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即便上市,极星高端化也是一条道阻且长的坎坷路

前些天,有汽车界的 “大众点评”之称的J.D.Power公布了2022汽车质量排行榜,极星在整体品牌排名中垫底,PP100高达328。

衡量标准是PP100值,意思是新车拥有前90天内每100辆汽车中遇到的问题数量,数值越低越好。

究其原因,极星2曾在50天内3次进行整车召回,召回的原因包括车辆动力中断、逆变器存在问题等。纵观三次召回,问题都集中在了车辆动力系统上,对行驶安全有重大隐患。

在美国市场混成了这样,极星这到底是怎么了?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据有关媒体报道,6月24日,极星通过与美国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Gores Guggenheim的业务合并交易形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企业上市,意味着真正极星正式进入资本市场。

即便如此,相比“蔚小理” “哪威零”这些新势力品牌,极星并不为广大消费者所熟知,甚至有人都分不清极星和小鹏的车标。

其实,极星的来头并不小。

在1996年的瑞典房车锦标赛中,Flash Engineering车队凭借驾驶改装过的沃尔沃850,获得冠军。一战成名的Flash Engineering车队成功引起了沃尔沃的注意。此后,车队便与沃尔沃展开了合作。

到了2005年,Flash Engineering正式更名为Polestar Racing Team,并创造了标志性蓝色星标Logo。

2009年,Polestar成为了沃尔沃的御用改装厂,并在2015年被沃尔沃全资收购,成为沃尔沃旗下高性能子品牌。

2017年10月,沃尔沃宣布Polestar正式作为独立品牌运营,专注于高端电动车领域。

在同年,极星发布了第一代新能源混动车型Polestar 1,并且于2019年4月推出了第二代纯电动车型Polestar 2,宣称对标特斯拉Model 3

极星在2017年入局新能源领域,也算得上是较早入局的新能源豪华品牌。说极星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都不为过,因为背后是吉利和沃尔沃两大传统厂商,出身正统的极星直接跳过了“新手村”,直接进“副本”升级。

按理来说,手握“王炸”的牌,怎么打都不能输,可极星在新能源牌桌上并未有太多起色,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不然吉利也不会在2021年推出极氪品牌了。那么,极星的问题出在了哪里?

首先,品牌定位尴尬。

极星首款车型,定位高性能电驱混合动力GT轿跑,官方指导价高达145万元,在价格上绝对属于“高端”,但第二款车直接来到30万区间,价格砍半还得打个7折,这样的价格落差,让极星的高端品牌印象大打折扣。

其实,极星这么做,也是行业内惯用手法,先推出高端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形象,然后在推出低端产品。比如,奔驰和宝马就把自家旗舰车型的设计语言下放到了入门车型上,大获成功。

这种做法虽然可行,但前提是高端产品要有足够的亮点和特色,而极星首款车型并没有给人以惊艳众人的感觉,从里到外都有太多沃尔沃的影子。

作为沃尔沃旗下的子品牌,在外观设计上就缺乏新意:沃尔沃标志性的“雷神之锤”大灯,运动化的下包围,都与沃尔沃自家车型如出一辙。这样的“套娃”设计,很难让消费者买单。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为何不买更加成熟的沃尔沃的新能源车呢?外观差异化不明显,加速、续航这些硬性指标也平平无奇,这种情况下,单单是价格上的“高端”就显得十分苍白。

另外,第二款纯电动车型的外观设计更加让极星走向了小众化,其设计既不是轿车,也不是SUV,而是跨界车。但跨界车在中国的境况可以用“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来形容,少有车型能活过换代。

这也造成了极星在国内销量惨淡的境况。2021年1-11月极星在中国市场的上险数仅915辆,其中极星2的销量为909辆。即便放眼全球,销量也不过2.9万辆。到2022年有所好转,仅上半年就销售了2.1万辆,但这销量对于极星现在的窘境来说,可谓杯水车薪,因为相比对手,真的是小巫见大巫。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仅是中国市场,特斯拉在2022年上半年销量超19万辆,而全球销量高达56.5万辆。极星与对手的差距,这真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其次,抛开产品本身,极星内部管理也被爆有很大问题。在4年内,极星中国区负责人就换了3次。

最短的首任中国区CEO沈峰,上任仅月余就去了蔚来。在空了3个月后,原沃尔沃汽车集团亚太区产品部副总裁吴震皓上任,在位两年,极星市场表现依然平平无奇,被吉利李书福表达不满后,掌门人再次换帅,迎来了大众集团(中国)的营销老将高竑,但仅一年后,高竑又挂靴而去,由内森·福肖(Nathan Forshaw)全面掌管极星中国和亚太区业务。

除了频繁的换帅,另一个问题,门店数量极少。到目前为止,极星的门店数量仅为20家,预计到年底前网点数量将扩张到50家,覆盖到30个核心城市。即便是这样,也无法和“造车新势力”的动辄百家以上的数量相比。

极星还能点亮吗?

在国内,极星算是较早一批入局新能源的车企,但结果真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对手的快速发展,使得极星被市场逐渐边缘化,造成这一原因的核心问题在于,极星对中国消费者缺乏足够的重视。

极星汽车的总部是在瑞典哥德堡,研发在瑞典和英国,生产制造在中国。这看似分工井然,实则工作分配割裂,最主要的是国内部门没有任何话语权。

结合以上种种信息来看,极星汽车目前正深陷销量惨淡、产品线匮乏、定位混乱的局面中。未来极星汽车想要在国内展露光芒,希望渺茫。对于极星来说,在国内卷不过,其实可以把重心放在欧洲。

据有关数据显示,欧洲的纯电动车市场渗透率已经接近20%,超过了中国市场的13.77%,而电动化转型最为快速的国家之一就有瑞典,渗透率高达45.79%。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也吸引了像蔚来等这样造车新势力的“出海”。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的当下,极星选择回归故土,落叶归根,也许是一个最佳选择。毕竟,吉利看着 “小儿子”极氪的快速成长,留给“大儿子”极星成长的时间不多了。

标签: 极星 上市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