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F1赛车不一定是地表最速,但一定是地球上最安全的车子

近日,中国首位F1正式车手周冠宇在F1英国大奖赛中发生严重车祸,牵扯了不少车迷的心。据现场显示,周冠宇的赛车被顶撞后直接飞起、翻滚,并在车辆倒扣的情况下滑行了很长的距离,直至撞击围栏后才停下。

但好在,中国车手周冠宇及时在微博中表示自己无碍,让众人提着的心算是放了下来。不过有不少网友注意到,除了报平安外,周冠宇在微博中提到了“Halo”,并表示是它“救了我”,由此,与系统相关的话题,又引发人们的好奇,这个长得像“人字拖”一般的系统到底是什么?

如果是小时候有在CCTV5频道看过F1赛事的车迷,在看到如今的F1赛车时,脑海中大概会有这么一个疑惑,好端端的座舱为啥要加一个类似“人字拖”的装置,不仅不美观,而且从车手的第一视角来看,也存在阻挡前方视野的小弊端。

其实说到底,F1这项集合了全球最顶尖造车技术的汽车赛事,除了在不断追求人类的速度极限外,同样对车辆安全装置的研究有着杰出的贡献。而系统的诞生,便是因为在2014年F1日本大奖赛期间,年仅24岁的法国车手比安奇因遭受严重的撞车事故,导致脑部受到重创最终不治身亡,这起事故立刻引起了FIA(国际汽联)对于F1车型头部保护装置的重视,因此在2015年系统正式诞生。

整个系统的重量大约为7千克,成本在1.2万欧元左右,其在全球顶尖材料科学的加持下,小小的身躯最高能承受高达12吨的冲击力,是F1全车最为坚固的地方。而在之后的数次撞击事故中,“人字拖”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拯救了多位F1车手的赛车生涯甚至是生命安全。

当然了,作为地球上最为安全的赛车,F1赛车上远不止这一项黑科技。首先是油箱部分,虽说有部分车迷的恶趣味是喜欢看到车手们发生碰撞,从而进一步提升比赛的精彩程度,但众所周知追求极致轻量化的F1赛车,它们的装甲并没有普通家用车来得厚实,因此F1赛车都被要求使用柔性油箱,它采用了与坦克装甲同款的凯夫拉材料,双面涂有防火层,能够尽可能避免车辆发生巨大撞击后油箱泄漏,从而避免爆炸发生。

其次就是HANS装置(头颈部支撑装置),它能借助外力把车手头部进行固定,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免受惯性导致的撞击伤害。再者就是F1整车除发动机、变速箱外最为贵重的一项配置——碳纤维单体壳,它可以承受相当于双层巴士重量的冲击力,防止任何尖锐物体穿透车壳,进而伤害到车手们。

除了车身安全装置外,F1组委会还要求各家车队为车手们提供顶级的防火赛车服,根据官方的测试标准,赛车服必须在800°C大火中坚持20秒完好无损。事实证明,F1组委会是有先见之明的,在2020年巴林大奖赛上,哈斯车队的车手格罗斯让,因车辆失控撞向场边护栏导致爆炸的发生,而他本人也因穿着防火赛车服从大火中自行出逃,进而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毫无疑问,像周冠宇经历的这般程度的车祸如果没有这些黑科技装置的保护,很有可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但换个角度想,这些黑科技诞生的背后,也代表着不止一位车手经历过这样的生死时刻。

写在最后

总而言之,小编作为一个常关注F1赛事的车迷,对于外界评价F1赛车是地表最快的车子,我认为是不太准确的,一方面F1的极速(赛道记录)并没有超过400km/h,远不如布加迪、柯尼塞格等品牌的超跑;另一方面,F1更多追求的是人类对于一辆车最极致的追求,并且这个追求是多方面的,操控、安全、高效、速度等等。如果你恰好因为周冠宇的这次事故,对F1起了兴趣,那不妨多关注关注这项赛事吧,而且围场里发生的事情可比单纯的跑圈有趣多了。


标签: 车子 安全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