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有哪些理由,来绕开一辆电动的宝马3系?

  • 作者: 车辙
  • 2022-09-23 13:19
  • 678

前不久我们聊过一个话题,就是传统品牌在电动车领域发起力来是什么样。关于宝马这一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传统豪华品牌,在那篇文章里只是轻轻地聊到了iX3在特斯拉Model Y的攻势下不得不官降7万,但这只不过是当前在电动车领域的境况。

其实在很早很早之前就已经表现出了对电动车产品的积极性,那已经是差不多十年前了,发布了i3、i8。虽然在2022年的今天,这两款车都已经停产了,但它们看起来却依然精神奕奕,完全不像是十年前的“老车”。其中i3是几个月前才正式停产的,专门制造了一批18辆的特别版来作为纪念。

虽然已经停产,但在德国官网上,这款i3的页面仍然存在,不过也不知道还能存在多久了。

而如果你打开中国官网,你会看到这样的一个i3,一个一言难尽的i3。

“电动3系”是也?

很显然,你如果不仔细留意,这辆新i3就是一辆3系,只是它提前用上了中期改款之后的3系的外观,其实主要就是头灯跟改款前区别比较大。当然了,内饰也相应地用上了中期改款后的3系才有的曲面连屏,还有“消失的鸡腿”。至于好看不好看,那又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了,不过ID8交互系统确实不太妙。

▲为了区分开新老两款截然不同的i3,本文会将这辆跟3系很接近的i3称作“新i3”

不过你仔细留意一下,这辆新i3有些细节还是跟3系不一样的,跟iX3是一样的道理,比如封闭式的中网、一些蓝色外圈的车标,以及很丑的轮圈等。是的,你真是不知道为什么要给他们的电动车都配上这么丑的轮圈,尽管大家在网上看到比较多的这款大尺寸的是需要选装的,但即便是标配的款式,也还是很丑。

▲标配款

但i3跟iX3最大的不同在于,i3是个轿车,在“电动化”的过程中,它不可避免地把车底加厚了,就像马自达CX-30 EV一样,不过幅度显然比CX-30 EV隐蔽得多。只是你仔细看还是能看得出来的,即便把最底部那一圈涂成了黑色,就像用遮羞布一样想要把它隐藏起来,也还是能得看出来。好在新i3是基于长轴版3系做的,如果是标轴还把底盘垫高了,那估计会像个包子。

具体到数据上,新i3比3系长轴版高了27mm,比起CX-30 EV那110mm的落差确实小多了,但问题来了,就在我探店的过程中,店员竟然会试图忽悠你说新i3的车厢竖向高度比普通3系要更高。

还好我早有准备。

我在车展上就同场对比了3系和新i3的空间细节,上图是3系Li,下图是新i3。很显然,两款车在门槛与后排地板之间的落差高度是不一样的,新i3的地板会高一点,车厢的竖向高度比3系会小一点,尽管落座后排之后,头部空间确实相差不大。用起来是没什么大问题的,但店员要这样忽悠我们,那可不行。

对了,i3尽管是个不需要传动轴的电动车,并且地板也跟3系不一样,但却“保留”了中间的鼓包。什么?你说鼓包除了容纳传动轴还有加强车身刚性的作用?难道电池给车身刚性带来的帮助还不够吗?好一个刚性冗余。

但又不太3系

这么一来,新i3几乎甩不掉“电动3系”这个别称了,甚至很有可能会被赋上“油改电”的臭名。但新i3开起来,跟3系又有点不一样。

最不同的是转向,其实这一代3系的转向就已经让人挺不满意的了,人车沟通感不强,手感有点木讷,新i3却不是这样,回馈力度轻了些,指向性比3系还要模糊,跟指哪打哪可以说是离得更远了。反正3系和新i3的转向系统,是两种不同的不好。

底盘也不一样,从硬件上就不一样,因为新i3的后悬跟5系Le一样采用了空气悬架,说是能够根据驾驶模式以及负载的不同自适应调整软硬度。

就我试驾下来,新i3的空气后悬跟前悬架调得还挺一致的,偏硬朗,支撑性足够,但在遇到较为尖锐的路面凸起时,滤振并不算很干净利落,不如我的Giulia

需要指出的是,我试驾的新i3是搭载了标配18寸轮圈的车辆。

而关于电门调校,新i3跟的油车一样,电门踏板本身的阻力是比较大的,会让你开起来有一种很沉稳的感觉,但当你适应了这种设定之后,还是会觉得新i3开起来很得心应手,毕竟是电动车,动力输出不自如就怪了。

