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全新奥迪A6L:炒剩饭or旧瓶装新酒?

近两天各大汽车媒体头条、广告位内容都惊人的相似,全新奥迪A6L妥妥地屹立于“C”位。



《买车大师》也不例外,第一时间发布了关于全新上市的消息,但随后评论区却出现了不少唱反调的人,如上图。“反调”的内容也十分尖锐、明确,那便是作为中期改款车型,全新的发布会弄得格外有逼格,但车究竟升级了什么地方?似乎大家在这场“找不同”的游戏中都没有收获。



用网络流行语来说,全新“改了个寂寞”,或者是“改了,但没完全改”。但在国内市场深耕34年,研究了国内消费者小半辈子,是它为奥迪在国内市场的畅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奥迪会如此敷衍地打造它的中期改款车型吗?全新到底是“改了个寂寞”,还是优化在了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炒剩饭?



大多数人区别新老款的方式大概是通过外观明显的差异,例如前格栅、前后包围的样式、大灯造型的差异,再不济也得换个风格完全不同的轮圈,调整下细节上的设计等等。



质问全新“新”在何处的消费者,大多是对新老款车型的外观变化存在异议。对这部分人,笔者表示理解。毕竟新款亮相时,笔者也是满脸的黑人问号。“谁是新款?谁是老款?”“怎么在同行面前展现我看过老款?”这是笔者脑子里反复跳出来的问题。二者长得实在太像(小声哔哔:设计师工作时间摸鱼?)。



如果说对比图中的新款较老款还有一些差异,那致雅型的外观较老款,不能说毫无关系,只能说是一模一样。或许你是个“细节控”,能从一些角落里找出新款的蛛丝马迹,譬如:格栅条辐的双层设计、前后包围样式的改变等。简单点说,如果按照传统印象来评估,单看外观,所谓的新款更像是年度改款车型。



外观仅是冰山一角,进入新款的车内才是一切皆“熟悉”的开始,原汁原味地三块屏幕(12.3英寸全液晶仪表+10.1英寸中控屏+8.6英寸空调、座椅功能控制屏),甚至连尺寸、设计都未发生任何改变,丝毫找不到“新款”的痕迹。




倘若拿着放大镜寻找,用料上的提升也能被察觉,譬如:门板、仪表台出的包裹材质手感更为细腻;方向盘上的安全气囊使用皮质材料覆盖;老款车型上纯塑料的座椅调节按钮被镀铬材质所替代(早期曾看过老款车主自行更换,且操作十分简便)等。最明显的要数门板、副驾前方的饰板、换挡区域饰板等处用上了天然纹理胡桃木饰板,豪华色彩更为浓重。



新款的进化在内行人(譬如老款车型车主、汽车媒体人)的眼中,确实有不小的进化,可惜大多数人并非普通人般专业,或许不经意间,他们的一句“你这车跟老王(同事,老款车主)的一样哎”或许便能击碎新款车主的心理防线。对于车主而言,他们要的是新款容易被人辨别,是被人识别出时,骄傲、自豪涌上心头,不然大可不必以付出更多金钱的代价选择新款。从这个角度来看,无疑,新款是失败的。


旧瓶装新酒



毕竟是中期改款车型,奥迪又怎会如此随性、潦草?新款不是未变,只是它的变化精心深入每一处细节,只为体验升级。


图片


自全新一代(代号C8)的上市以来,关于动力、后排座椅乘坐舒适性的讨论便一直从未停止,尽管中间经历过年度改款,但奥迪一副“你们讨论你们的,我改我自己的”的态度,问题也一直未得到根本性解决方案。而新款的英明之处正在于此,老款车主所遭遇的问题,全给解决。



