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起亚 斯柯达等二线合资品牌 为何销量越来越差

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已“刀刀见红”。


拜新能源先发优势所赐,中国品牌势头良好。最新数据显示,1-6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已占乘用车市场总销量的47.2%,同比增长5.3%。一向表现强势的德系、日系的市占率则均出现下滑,而韩系市占率更是创下新低;美系小幅增长,法系因基数较小,市占率亦有所提升。


在中国汽车市场强势的合资品牌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份额被“蚕食”的趋势下,合资品牌也开始以强化营销与进一步加大优惠力度的方式进行“防守”。


比如,一汽丰田热销的卡罗拉与RAV4荣放等车型进入到6月后,都加大了优惠力度,像双擎版RAV4荣放中高配车型的优惠已经超过2.6万元。据乘联会数据,卡罗拉、RAV4荣放销量均创下2022年以来的新高。

起亚 斯柯达等二线合资品牌 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无独有偶。一汽-大众一汽-大众6月份销量超过21万辆,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39%。此外,广汽本田6月销量7.4万辆,同比增长37%;广汽丰田6月销量则超过10万辆,同比增长37%。


当然,上述车企销量的大幅增长不仅得益于自6月1日起购置税减半政策,而且与终端优惠力度的加大息息相关——大家都想就着“利好政策”的春风实现销量的快速增长与市场份额的提升。


丰田、大众、本田等一线合资品牌还可以选择加大优惠力度守住销量,但对二线合资品牌来说,却面临着进无可能、退无路的尴尬。


刚刚过去的6月,悦达起亚销量9330辆,斯柯达销量4500辆,先不论同比是增是减,单纯从销量数字来看,两个品牌已经完全被边缘化,甚至说被消费者抛弃了——6月中国汽车市场乘用车销量222万辆——悦达起亚占比0.4%,斯柯达占比0.2%。

起亚 斯柯达等二线合资品牌 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除起亚、斯柯达外,雪铁龙品牌亦不容乐观,6月销量4300多辆,但凡尔赛C5 X一款车的销量就达到3775辆,占品牌总销量的86%。


显而易见,整个雪铁龙品牌销量依赖于凡尔赛C5 X的贡献。但问题是凡尔赛C5 X的势头也在逐渐式微:一方面,单纯以造型设计为卖点的凡尔赛C5 X正在变得平淡,另一方面,在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一线合资品牌同级车型优惠力度的加大,无形中稀释了凡尔赛C5 X的“性价比”——凯美瑞、雅阁、迈腾以及帕萨特等车型在6月的销量创下2022年以来新高绝非偶然事件。

起亚 斯柯达等二线合资品牌 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2022年,雪铁龙没有全新车型推出,即将上市的天逸BEYOND并非全新车型,只是天逸C5 AIRCROSS的改款车型,而它的销量长期是三位数,因此,即便新款车型上市也不会对雪铁龙品牌产生多大的拉动作用。


事实上,比品牌与产品本身更具挑战性的是,上述品牌终端经销商体系已经十分薄弱,即便后续有出色产品推出,也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品牌颓势的现状。


相反,像长安福特、北京现代同属二线合资品牌,但它们有着不错的品牌势能、丰富的产品线以及相对稳定的经销商体系,因此,产品力强的车型上市,市场立刻会做出回应。

比如,上市不久的全新一代福特蒙迪欧已经实现了连续三个月销量的快速上升,6月销量更是达到6423辆,创下近一年来的销量新高。


可以预见的是,2022年下半年,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之间的厮杀即将正面展开,届时也将是二线合资品牌最危险的时刻:一线合资可以通过品牌势能、渠道优势以及加大优惠力度等方式“守住”市场,而二线合资品牌,已经到了进无可能、退而无路的境地。


注:图片源自网络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