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四面楚歌,恐难回天——星途追风ET-i试驾体验

作者 —— 咖加用户:奶油花卷君

在2022年的当下,随着国内汽车市场上混动车型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无论是老牌合资大厂还是主流自主品牌都拿出了自家的新产品,尤其是以比亚迪长城为首的自主品牌,已经有了从试图弯道超车到现在的凭硬实力强超的趋势。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分别体验并给大家分享了搭载MD-i,DHT,吉利雷神混动系统的六款产品,对各个系统目前在各个车型上的表现有了初步的认知。奇瑞作为国内老牌自主品牌,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经历了各种起起落落,目前也跟上了步伐推出了名为“鲲鹏”的串并联混动系统,分别搭载在星途追风瑞虎8 PLUS车型上。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各家串并联系统的实际表现,也带着是否能在这个世代追回差距的好奇,我前往经销商处试驾体验了ET-i。

【说在前面】在进入正式的车型体验内容之前,需要说明的内容有三点。首先是为何在ET-i和鲲鹏e+之间选择前者的原因。这样选择的核心原因是这台车无论从售价、尺寸、还是产品定位方面都与我此前试驾过的宋PLUS DM-i形成了直接对比关系,通过这次试驾可以直接对这两台车进行比较详尽的对比。其次是本次试驾的车型为ET-i的“乘风起”版本,也就是高配车型,很多方面的体验很可能不能直接代换到低配车型,更不能直接代换到追风燃油版车型上。最后是本次试驾在高电量HEV模式下完成,低电量模式下车辆的各方面表现很可能会有差异。

【外观设计】追风ET-i的设计与燃油版车型没有区别,整车外观线条看上去比较协调,星途车型的家族化设计元素得到了很好的保留结合了一些诸如贯穿式尾灯的时下流行元素,但确实没有什么特点,显得比较中庸,辨识度较低。虽然这样的设计本身能被绝大部分人接受,但也很难给普通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作为一个知名度不高的子品牌,这种问题会被进一步放大。

ET-i的外观

【内饰设计】追风ET-i的内饰给我的第一观感跟外观差不多,就只有两个字:普通。无论是线条层次感还是配色都趋于保守、中庸。双联屏+贯穿式出风口等其他设计元素在当下看来已经没有什么新意,虽然并不难看,但确实也很难让人提起兴趣。并且追风ET-i的方向盘、中控台造型,跟我之前试驾过的相比,不能说是一模一样,只能说是基本没差。唯一能称得上特点的,就只有继承家族化设计的带有硕大旋钮的空调控制面板了。

ET-i的内饰

【静态体验】进入车内,这款车的内饰用料、做工和质感的水准处在同级中游的水准,能看到大量与其他车型共享的元素,与宋PLUS DM-i差不太多,只看价位的话没什么问题,但确实与自身“高端品牌”的定位不符。

驾驶席人机模型表现还不错,方向盘、座椅的调节范围都足够大,相信绝大多数驾驶员都能找到一个比较舒适的架势坐姿。方向盘造型虽然不怎么好看,但握持手感相当不错,盘幅粗壮,柔软程度适中,3-9点处的造型设计合理,提出明确表扬。

ET-i的方向盘

档杆及中央扶手箱区域的设计也高度沿袭了的思路,我还是继续提出批评,原因依然是因为这台车的杯架实在是太难用了,这台车中控区域的可用杯架共有两种形式,分别是中央扶手箱底部的一个杯架以及两个跟一样利用扶手箱盖板下的滑槽放置的二连组合杯架,这两种杯架在中央扶手箱盖子闭合的情况下无法同时使用并且都不好用。

首先是上次就提到过的,通过滑槽实现的组合杯架被设计得比较浅且没有任何限位装置,水杯无法安稳放置,一旦行驶过程中遇到突然的颠簸,后果可能会相当惨烈,如果非要采用这种设计,不如参考宋PLUS DM-i,将这个组合杯架直接放置在扶手箱内部较深的区域,这样扶手箱的内壁也能起到一定程度的限位作用。

其次是扶手箱底部的杯架本身就存在位置过深且在扶手箱内部带来的取放不便的问题,除此之外,这个杯架上方点烟器盖板与杯架外沿几乎完全平齐,这就导致一些杯形上粗下窄的杯子(例如很多比较高的咖啡杯)在放置的过程中会很可能会被迫倾斜。另外,应该是出于对中央扶手箱实用性的考虑,这个杯架后侧的挡板是可以通过上提来实现完全拆卸的,并且杯架的限位装置为橡胶凸起而非弹簧限位器,如果放置的杯子比较粗、卡得比较紧,在拿出杯子的时候会有不小的概率直接把后面这个挡板也一起提起来,行驶过程中想要再放回去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ET-i的中控区域

追风ET-i的前排座椅能给一个中好评,坐垫长度表现合格,虽然不支持倾角调节,但基础高度和基础倾角设计非常合理,不会出现腿部承托不足的问题。靠背和头枕对腰部、背部、肩部、颈部的贴合都比较到位,高配车型的航空头枕也是一个加分项。这张座椅唯一的问题就是材质有点太软了,虽然带来了很强的下陷感和包裹感,但是提供的支撑有些不足,长途驾驶的时候可能会更容易引发疲劳。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追风ET-i的前排座椅造型与追风燃油版完全不同,ET-i的表现要好太多,燃油版车型的前排座椅靠背造型设计极不合理,对肩膀比较宽或者整体比较魁梧的驾驶员非常不友好,我的肩膀会完全就被座椅靠背的凸起给顶起来,乘坐体验极差。

