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与其提升标准不如重塑标准,这才是吉利嘉际到来的真正意义

在眼下的汽车市场上,似乎还没有哪一类车型会像MPV这样,定义分类并不清晰但是又会得到市场广泛的认同。

比如说,刚刚亮相的吉利嘉际丰田阿尔法都被认为是MPV,但是这二者显然不是一个类型的产物。

所以,在开始文章之前,我们不妨先来谈谈MPV那些事儿。

按照来源的不同,MPV有两种标准,或者说定义。

第一种是欧洲汽车企业首先定义的Multi-Purpose Vehicles,这一概念首次出现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雷诺推出的第一代Espace

从定义上可以看到,这一概念所强调的是Vehicle,这和我们日常生活中都会接触到的家用车并没有太大差异的定义。只是,前面的定语Multi-Purpose明确了其多功能的属性。

另一种概念则是在北美,由第一代克莱斯勒大捷龙所代表的Mini Passenger VAN

从定义上看到,这一类车型强调的是Van,一种更多的被定义在商用车领域的产品。印象中传统的大MPV,比如说GL8、埃尔法都是这一定义下的产物。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就可以来解释吉利为什么会和传统印象中的MPV不一样了。

很显然,吉利是基于欧洲的Multi-Purpose Vehicles理念所打造而来的一款多功能家用MPV。

这在国内市场,并不算多见,而随着吉利的上市,MPV市场也将会因为这一多功能的引入而迎来全新的变革。

▍吉利嘉际的一个核心亮点,是场景适应性的全面拓展。

熟悉国内MPV的人都知道,传统的MPV一直存在一个场景枷锁:要么是商用,要么是家用。

也就是说,场景是单一的,局限的。

造成这种原因是有时代背景的,一方面是供给端的问题,MPV品类开拓长期不足,主机厂把大量的精力放在SUV上,一方面是需求端的问题,消费者对车辆的需求是划分的非常清晰的,要么家用,要么商用。

但是随着创业潮、二胎潮的来临, MPV的使用场景也开始变多,很多主机厂打出了“宜商宜家”的概念,但这个概念明显带有过渡色彩和营销目的,再加上年轻化、网联化新趋势的影响,这类产品依然解决不好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这时候,带有MPV时代分水岭意义的吉利问世了。

相比于传统印象中的MPV,吉利所做的拓展主要集中在空载场景下的适应性以及多路况条件下的场景适应性两个方面。

一是空载场景下的适应性。

一直以来,困扰传统MPV向家用领域拓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Van的构型下对于乘坐舒适性的关注度超越了对于驾驶者的关注。

这也使得传统的MPV在空载状态下会让人产生这一类车型过大,并且驾驶者像专职司机的认知。

而吉利在“多元平衡”的设计下,将SUV和轿车的形象融入到MPV的单厢车设计中,就很好地改变了这种认知。

从整体上来看,吉利和传统认知里的MPV是截然不同的。

在融入了SUV的设计之后,吉利采用大轮胎和高离地间隙的设计,整车的姿态因为轮胎尺寸的增加而变得活泼和俊朗起来——它的形象已经摆脱了传统MPV的臃肿感。

毫无疑问,这将大幅度地满足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于家庭用车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也让一个人上下班通勤时的空载工况变得不那么尴尬。

二是根据消费需求的变化,进行多场景的拓展。

在牌照紧张、限行常态、交通拥堵,甚至车位高居不下的今天,消费者对MPV的定义和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方面是场景升级,一部车要游刃有余多个场景,要设计、要动力、要操控……用户的需求是多元的;

另一方面是功能升级,80后、90后人群是典型的互联网原住民,他们对互联网对智能是刚需。

俨然,传统的MPV是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变化的。

▍吉利嘉际让MPV更跨界

吉利对传统MPV革新的第一个体现是“多元平衡”设计语言,把MPV带入跨界时代。

高离地间隙的设计使得吉利拥有了传统MPV低地板设计中无法应对非铺装路面的能力,这对于一辆家用车而言,是尤为重要的。

而这种应对非铺装路面的能力,也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促成了SUV在家用车领域的扩展。另外,轿车化的内饰设计以及MPV的大通透感设计对于驾驶员的关注度也明显进行了强化。

