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上半年销量数据公布,自主蚕食合资已成定局?

近日,乘联会公布了6月份及上半年销量数据。据统计,6月份国内狭义 乘用车 市场销量达194.4万辆,同比增长22.7%,环比增长43.5%;1-6月份累计销量926.1万辆,同比下降7.2%。

由于二季度各地疫情的原因,物流、供应链、工厂均有不同程度的停工,至6月份才真正全面回暖,也造成了如今6月汽车销量大涨、半年微跌的局面。伴随着6月1日购置税减半、新能源补贴的购车新政以及多款重磅车型上市,下半年的车市也将迎来全面复苏。

车型方面,能看出 轿车 依然占据主导地位,SUV紧随其后,MPV销量则有大幅度的萎缩。新能源这边则是以单月53.1万辆、半年224.7万辆的成绩再次突破新高,总销量也已经突破1000万台,看来长达10年之久的新能源补贴政策终于有了效果。

价格方面,受宏观经济影响,如今车市更多倾向于葫芦形,即10万元以下的车型和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有所增长,10-20万元车型、也就是合资车型的主战场有滞销倾向。而以五菱宏光MINI EV、 比亚迪 秦/宋/汉DM-i系列为首的新能源车又抢走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加剧了合资车份额流失的现象。

厂商这边,1-6月累计销量前15名中一汽大众、上汽、上汽通用、东风日产 丰田本田、华晨宝马等合资车企均有百分比2位数的下滑,长城汽车、上汽通用五菱也未能幸免。唯二正增长是乘着新能源,同比暴涨168%;以及稳扎稳打的广汽,靠着赛那锋兰达威飒三台新车勉强保住了增长的势头。

如此看来,自主品牌蚕食合资车企,似乎已成定局。

在厂商销量排行榜中不难发现,去年分列二三位的上汽和上汽通用已经掉到了第四和第六位,或许还可以用受上海地区疫情影响、生产不足来解释。但在1-6月销量“大盘”同比下降7.2%的同时,绝大部分的合资品牌销量跌幅均超过这一数字,似乎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我们细分到具体的轿车市场去看一看,就能A级车里原本的常青树轩逸朗逸卡罗拉宝来速腾雷凌等等均有极大幅度的下滑。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单是这几台车,比起去年来就已经少了25万台销量。

这可不仅仅是像某些迪粉所说的,有着绿牌、油耗、价格三重优势的秦Plus DM-i抢走了这份市场——要知道,秦车系比起去年来也不过增加了10万台,而目前订车周期已经长达近半年之久,有不少车主就是因为着急用车,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合资品牌的A级轿车。25万台的缺口,单靠一家是无论如何也吃不下的。

分析下来,其实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是人们在购买第一台车时,更倾向于A级SUV而非A级轿车,变相挤压了A级轿车的市场份额。第二,是以为首的自主品牌在这两年新技术的加持下获得了更强的产品力和性价比,由此对合资车型造成了挤压作用。第三,从部分一线城市的拍牌价格和各地汽车销售的进店数据中就能看出,如今受经济下行影响,购买10-20万元的消费者群体正在大幅度萎缩,在经济环境不好的前提下,大家会更倾向于不买车、或者购买价格更低的车型。第四,今年开年以来持续飙升的油价也使得价格敏感性的消费者在做购车决策时更加谨慎,会更倾向于省油的混动车型或者纯电车型。

而隔壁的SUV战场似乎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替代效应,战况更为惨烈。前15名榜单里,除了靠着DM-i打天下的宋、以及神挡杀神的特斯拉之外,只剩长安CS55威兰达能有正增长,其他车型的销量几乎一水的百分比2位数缩水,就连奥迪这样的豪华品牌也未能幸免。

这背后也衍生出了一个新的趋势:新能源和燃油车将会在今年开始正面对方,抢夺现有的市场份额。在宏观经济不够好的条件下,谁能抢到客户,谁就能卖得出去车。

从数据来看,6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53.5万辆,同比暴涨127%,环比增长45%。而1-6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226万辆,同比同样暴涨123%。如果说去年新能源的火爆是因为燃油车芯片供应不足、新能源交车迅速的话,那么今年新能源的火爆,则是真正的用产品力说话。

即使是在多轮涨价过后,在电动车能耗吃亏的SUV市场,像Model Y理想ONE蔚来ES6等车型相比去年同期均有极大幅度地增长。反观燃油车,除了BBA相对坚挺、跌幅在10%上下之外,其他车型均有超过20%的下滑。

而新能源轿车这边,也有多款车型反扑的迹象。汉半年已经售出近10万台,小鹏P7也有3.5万台进账。至于随后的ET7、极氪007等车型也有很强的后劲,再加之下半年自主品牌会推出大量混动车型,今年新能源渗透率突破25%、甚至30%,应该不是难事。

性价比打不过自主品牌、又没有足够丰富的新能源产品线,在这两方挤压之下,合资车的生存空间会被进一步压缩,无法完成既定销量目标,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目前唯一能依靠的,只有6月1日推出的购置税减半政策了。或许在今年过后,合资品牌会进入大规模调整期:如何在保留原有品质的同时尽可能缩减成本、降低价格,去和自主品牌同台竞技,才是这两年的合资品牌真正需要考虑的事情。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