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特斯拉Model 3 Performance试驾报告

说到电动车,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特斯拉(Tesla)这个美国新兴汽车品牌,由Elon Musk于2003年创立,在2008年时推出首款汽车(Roadster纯电敞篷跑车),以先进的电池技术和传动系统打响了名号,并于 2012 年发布豪华全电动轿车Model S,集高安全性、高性能以及高效率于一身,彻底颠覆了传统汽车行业。

随着公司名声在竞争激烈的车坛中水涨船高,在2017年再次推出入门轿车Model 3,以“最亲民电动车”为口号,发布当天就获得了超过18,000辆的订单,在2021年成为第一辆获得全球累积销售100 万台的电动车辆。不只加速了电动车市场的发展,还带动许多消费者踏入纯电领域。

因为中国是汽车消费大国,2018年7月10日,与中国上海签订协议,着手建造超级工厂,到2019年12月30日,国产Model3正式在工厂向员工车主交付,正因为国产model3 的来临,也降低了国内消费者的购买门槛。

而目前国产model3在售的有两款车型,分别是2022款 后轮驱动版、以及这次试驾的这辆Performance高性能全轮驱动版的旗舰车型,采用前后双马达的四轮驱动配置、高便捷的多媒体系统界面以及完整的主被动安全辅助系统,国内售价为36.79万元。

外观方面, Performance秉持着一贯简洁、低风阻的车身造型,车头并无以往燃油车所配置的进气格栅,前后皆搭载全LED灯源,车门把手、窗框、后视镜外盖下方等处都采用黑色烤漆处理,Performance 车型更是额外搭载了碳纤维鸭尾以及19寸轮毂。


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是 4694mm*1850mm *1443mm,轴距为 2875mm

尾灯同样具有全 LED光源配置,撒谎车灯与方向灯均位于叶子板中的灯具中央。

19 寸Aero Sport 造型轮毂

Performance 外后视镜下半部采用黑色烤漆装饰

隐藏式车门把手可有效降低高速时的风阻

进入车内,映入眼帘的是极简风格的车室设计,仪表盘及门板饰条采用雾面木纹饰板作为搭配,前排安置了两张发泡棉相当厚实的舒适座椅,驾驶前方为一副握感十足的真圆方向盘,上方仅有位于两侧的滚轮按键,挡位则经由右后方的拨杆来做切换。无论空调、手套箱的开启、方向盘调整、后视镜调整等基本功能,都需通过中央15寸的智慧型触控屏幕来操作,后排膝部空间表现佳,头部空间则因下滑的车顶而稍微显得有些压迫感。

精简的中控台设计提供了更宽阔的前排膝部空间

方向盘设计十分简洁,掌握起来有相当厚实

车内采用电磁按钮开关车门

车内中控台的15寸触控大屏整合了导航、通讯、驾驶室控制及车辆设置

中控台及车门采用质感逼人的木纹饰板作为装饰

屏幕下方具有可放置来年两个手机的无线充电盘,算是非常少见的布局

中央置物空间深度相当不错,方便放置卫生纸盒等生活用品


前排具备两张电动调整座椅,乘坐起来十分舒适,发泡棉的支撑性令人印象深刻

后排拥有全平坦的地板设计,头部空间则稍微被车顶带来一些压迫感

前方置物空间

看似斜背的造型,尾厢并非掀背式开启,开口并不大

科技辅助方面,本次试驾车搭载了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包含主动巡航定速、自动变换车道辅助、自动辅助导航驾驶、自动停车、车辆召唤、车道偏离辅助、避撞辅助、车速辅助等等,而全车周围的镜头也可适时提供清晰而即时的影像辅助。

配有 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可减轻驾驶时的疲劳负担


配备360环景系统,可投射出接近零死角的画面,当过于接近障碍物时还可自动变换为鸟瞰视图

动力系统方面,Tesla Performance 采用前后双马达来达到全时四轮驱动,搭配上长续航里程电池,电池容量为78.4kW,最大马力可达486匹,峰值扭矩为659N·m,从静止加速至 100 km/h仅需3.3秒就可完成,满电续航里程为675公里。

开着 Performance 上路,油门踩踏起来非常线性,电动马达所带来的扭力爆发性十足,不时让人想多重踩几次。而多亏于电池置于底盘的设计,整体重心非常低,过弯的时候可给予驾驶人更高的信心,同时还具有舒适、标准、运动等3种转向模式,切换后所提供的操控性差异相当明显。

行路质感方面,悬挂所提供的回馈属于偏软的设计,不过依然可以感受到路面起伏所带来的振动,不会具有如同以往美系车那种模糊的路感,侧倾也被抑制地相当不错。不过由于没有引擎噪音的关系,胎噪以及其他外界声音则相对较为明显,不过依然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对于传统燃油车使用者来说可能会有些陌生,毕竟几乎所有的功能都需要借由中控台上的大尺寸平板来操作,需要一段时间去习惯整台车的基本操作,一但适应以后,则可以去享受其科技系统所带来的方便性。另外需要一提的是,在试驾期间,感受到组装品质虽然比起以往有改善的趋势,但依然可看到一些钣件之间的细微缝隙差,而由于运转过程颇为安静,因此在行经凹凸路面时仍有部分异音,不过对于一间年轻的车厂来说,这也是合情合理的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能有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从整体表现来看, Performance 虽然历经多次售价的调整,其所提供的充沛性能、高度的便利科技、后续升级功能的可行性等表现,在国内的电动车市场中仍颇具竞争力。相较于传统豪华品牌所推出的电动车,仍保有自身不易取代的独特性,也令人期待,未来新能源车之战的后续走势。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