▍吉利嘉际让MPV操控更佳

吉利对传统MPV革新的第二个体现是赋能MPV,让MPV也贴上了“操控”的标签。

在动力方面,吉利也将成为国内首款全面覆盖传统动力、48V轻混动力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的高端家用MPV,从本质上来强化其驾驶质感的提升。

同时,为了适配整车的操控,吉利还搭载有高动态版全新博世9.3版ESP,反应更迅速、控制更精准,能够轻松应对弯道、山路等复杂路况以及冰雪、暴雨等恶劣天气,最大限度帮助用户避免碰撞和伤害的同时保障整车控制能力更强。

▍吉利嘉际让MPV更智能

吉利对传统MPV革新的第三个体现,是赋能MPV,让MPV更智能,更聪明。

智能化程度的提升带来的好处有两点,一方面是日常行车操作的便利性,这得益于智能驾控辅助系统的搭载;另一方面是行车的安全性,这要归功于智能安全配置的搭载。

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配备ICC智能领航系统,不仅能够实现低速和高速智能驾驶,还可同时执行车辆横向和纵向驾驶辅助,率先成为国内首款实现L2级智能驾驶的MPV车型。

ICC智能领航系统

而在智能安全配置方面,吉利搭载有吉利首发、同级独有的RCW后碰撞预警功能和RCTA倒车侧向辅助功能,时刻全方位保障行车安全。

RCW后碰撞预警功能

RCTA倒车侧向辅助功能

吉利还搭载了FCW前碰撞预警功能、LDW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CA变道辅助系统、BSD盲点监测系统、SLIF速度限制提醒功能、IHBC智能远光灯控制系统等安全配置,将这一级别MPV的安全性能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全自动泊车系统——垂直自动泊车

全自动泊车系统——水平自动泊车

此外,吉利还搭载“倒车神器”——全自动泊车系统,可自动搜索车位,一键操作即能实现垂直泊入、水平泊入、水平泊出,全程无需操控油门、刹车和换挡,为新手完美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

可以说,吉利进一步打破了MPV在人们心中“不够智能”、“不够科技”、“不够安全”的固有认知,在这个过程中,也间接重塑了MPV的智能科技与安全标准。

▍吉利嘉际让MPV更实用

吉利对传统MPV革新的第四个体现是强化MPV属性,使用场景的拓展并不意味着吉利会放弃掉作为一辆MPV应有的传统。

吉利采用的单厢车的架构是实现体积内空间占有率最大化的唯一构型,也是MPV最应该遵循的传统。

得益于单厢车的构型,吉利在有限的车身长度内提供了最大化的内部空间,由此也引申出了灵活多变的内部布局。

根据场景运用的不同,吉利可以在车内通过2+2+2、2+2+3、2+3+2三种布局组合出多达16种座椅组合。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的座椅很有设计感,宽大厚重的形象满足了MPV的诉求,而头枕也在考虑到安全性的同时加入了对于舒适度的需求。

而双A柱的设计所带来的纵深感以及空间感也很轻松的在吉利的车内营造出了阳光海岸般的通透性,这些特点让吉利随时都在提醒着它的目标客户群体:

——这是一辆实打实的MPV。

因此,无论是从空间利用率,还是从场景使用的多样化角度来看,吉利对于一辆合格的家用MPV所做的考虑都要比传统MPV来得更加周全。

可以说,有了这些革新,吉利进军家用MPV也就恰逢其时。吉利首款MPV的出现意味着吉利也正式形成了涵盖轿车、SUV以及MPV的全品类产品布局,这对于吉利品牌的高端化和全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产品支撑。

随着消费升级、二胎潮、创业潮的影响,MPV将会成为市场发展的一片蓝海。从吉利所呈现出来的多样化、精品化以及智能化的角度来看,一个满足于年轻家庭的家用MPV形象得以具化,而它也势必将会成为一款年轻消费者首选的MPV,成为一个全新细分市场的开创者。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