ET-i的前排座椅

将前排座椅固定在我的舒适驾驶坐姿后进入后排,追风ET-i后排的头部空间表现良好,SUV车型竖向空间拓展的优势得以体现。腿部空间表现也不错,并且即便将前排座椅调整到最低,后排乘客也可以把脚放在前排座椅下方,进一步保障了空间利用率。后排座椅本身就无法给出好评了。虽然座椅的坐垫长度、高度、倾角表现都还算不错,但其实从图中也不难看出,这张座椅主要问题是出在靠背上,造型的设计实在是不合理,对成员背部的包裹区域极小,肩膀附近的位置非常平,无法很好地贴合乘客的身体,给乘坐体验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ET-i的后排

后备箱表现提出明确表扬,这方面比宋PLUS DM-i强太多了,进深、竖向高度、横向宽度表现都不错,全覆盖植绒并且造型相当规整,地板下方的除了12V蓄电池及预置的工具之外还能够存储一些零碎物品,作为一台拥有大电池、并且车身长度仅为4.5米出头的紧凑型SUV,能有这样的后备箱表现确实值得表扬,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追风ET-i虽然设计了遮物帘的安装槽,但却并没有随车配备后备箱遮物帘,车主如果需要的话需要后期自己单独购置。

ET-i的后备箱

【动力总成/刹车脚感】ET-i搭载了“鲲鹏”混动系统,由双电机+1.5T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3档DHT组成。绝对动力方面,这台车标称0-100km/h加速时间6.8秒,在高电量HEV模式下实际体验下来,这台车的动力绝对算是相当充沛的,但确实开起来的感觉不像是一台能跑进7秒的车,当然这也跟炎热的夏季空调全力工作的工况有关,可能气温较低的环境下表现会有明显提升。

追风ET-i的动力输出特性比较偏柔和,平顺性和响应双维度都给出中评,驾驶性标定比星越L雷神混动好不少,但距离还有不小的差距。这台车的动力总成在中小动力请求下的表现相当不错,响应表现与宋PLUS DM-i比较类似,不算特别凌厉但也绝不拖后腿,平顺性表现也比较优秀。但大动力请求下就会出现DHT带来的明显问题,响应速度以一台混动车的标准去看待不合格,DHT换挡动作比较慢,从而导致急加速时会产生一个明显的“两段式”加速过程,并且这个换挡动作本身也可以被感知到,给平顺性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此外,这台车在急加速之后出还出现了发动机“挂转”的现象,急加速后松开油门,发动机也会在随后的一小段时间内保持加速时的高转速运转状态,不过好在此时发动机与车轮已经解耦,因此并不会出现动力粘滞的情况。

刹车脚感也无法给出好评,追风ET-搭载有CRBS功能,搭载CRBS的车型在刹车脚感方面的问题主要容易出现在机械制动介入瞬间,但这台车的问题却并不在此,而是出现在车辆濒临刹停前动能回收停止工作的瞬间。在保持刹车踏板踩踏深度不变的情况下,追风ET-i在刹停之前动能回收停止工作的一刹那,机械刹车并不会补足这份之前由动能回收提供的制动力,车辆实际输出的总制动力在瞬间减小,这就导致刹车过程中驾驶员的预期是车辆即将在很短的距离停下来,但却在此时突然被卸掉了一部分制动力,车辆没有在预期的节点停止而是又向前走了出去,这时候驾驶员通常会下意识的突然加深踏板的踩踏深度应对突发情况,紧接着导致明显的刹车点头现象的出现,希望这方面的标定能在后续车型上有所改善。

【转向手感/日常操控】追风ET-i的转向手感给中评,转向标定电子味儿有点浓,对路感的回馈不是很真实,人车沟通感稍弱。方向盘回正力矩随车速增益明显,但随转向角度增益却几乎没有,匹配的阻尼也相对偏弱,但好在变化过程都比较线性,总体标定并没什么突兀或者奇怪的地方。

日常操控表现也给出中评,比宋PLUS DM-i好一些。驾驶过程中,追风ET-i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车辆的重心很高。车身跟随性一般,给出转向输入后车身重心偏移的速度偏慢,转向时侧倾比较明显,但好在没有过多回摆,轻微一两下之后就能收敛。总之,开的过程中能明显感觉到这台车不适合激烈驾驶,但这样的表现满足日常的城市驾驶需求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NVH/底盘滤震】追风ET-i在隔音静谧性方面的表现可以给出好评,高配车型前排配备了双层夹胶玻璃,对外界环境音的隔绝表现比较出色,行驶过程中对胎噪、风噪的隔绝表现都还不错,发动机的噪音和和震动也抑制的相当到位。

滤震表现给中评,追风ET-i在过坎时能明显感觉到大小震动都被底盘进行了有效地加工,有一定的高级感,但过坎时前后桥仍然会出现一些颤动,并且这台车吸收连续小震动的能力偏弱,在路况不是很好的情况下车身容易出现连续小幅度左右摆动,但还不至于给人带来明显的不适感。

【总结】实际体验下来,ET-i是一款完成度并不算高的车型,产品力非常一般。鲲鹏混动系统的表现并没有给我带来任何惊喜,除了后备箱装载能力外,与宋PLUS DM-i相比没有其他优势,以落地价16万元的标准来看,只能说勉强值这个价。

此外,追风ET-i上存在的问题,并不只是这款车的产品力问题,还包括品牌本身的固有问题,作为旗下的“高端品牌”,品牌系列车型的知名度差,外观辨识度极低,缺乏设计感,配置、内饰设计、用料做工等等都跟品牌如出一辙,不但没有在产品上拉开差距,甚至连指导价都出现了与品牌倒挂的现象,不管如何定义,系列车型实际上跟“高端”二字几乎没有任何关系,这也再一次证明了在品牌打造方面的失败。加上前段时间凌云S极为失败的营销,可谓是雪上加霜。总之,目前的状况可谓是四面楚歌,恐怕是难有回天之力了。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