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新福克斯,进退之间如何取舍?

  • 作者: 车辙
  • 2022-08-10 13:59
  • 671

一如所料,中期改款后的福克斯,换装了“喜闻乐见”的四缸发动机,我们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对此作出了解读(传送门:《福克斯四缸“重装”上阵,是市场的扭曲?》 )。当时那篇文章里所传达的信息基本符合当前发生的事实,只是……我没想到在用回了老1.5T四缸发动机的同时,它的老搭档6AT也重出江湖。

这种进退之间,在各种利弊权衡之后如何向市场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成为了某种市场艺术,或者说营销技艺。

3×8=4×6?

我偶然间惊讶地发现,3乘以8等于4乘以6,这一定是更换动力总成的“守恒”公式,用两个挡位换回一个气缸,这笔买卖不知道各位是否认为划算。

但划算的是,改款后的价格是下调了的,首先是取消了原来的1.5L自然吸气版本,全系标配1.5T+6AT的动力总成,并且起售价比起原本的1.5L+6AT还要低了1000元。

当然了,这入门版的配置确实有所缩减,比如无钥匙启动没了,裹皮的方向盘换成了塑料的,空调变成了手动的,以及中控屏从12.3英寸缩成了8英寸。不过福特不知道是不是从丰田那里学了点什么,他们中高配车型的12.3英寸用的是SYNC+,不提供CarPlay,但最低配这8英寸却有CarPlay。俗话说得好,有奶便是娘,有CarPlay就是车!

更值得强调的是,依然全系标配同样规格的被动安全配置,并且搭载18英寸轮毂的车型匹配的依然是235/40 R18的米其林PS4轮胎(这让我那用着225/45 R18倍耐力P7的意大利买菜车情何以堪)。而其他版本的配置变化就不在此赘述了。

大家更关心的或许还是驾驶方面的感受,其实无论是账面参数还是实际体验,四缸和三缸在动力水平上的差别都很细微,较新的三缸发动机其实在运转品质上也没什么不妥,只是三缸这个名号在中国市场不讨好。我没有去查证,但我猜这应该是全球唯一一个搭载了老四缸1.5T发动机的新了。

官方宣称四缸的新0-100km/h加速时间为7.9秒,比此前的三缸版本快了1秒,但在体感层面的差别似乎并没有这么明显。

从个人的角度而言,我其实更喜欢三缸的

理论上,三缸发动机的内部阻力会比四缸小一点,排气干涉也会少一点。而且由于这款三缸1.5T发动机在的体系中比起四缸1.5T要新一些,其搭载的技术也会较新,比如它采用了混合喷射技术,以及在低负载的时候还可以关闭一个气缸,而四缸则只有缸内直喷,也没有闭缸技术。

更何况,三缸版本匹配的还是8AT,这规格在紧凑型车里面是绝对罕有的,虽然……马自达的6AT才是YYDS!不过改款换回了6AT之后,其实也没什么不妥,平顺性OK,响应性也OK,但8AT更绵密的齿比或许还是更适合风格活跃的

还是那句话,更新的技术和更多的挡位都无奈地败给了少一个气缸。从市场的角度而言,3×8<4×6。

成也运动,败也运动?

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也算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车系,但的历史比起一些同类车系,例如高尔夫卡罗拉思域等,其实算不上悠久,到2022年的今天,其实也就走过了24个年头,一共有四代车型。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其实就是第四代的中期改款车型。

在中国市场的参与度很高,因为从第二代车型开始,就来到了中国市场,第二、三代在中国市场都获得了不俗的市场表现。而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闻名于它的运动性,不仅在国内外的赛场上都斩获了诸多殊荣,还有ST、RS这些性能图腾存在。如果你想在紧凑型车里面找一辆最愿意为运动性付出一切的车型,那么一定是绕不开的那辆。

当今市场里确实有不少车型标榜运动,但多数都是浮于表面,不讲究深层次功力的,但并不是这种流派。然而问题就在于,中国市场确实就喜好那些浮于表面的运动车,像这种对运动钻研之深的车,反倒是难以在市场上取得优异的表现。

