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终于,全新日产天籁找回了自己!

接到要去试驾全新日产天籁的消息时,我的脑子里既有兴奋,也有担忧。


两年前,当我给自己选第一辆新车时,第七代便一直放在我的预购清单中。但是我最后选了其它车型,所以内心对没有选它始终抱有一丝遗憾。



的相遇,要追溯到孩童时期,电视剧里那些地位显赫的“大佬”,总是从它的后排从容下车。旁边也总有人帮忙开车门,甚至有红毯以及两边负责安保的工作人员迎接。直至最近回味老片,《天道》里第一次去机场接丁元英回国的车也是一台黑色,仿佛成了当年那些人“成功”的标志之一,也是在我心中只有达到一定社会地位才能拥有的车。



但等到我自己选车时,对车辆的需求也发生了蛮多变化。第七代也变得愈发年轻,没有了当年的灵魂,这也成了我最终放弃它的主要原因。再到如今,当我要去试驾“准八代”时,那台2.0T可变压缩比引擎确实能让人兴奋。但同时,我也怕又有“大佬”味的全新会让我太过满意,从而后悔买车买早了。怀着这种纠结的心情,我踏上了此次浙江安吉的试驾之旅。


戎马半生 归来仍是“少年”


尽管官方将全新天籁定义为“准八代”,但尺寸、动力未大变的它,或许“七代半”会是更合适更准确的定义。但我们此次不去刻意与名称较劲,只看中期改款的天籁到底变了什么。


外观是大多数中期改款车型都需要下功夫的点,既要让老款车主觉得还是跟自己的车一样,还要让新款车主觉得能让人一眼看出是新款,这大概就是我觉得一款合格的中期改款车型该有的样子。就此而言,全新天籁达标了!




与第七代的“年轻风”不同,全新并未选择盲从,“沉稳”“大气”重新成为其最鲜明的标签。V-Motion的家族式设计语言依旧在全新上清晰可见,只是与老款车型上两根粗壮的镀铬材质组成的“V”型设计不同,而是采用略微斜向排列的多根横向饰条进行装饰,并与两侧大灯相连,令其看上去更显大,气场更强。老款车型的黑色格栅被多条贯穿整个中网的镀铬饰条所替代,使其看上去更显豪华、稳重。而其LED日间行车灯的造型也更显锐利,再配合上LED光源的大灯,使全新丝毫不失科技感。





全新的侧面线条也依旧简洁干练,令整车显得更修长,气场更强大。双色车身的搭配以及类似于枪灰色的19英寸密条辐轮圈(顶配)加入后,也为其在时尚感的营造上有所加分。全新的尾部变化集中在尾灯上,造型更显锐利,与前脸也形成呼应。内部56颗点阵式LED灯令其更显立体,转向灯还支持流水转向灯的动态效果,精致、科技是其最准确的形容词,同时也更具辨识度。


图片


拒绝随波逐流,回归初心,这就是我对全新外观的评价!从众并不难,难的从来都是“出淤泥而不染”,走自己的路。稳重、豪华的全新再度回归“年少”时的模样,也契合了我年少时对它的记忆。运动、个性、有活力,或许当下大多数年轻人对于车辆外观都有如此要求,但车企们也不能忽视这一代年轻人喜好的多元化。坚持走“豪华”“沉稳”路线的全新,或许正是像我这种对“”二字有着特殊情愫的人,希望它能变成的样子。


内饰融入“时代”的痕迹明显 却有所保留


当然,并非所有东西都需要回到年少时的模样,总有些东西需要随着时代变迁而进化,以融入更新更好的时代。就好似我们再也无法适应“诺基亚”的功能机时代一样,如今也无法接受只有收音机的车内影音娱乐系统。即便是已经传承多代的全新,也只能坦然接受事实,更新自我。



在“大屏为王”的当下,12.3英寸悬浮式中控屏的加入便是全新“入乡随俗”的表现。尽管一块12.3英寸中控屏在如今车内多屏、大屏横行的时代显得不够看,但我认为更能体现一台车智能化程度的,在于它能不能让用户做到进入车内便放下手机,将导航、听歌等功能交给车机?也在于其UI界面设计是否能让人轻松上手?





首先解答第一个问题,全新原厂搭载的NISSAN Connect超智联2.0 Plus系统,内置了高德地图车机版、在线音乐等功能,基本能够让我们在需要这两项功能时,用车机替代手机。而车联网的应用也使得它还有更多的功能拓展,譬如日常使用的吃喝玩乐APP在它上面也都能找到。再加上一句“你好,”,便能搞定许多功能的语音控制,以及手机远程控制等,确实能为驾驶者带来更好的便捷性。


另外,整个系统的UI界面设计也符合大多数人的使用逻辑,很少能出现隐藏很深的关键功能控制开关。再配合上出色的流畅度、清晰度,如果只是拿它与日系、德系以及美系的老对手们相比,全新在车机这一项上已算得上优秀。只是,当对手换成以研究智能化见长的AITO问界或者其他新势力时,全新的表现就只能算合格了。毕竟其语音控制不支持连续发出指令,且屏幕尺寸偏小,功能不够丰富等不足也确实存在。





