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宝马5系插混自燃,厂家、4S店推责,车主诉至法院终获赔

用民生视角报道汽车行业欢迎爆料/左右观车8月24日海口报道——  

时下,一起起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人们在担忧的同时,也许会在想:花那么多钱买的新车一下烧了,车主的损失最终由谁承担?说实话,左右观车一直在关注汽车行业,“车主的损失最终由谁承担”,由于这样的报道极少见到,我们很难知晓索赔的最终结果。

不过,最近有一则公开的法律文书,在新能源车发生自燃,厂家以及4S店互相推责的情况下,车主只好选择起诉,最终赢了官司,获赔40余万元。网友留言说:这样的判决大快人心。

  

新能源车自燃,厂家与消防的调查结论相佐

媒体此前报道,2019年10月,王先生在青岛市李沧区黑龙江路中达燕京宝马4S店购买了一台530LE白色轿车(为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中大型车)。2020年9月20日凌晨1点多,车辆在李沧区金岭路一停车场发生了自燃,车子损伤严重。事故发生后,王先生第一时间向李沧消防大队、保险公司及4S店报案。

报道称,消防大队及时出警控制了火情,事后公安及消防通过调查分别出具了出警证明及火灾的认定报告。李村派出所出具的《出警证明》指出:“排除人为纵火,系车辆自燃。”

李沧区消防大队出具的《火灾事故简易调查认定书》指出:“该起火灾可以排除遗留火种、外来火源引发火灾的可能性,起火原因为主驾驶室座椅底部的电气线路发生故障引发火灾。”

而在华晨汽车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出具的检测报告中,指出“可以确定最初燃烧位置处于驾驶员座椅底部”,这与消防部门的调查一致;同时指出“可以排除驾驶员座椅技术故障或质量问题导致此次火灾的可能,不排除由于驾驶员座椅底部有遗留火种(如电子打火机等)导致此次火灾的可能性。”虽然警方和消防都出具了报告,但是华晨方面仍坚持:车辆不存在质量问题,而4S店方面:建议走法律程序解决。

让车主寒心的是,事情发生一个月,他多次致电4S店和厂家,始终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方案。王先生表示,当初之所以选择购买是出于对这个大品牌的信任,没想到出现事故后,厂家和4S店相互推诿不予解决。

  

不得已,王先生最终选择起诉。

一审法院判车主胜诉,获赔40余万,二审维持原状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近日,华晨汽车有限公司与王某某相关产品责任纠纷二审法律文书公开。

  

文书显示,2020年9月 20日凌晨,停放在青岛市李沧区某停车场内的一辆牌混合动力轿车起火燃烧,该车由其车主王某某于2019年10月底购入。后经人报警,消防人员到场查勘现场,《火灾事故简易调查认定书》显示,“经调查认定,该起火灾可以排除遗留火种、外来火源引发火灾的可能性,起火原因为驾驶室座椅底部内的电气线路发生故障引发火灾”。

华晨于事发四天后对车辆进行现场检查,称可以排除驾驶员座椅处技术故障或者质量问题导致此次火灾的可能性,不排除由于驾驶员座椅底部有遗留火种(如电子打火机等)导致此次火灾的可能性。

  

一审法院认为,通常情况下,车辆自燃的原因主要有人为原因、外来因素及车辆自身存在缺陷。《火灾事故简易调查认定书》排除了遗留火种、外来火源等因素,华晨亦承认在拆检的过程中未发现燃烧区域有加装、改装现象。足以认定王某主张车辆存在质量缺陷已完成举证责任,在华晨没有足够有效的相反证据证明存在法定免责事由的情况下,推定车辆的自燃系存在质量缺陷。因此判令华晨、经销商赔偿王某各项损失共计402705元。

  

华晨不服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二审中,依法摇号抽取鉴定机构对该轿车起火原因以及起火原因与产品质量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进行鉴定。《产品质量鉴定意见书》载明,可以排除电气故障引发火灾的可能,不能排除车内易燃易爆物品或遗留火种引燃的可能性。该车辆的起火与产品质量不存在因果关系。对于鉴定意见认为相关线路在点火开关关闭后就处于不通电的状态,不具备起火的条件。法院认为在电器线路不排除存在缺陷的实然情况下,以应然推测实然,缺少科学根据。鉴定意见称现场线路上没有熔珠,可排除线路引发火灾的可能性。法院认为只有燃烧达到特定高温的情况下,金属线路才会形成熔珠。外来火源导致火灾可能产生熔珠也可能不产生熔珠,电器线路故障引发火灾也可能产生熔珠或不产生熔珠,鉴定意见没有证明外来火源导致火灾必然不产生熔珠以及电气线路因故障导致火灾必然产生熔珠,就以现场没有熔珠得出火灾必然是外来火源引起而不是电器线路故障引起的结论是不科学的。

综上,该鉴定意见不足以推翻行政主管部门以职权作出的行政认定。最终青岛中级法院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写在最后:

在看了上述报道后,你的大脑意识是不是还停留在对焦点问题的争论以及阐述上呢?是不是担心稍有偏差判决的结果就会天壤之别呢?我们相信,法律是公正的,这样的判决结果不仅维护了车主的正当权益,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遇到这类问题,一定要拿起法律的武器,在诉讼过程中,也要做好证据的收集和完善,毕竟法院是以证据为依据,这方面,不妨从上述案例中去学习和借鉴车主是如何取证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