只是目前新i3仅提供eDrive35这么一款动力规格,虽然尾标来到了35,但它的官方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6.2秒,跟330i差不多,这尾标玩法是越来越令人无语。而且,6.2秒的电动车……6.2秒并且卖35万的电动车,虽然肯定够用,但有点说不过去。

根据相关消息,大概会在不远的未来推出eDrive40的i3,最大功率从210kW提升到了250kW,但还是单电机。参考i4 eDrive40的数据,百公里加速会在5.7秒左右,这……也还是不算快呀。

确实,我们好像被新势力动辄3秒、4秒的加速惯坏了,如果你想买到一辆3秒级的电动车,那就是i4 M50那种级别了,而i4 M50甚至有着挑战M4的“以下犯上”的能力,所以他们在主流级别的电动车上有所保留,似乎是带着苦衷的。

那么造这样的i3又有什么苦衷?

不仅作为传统豪华品牌,也作为所有传统汽车品牌中,数一数二般地最早涉猎电动车领域的,现在带来这样的电动车,这样的i3,尤其是对于早年间有幸试驾过老i3,并且深深地喜欢着老i3的我来说,实在是太难接受了。恰好,我那天去探店,店门口就停着一辆老i3,冥冥中似乎意味着什么。

如果随意在街上拉几位不知情的路人,把新老i3同时摆在他们面前,你问他们哪个是新i3,哪个是老i3,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搞反。

毫无疑问,老i3是备受质疑的,除了像我这样深深地喜欢这款车的人之外,必然有一大批对老i3无力欣赏的人,可能屏幕前的你也是其中一员,但这是没问题的,毕竟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喜好。

然而如果让你对新i3发表一点看法,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车没意思,因为它看起来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动力形式的宝马3系罢了。需要买一辆电动车,又对蓝天白云有着深厚情怀,并且也有足够预算的人,自然而然会买这车,然后TA身边的亲朋都会认为TA买了一辆3系。

说白了,对于十年前能带给世界一辆那样的老i3的来说,今时今日造了这么一辆新i3,仿佛就是潮流的引领者变成了摸鱼的躺平一族。尽管当年的老i3可能是有那么点用力过猛,但你现在总不能一点力都不用吧?

虽然那位店员想忽悠我新i3的空间比3系还大,但他看到我开着去试新i3,也问了我:“你没考虑什么的吗?”他大概是认为我连阿尔法罗密欧都能买得下手,说明我对不同品牌的接受度是比较广的,并不会因为喜欢才去看i3,相比之下,他可能也觉得那些新势力对我会更有吸引力。

当然了,我又不买。

关于新i3,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在于,它好像只在中国卖,至少我们目前是没有看到其他海外市场有销售这么一款与G20 3系高度相似的i3。大概是因为中国是最大的电动车市场,不仅如此,这里还有一堆造车新势力,也许认为如果他们不做些什么,就会错失中国电动车市场的良机,以后会变得更被动。

这一点或许从新i3这加厚的车底就能看出来,这操作实在是见不得人,但在现有的3系平台之下又是无可奈何,没法达到更高的完成度,这是新i3跟i系列的全球化产品最根本的区别,比如i4、i7,甚至更早面世的iX3,完成度都比i3高,当然了,iX3是受益于它是个SUV,操作空间比较大。但像iX3、i7这些电动车即便完成度更高,但也并不是电动车的完全体。

差点忘了iX,这车比较特殊,它仍是基于现有平台研发的,只不过把所有的脑洞集于一身。

我认为现在乃至短期内都不会是审视对电动车产品真正理解与能力的时间,也许得等到全新的电动化平台面世,并且落地全新产品之后。的全新电动化平台会叫做Neue Klasse(德语,即New Class的意思),这个平台的首款产品大概会在2025年出现,那会是新一代的iX3,到时候新的iX3就会跟燃油版本的下一代X3有明显的区分,3系与i3也是一样的剧情,它们都会有着完全不同的代号,只不过下一代i3会比iX3稍晚一点发布。

▲别误会,这是iX1,同样是个过渡产品,大家很快就能买到

所以更完整的电动车,至少需要等到2025年,虽然时间过得很快,之前说的两年新车空窗期不知不觉就已经“刑满释放”,但比时间过得更快的是新势力产品的推出速度。

要不是着急,也就不会有这样的新i3了。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