大更换概率。第二就是中央扶手前的几个快捷键位置,目前材质非常容易留下划痕,有改善空间。

躺式电芯,后排空间绝绝子

在乘坐体验上给我的另一惊喜就是后排,它采用了上汽独有的躺式电芯设计,左右能很好压缩底盘厚度,这样也能保证车内的垂直高度。

所以在这样的设计下,后排坐垫足够高,对大腿承托非常棒。再搭配上2950mm的长轴距,以及前排座椅下做的脚坑设计,乘坐体验异常优秀。以往纯电动车上常被吐槽的后排舒适度问题,完完全全解决了。同时车顶也采用了全景天幕的玻璃车顶,为头部再次预留了不小空间,即便采用了溜背式造型,你也完全不用担心头部空间。我175cm的身高,头部还拥有超过一拳以上的距离。

无框车门,轿跑SUV范儿拿捏

虽然我们静态体验了不少,但外观我在这里也简单聊几句,说说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几个点。

首先车头就是贯穿式日行灯以及分体式大灯设计,这对于新能源来说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但车侧可为我带来了不小兴趣,比如它采用了无框车门,而且前排车门是电动,并且带有电吸功能。轮圈达到了21英寸,是双拼色,但不是常规的双拼色,黑色部分则采用了碳纤维纹路的装饰,运动感很强,轮圈设计是我喜欢的风格。

同时这台车优秀的车身线条,也为其带来了优秀的风阻系数,仅0.238Cd,也是量产SUV中最低的。这样优秀的空气动力学表现,不仅为其强性能做出贡献,也能有效降低电耗,增强续航。

最后就是车尾,也是平面广告最爱宣传的一个部位(斜后45°)。车尾的尾灯很有特点,贯穿上方两侧加入了凸起,这个辨识度绝对到位了。车尾上方还有小鸭尾的设计,车尾R标识并未在平面上,而是向下倾斜的角度,这也是很少见的设计。

的外观整体而言不算惊艳,但却细节感满满,并且有不少都是我很喜欢的设计。

写在最后

经过一天短暂的试驾,以及对R7充分的体验,我要给这台车来个好评。虽然还有一些小瑕疵,但也绝算不上缺点,甚至可以说是瑕不掩瑜。它在智能驾驶以及智能座舱上都给我带来了优秀的体验,而作为一个年轻人,无框车门、21英寸轮圈等设计也深得我心。在撰稿时这台车并未正式公布售价,但这台车在今晚就要正式上市了,你猜猜它会多少钱?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