尤其是当市场竞争变得激烈,各家车型逐渐“卷”了起来之后,固守着一个没什么人在意的优势领域其实就是一种无用功,更何况还迎来了一个让消费者嗤之以鼻的三缸属性。这也是同样的道理,消费者并不会深入探究你这三缸好在哪,只会在意你是个三缸,就像他们只追求表面上的运动一样。

更何况,三缸的在绝对的动力性能上确实也算不上突出,毕竟大多数人对于运动的理解就是一个“快”字,是加速快的快,加速不够快,你就打动不了那些追求“运动”的人。

所以来到了第四代之后,销量就再也没上过一万辆,这一点甚至还比不上曾经的同僚昂克赛拉。近期的表现更是不堪,今年上半年一共只卖了7000辆出头,要知道当年的可是动辄两万辆的月销量,当前紧凑型车销量领头羊也是动辄三四万辆的月销量,显然已经跟领先集团有了巨大的差距。

至于换回四缸机是否能够一定程度上挽回局面,其实未必,因为这些年损耗掉的并不只是因为三缸而拒绝它的那部分人。

好消息是,也开始稍微注重了一点运动氛围的营造,在原先ST-Line版本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款S版车型,最大的不同在于座椅采用了翻毛皮的材质,这对于一辆来说是很对味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车身拉花以及S版专属徽标。

只是……长安终究没能采纳车辙君在之前文章里的那份“建议”——把2.0T发动机装到身上,遗憾。

取悦市场到底是否光彩?

很显然,中期改款后的做了一些取悦市场的行为,其中以换装技术相对落后的老款四缸1.5T发动机为首。这让我想到了《头文字D》里的一个情节,高桥凉介为了在秋名山打败藤原拓海,将他的FC马力调低了,他说这对他来说是一种耻辱。

在我看来,运转品质不错的三缸更是背上了莫须有的罪名,但也属实无奈,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其实整个品牌的调性似乎早已决定了他们在中国市场会受到一定的束缚,产品有内涵,却是大多数人悟不到的内涵。也只是品牌下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缩影。

并不想放弃中国市场,他们反倒是作出了更多取悦中国市场的行为。新款蒙迪欧就是个很好的案例,说实话我个人不太喜欢新款,因为它的内涵不太,开起来有点油腻。

但不得不说,对于市场的吸引力确实不小,车大、空间大、屏幕大、动力大,还便宜。这么一辆车已经初见成效,光是6月份就为贡献了8000多辆的销量,太需要这名功臣了,要知道老款在2021年全年一共也就卖了不到12000辆。

即将迎来中期改款的探险者也做了一些取悦市场的举动,它并没有直接同步美版改款车型,而是有了一些“自作主张”,无论外观还是内饰都跟美版车型有了比较明显的区别。美版车型依然延续了较为粗犷的风格,但中国版相对精致、豪华了些,还加了个“同款”的iPhone80大屏,这可是美版不具有的。

是的,我个人确实会认为这样的不够原汁原味,不够血统纯正,但市场大概率会更喜欢这样的。我也一直认为是一款不错的车,它的市场表现不佳让我觉得挺惋惜的,或许它也正是太过原汁原味和血统纯正,所以才被埋没。如果这次融入了一些中国消费者喜好的改款版本能够吸引更多的订单,其实绝不是一件坏事。

其实取悦市场是汽车厂商应该做的,大众之所以能在中国市场做到“家大业大”,离不开那句“研究中国人”,建立了群众基础之后才有机会谈品牌文化渗透。当今的其实也跟前些年的多少有点相似,而在这方面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或许是骨子里的品牌基因决定了他们要建立群众基础,比起别家来说要相对有难度一些。

写在最后

说起来也是令人唏嘘,好些年前,象征着年轻、进取的总能在轿车销量榜的前几位占据一席之地,而今,销量榜前列却是一些无欲无求的车,榜首更是“马路三大妈”的其中一员。

这到底是说明了中国汽车消费变得更务实,还是变得更无趣?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