至于车内设计,毕竟全新只是一台车,没有过分前卫的设计感、科幻感,有的只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方向盘样式、线条走向,甚至是挡把的形状,让一切看上去都很“”。只是全新多了些不一样的功能,譬如64色氛围灯的加入(中控台、挡把两侧均有)、12向电动调节座椅、座椅通风加热按摩、BOSE音响系统(9扬声器)以及无线充电等。氛围灯配合上车内大面积软性材质的包裹,再辅以诸多镀铬材质的点缀效果,让“豪华”二字在车内得以充分体现。其它配置的加入,也能提供更好的舒适驾驶体验。



设计保守或许不能算是缺点,但没有HUD抬头显示以及全液晶仪表却让其显得和这个时代有些脱节。尽管全新一代奇骏上所搭载的抬头显示、全液晶仪表都广受好评,但很遗憾,它们都没有出现在全新之上。或许是为其后续的年度改款留了空间,但对一台售价要去到20多万的顶配车型来说,没有这两项,实属不该。




全新的轴距依旧是2825mm,与老款车型保持一致,与德系老对手迈腾帕萨特等有一定的差距,但并不影响其拥有足够让人保持舒适的空间表现。无论是后排还是前排,身高183cm的我都能在全新车内找到舒适的坐姿。空间只是基础,“大沙发”的盛名从开始,也在上得以升级。除了前面提到的功能升级外,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的Multi-Layer座椅,无论是支撑还是包裹,都不负前辈们积累的优良口碑。甚至全新还在座椅上加入了立体绗缝打孔图案及侧翼刺绣,在视觉上带来更强的豪华气息。




有一点可以确定,全新的内饰做了较大的升级。只是这种大升级无法简单通过肉眼察觉,需要在一段时间的体验之后才能感受到。


车“自己开”行 人开也行


最新的增强版ProPILOT超智驾系统,已经算是我的“老朋友”了,同事的全新一代老被我借来跑长途便是因为它,好在这项功能并未像全液晶仪表一样在全新上缺席。


图片



再次感受这套系统,我的评价依旧是偏正面的,无论是车道线的识别精准度,还是加速、减速的过程,它都能带给人踏实、舒心的感受。车道保持、车道偏离预警、盲区监测、自适应巡航,再加上主动刹车、疲劳驾驶检测等,其功能的丰富程度,也间接使得我在开启这套系统时更为放心从容。当然,这套辅助驾驶系统依旧面临无法与激进的新势力车型相提并论的局面。但如果让我选,我还是会选全新,不为别的,只为用着更安心。





在全新上,我们能看到双层声学隔音玻璃、双重吸隔音材料的运用,再加上ANC主动降噪系统,以及BOSE高保真音响,这些组合所构建的舒适环境,再配合一套让人放心的辅助驾驶系统。至少,应付短路程的高速路段,全新并不会带给人明显的疲惫感。


图片



以上便是让车“自己开行”的部分,至于“人开也行”的部分,就不得不提到那台2.0T可变压缩比引擎了。179kW的最大功率在当下也算同级别中的翘楚,尽管CVT变速器经常被人质疑会拖后腿,但我只能说,这些质疑的声音均出自没有真正驾驶过它的人。这台变速器的表现确实令人意外,没有AT变速器的软性连接,甚至不需要任何换挡过程,在你全力踩下加速踏板的瞬间,变速器能迅速调整至传动比更大的位置,将发动机那371N·m的峰值扭矩结实地反馈在体感上。全新没有因变速器打滑而导致的动力衔接不顺畅,也没有过久的反应时间,反倒动力十分跟脚,随心所欲。一台能承受371N·m的CVT变速器,截至目前也并未爆发任何大面积的质量问题。只能说,用实力打破了质疑。




虽然座椅舒适,隔音优秀,但全新的悬架并不是传统舒适型车“软绵绵”的取向。反倒在过弯道时,转向的精准性以及侧面的支撑令人惊喜。这种取向一定程度上让其在过沟沟坎坎的路面时,悬架的跳动略显活跃。但在我看来,这种乘坐时一点点的不适感,在更佳的操控性面前不值一提。




关于驾驶层面,我对它的评价只有一句话:它“自己开”的时候,我很安心;而我驾驶它时,也不会感到乏味无趣。


大师观察


官方将全新的目标用户定义为“都市新精英”,我对它的理解是:一台你婚前小有成就后购入的车型,会因为驾驶它而兴奋。即使到了婚后有了孩子,依旧无需换车,甚至还能驾驶它去享受品质生活。东风将这次试驾地点选在景色怡人的安吉,或许原因就在于此。



最后我想说,全新有不少升级,亦有些许遗憾。让我感受更深的,是后悔没多等它两年。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