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坐等打脸!蔚小理“新三大件”销量:L9破万,ES7垫底?

标题说“坐等打脸”,那其实是一种“职业式的虚伪”。

毫无疑问,我心里想的当然是“坐等应验”。

先定义一下所谓的蔚小理“新三大件”——没错,正是三家“新势力”头部车企近期已经、或即将上市的蔚来ES7、小鹏G9和理想L9

这其中,前两款车型均为中大型SUV,后者则已经是妥妥的大型SUV身量;同时,它们也都是各自品牌旗下的全新重量级产品——所以,不妨以“新三大件”概称之。

若论“先来后到”,传出消息最晚的ES7反而“动作最快”——6月15日,它“首发即上市”,两款不同电池容量版本的车型价格(整车购买方案)分别为46.8万元和52.6万元,预计将于2022年8月28日启动首批交付。

再看自今年3月3日就开始在理想汽车微博上持续“剧透”的L9,也紧随ES7、在6月21日完成了“发布即上市”——只有一款车型,售价为45.98万元,同样将在今年8月正式交付用户。

至于2021年11月就已经在广州车展上率先亮相的小鹏G9,则堪称三者中最“沉得住气”那一位——截至目前,该车仍未正式发布详细产品参数和价格信息,但董事长何小鹏已通过微博表示:G9将于8月启动预订、9月正式上市,随后很快开始用户交付。

虽然在产品定位和用户群体方面存有差异,但作为蔚小理这三家“新势力”头部车企最新推出的的“新三大件”SUV产品,它们的上市与交付时间可谓高度接近、甚至部分重合——自然而然,人们不仅会对其未来的市场表现和销量数据高度关注,更会进行直接对比。

既如此,那我先来吧!

理想L9:破万,夺冠!

先说三款车中个头最大的L9——为什么它最值得被看好?……

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从ONE到L9,所做的绝不只是“更大、更贵”,而是在产品设计理念方面足够大胆、有诚意、且看上去初获成功与认可的一次全新、巨大进化。

在新车正式发布后,使用“100项旗舰配置”来作为L9的主要“概述方式”之一——如果你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这“100项”中的大多数都集中于车内,集中于3排/6座的每一位驾乘者可以看到、听到、或直接感受到的环节与细节。

或许,这正是其产品定位——“为家庭打造的全球智能SUV”之最直接体现。为避免广告嫌疑,如果你对这“100项”感兴趣,不妨自行搜索某微博大V时长超过50分钟的“电视剧级”静态体验视频,相信就能从中找到你想要的全部答案。

显然,为L9找到了足够精准的市场定位——新车正式发布、并开启预订仅3天时间,支付5000元订金的预订用户就超过了3万名,甚至让理想服务器一度“罢工”!对一款售价超过45万元的“新势力”全新车型而言,这个成绩可谓足够惊艳。

就在一年前,很多人面对理想ONE的想法是这样的:“除了空间够大、没‘里程焦虑’,这车还有什么好?……”

仅仅一年后,很多人面对的想法却变成了这样:“除了空间更大、没‘里程焦虑’,这车还有哪里不好吗?……”

在此前抛出“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SUV”这一惊人之论的同时,李想还曾霸气表示:“我们有信心9月实现过万的交付量,在全尺寸SUV里再创造一个新的记录。”

没错,近期备受市场瞩目的,正是“新三大件”中唯一具备月销量“破万”实力和潜力的那位“重量级”新星。

小鹏G9:热销,稳当!

良好的企业外部形象、合理的产品布局方式、有序的车型“上新”节奏、温和的用户运营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小鹏汽车似乎是“蔚小理”这三家“新势力”中,相对最为“接近”传统车企的那一个。

在G3、P7和P5之后,G9即将成为品牌旗下第4款车型;同时,它也是一款被定位为“全新智能SUV”的重量级产品。

虽然尺寸不及、价格信息也尚未公布,但作为一款动力模式亦与L9不同的纯电中大型SUV,G9在电子电气架构、整车智能水平和补能方式/速度等方面都拥有自己的诸多独到之处、甚至是“独门暗器”,足以让它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拥有一席之地。

否则,向来不算高调的何小鹏怎么会冒着被质疑“跟风口嗨”之风险,放言G9会是“50万以内最好的SUV”?……毕竟,这个“打击范围”明显也已经包括了前面那款“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SUV”!

以笔者之见,产品实力不俗的G9若能将价格区间定在30-40万元这个区间,则大概率会获得厂方期望中的市场表现——虽然月销量‘破万’难度较大,但“5000辆”应该是一个合理的参考基点。

蔚来ES7:垫底,凉凉!

最后,再说说“新三大件”中“后发先至”的

对这款看似“动作最快”的全新车型,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看不懂一件事——蔚来到底为啥要推出、或者说如此急于推出它?……

毕竟在之前的产品线中,除了已经有ES6和ES8两款SUV外,还有EC6这款轿跑SUV产品,已经堪称是“高密度覆盖”。

更何况,前两款车型的价格区间本来就有重叠(分别为36.8-55.4万元和47.8-65.6万元),现在又“硬挤”进一个售价区间为46.8-54.8万元的ES7,咋想的?……怎么玩儿?……

细看颇有点“半路杀出”味道的ES7,在产品力方面似乎缺乏足够亮眼的进化与创新——然而,它的价格却很有可能反而是“新三大件”中最贵的?……

与此同时,更引人注目的则是近期围绕汽车的一系列“麻烦”。

上海创新港停车楼三层疑似失控坠落、河南漯河医院门口疑似失控撞倒多人……半个月内接连发生的两起意外事故目前尚无调查结果,却让登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并深陷“信任危机”。

正所谓“祸不单行”,当还没回过神儿来之际,就又遭遇了海外做空机构灰熊(Grizzly Research)的一记“重击”。在其最新发布的、针对汽车的一份做空报告中,披露了后者的诸多“秘密”——包括夸大收入、虚增利润等诸多“劲爆消息”。

在这一系列“屋漏偏逢连夜雨”之后,的股票市值已经在近期直接“蒸发”掉360亿港元!

然而,这还不算完。

最新发布的“新势力”车企2022年上半年“成绩单”显示,今年1-6月累计售出新车50827辆,同比增幅仅为21.1%——无论销量排名、还是增长速度,都大幅落后于其它几家“新势力”。作为“蔚小理”中的一员,它甚至已经被哪吒和零跑反超。

让人疑惑的车型定位、缺乏亮点的产品设计、危机缠身的企业形象、明显疲软的市场业绩……在这个“风雨交加”之时面市的,让人如何看好?……

作为“新三大件”之一,垫底、甚至“凉凉”的命运似乎已经提前注定——月销量能以“千”为单位,应该就是它能够期望的最好结果了。

【车动力说】最近看到这么一个说法:其它车企大多在“研究车”,则是在“研究人”。

仔细想想,虽然不尽全面,但似乎的确也有几分道理。

毕竟,作为毫无根基与“积淀”、更谈不上什么“号召力”的“新势力”品牌,靠一款车型长期“单打”、居然还能持续“破万”的“神奇”表现,或许正是“于无声处响惊雷”,早已说明了一切。


标签: 三大件 销量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