“45TFSI”的版本在奥迪目前的家族矩阵中,一般代表该车搭载了一台高功率2.0T发动机,老款 45TFSI便是如此。但诡异的问题恰恰发生在此,其所搭载的高功率2.0T发动机,最大功率却仅为224马力,而同样有45TFSI的奥迪A4L,却拥有252马力的最大功率,或许奥迪可以官方将其解释为:“45TSFI”是根据算法得出,老款依据此方法得出的版本没有问题。只是,对于车主而言,损失的却是实打实的动力表现。而新款车型则直接将走量的45TFSI版本车型增加到了245马力。显然,此改变足以让新款车型的车主打消此疑虑。



另一部分的改变则来源于老款经常被人所提及的“后排座椅腿部承托不够”问题,对于一款豪华C级轿车来说,后排座椅舒适性问题绝对属于硬伤,全新则一样针对此问题进行了解决。新款的后排座椅坐垫加长了30mm,甚至为了横向空间更大,还加宽了60mm,同时全系新增了舒适头枕。无需怀疑,其后排座椅的舒适度较老款车型,将迎来质的飞跃。



甚至,新款还突破性地在网联、智能方面进行了大升级。除了新增更符合目前国内消费者所需的Type-C充电接口、升级的空气质量监测增强版外,55TFSI车型还率先搭载智能5G网联模块,并成功落地奥迪作为在国内率先获得LTE-V2X安全预警认证的汽车品牌所获得的成果。具体到体验方面,新款 55TFSI车型能够实现车车互联,车路互联的智能终端,可实现如前方事故预报警、道路红灯剩余时长显示、绿波速度通行建议、前方能见度提示等车路互联功能;如前方故障车辆预提示、前方车辆紧急制动提醒、前方紧急车辆停靠提醒、紧急车辆从左侧/右侧/后方驶来提醒的车车互联功能(与同样搭载智能5G网联系统的奥迪车型之间);辅助驾驶层面,将提供包含三大场景(行车、泊车、驻车)的丰富驾驶辅助功能。



新款真的没进化吗?答案大概是否定的,相反,其进化的还很彻底,且跟得上时代的变化。如果你只是乘坐,或许无法在短时间内体会出差异,但如果作为车主,恐怕适应了新款所带来的便利后,会很难接受老款车型。


依旧能打?



如果放在五年之前,奥迪带来一款如此进化的新款,笔者或许大概率会预测其将在与宝马5系奔驰E级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长时间的领先不敢保证,但连续几个月比竞品卖的更好,几乎是板上钉钉。一定程度上,因为新款的终端优惠缩小,还能提升该车型的平均成交价。


图片


但如今的市场环境与当初并不可同日而语,以智己L7蔚来ET7为首的新势力品牌智能豪华C级车正在疯狂冲击这片细分市场。以蔚来为例,蔚来在6月、7月的交付量分别为12961台、10052台,较去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也已经向用户交付了1051台(截止8月1日),成为豪华纯电车型中累计交付量破千的车型,并且智己汽车还宣布完成了A轮股权融资协议签署,这意味着其未来的势头将会越来越猛。相较于以上车型,新款奥迪在智能化方面的表现只能说是勉强合格,但仍存在差距。而恰好,这又是个追求智能的年轻人为购车主流、产业向电气化转型的时局,如此境遇下的新款能否持续强势?笔者持悲观态度。



大师观察


前两天在跟同行交流时,还在谈及“新势力车型开发周期如此短,是否全部为正向研发”的问题。不过,或许我们不仅要关注它们是否为正向研发,还要观察在如此快节奏的情况下,以往传统车企五年、十年的产品规划、开发周期是否还能适应时代?或许,像新款如此“挤牙膏”式的升级只会被一步步拉开差距,有着较长产品开发周期的传统车企们,该为自己的5年、10年产品规划加加速了。


图片


回到新款身上,奥迪对于它的重视程度,以及它所带来的诚意,皆在改款车型上有所体现,上市后新款车型或许依旧能有着不错的销量表现。只是时代正在改变,以往的模式已经到了被取代的时候,即便是这类经久不衰的产品,也需要拿出更多的“新意”。


标签: 奥迪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