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大众首款电动轿车ID.AERO:IQ在线,担负最美之名

ID. AERO的发布,让ID.系列正式成为全品类纯电平台,完整覆盖了轿车、SUV和MPV市场。大众IQ.科技的发布,也让汽车有了自己专属的科技品牌。一款新车,加上一套贯穿全品牌的智联科技方案,让我们看到了汽车下一阶段的最新成果。

文 | 智驾网 金山

谋划在2025年超越特斯拉成为电动汽车全球销量第一的汽车今天在中国以云发布会的形式全球首发了其首款电动轿车ID. AERO概念车。

其全车长近五米,是一款对标Model S电动轿车旗舰

在我们已见的德系三大汽车集团发布的诸多电动轿车之中,我愿意将最美德系电动轿车的名号给它。

当然有人会说,它难道比宝马的i7还要帅吗,比EQS还要美吗?

这个确实见仁见智,但从纯电动汽车而言,ID. AERO概念车更符合我们对电动汽车形象的理解,而宝马i7奔驰EQS保留的燃油车印记依然不少。

与ID. AERO概念车一同露面的还有,一个“IQ.科技”标签,汽车对这个标签的解释是:“它代表着汽车最先进的科技配置,表明了其加速向软件驱动型移动出行提供者转型的举措。”

IQ.科技”标签可以视为弥补在智能网联和智能驾驶层面不足的努力,也可以视为在软件方面的投入有了一个阶段性的成果。

伴随首款电动轿车ID. AERO概念车的发布,ID. 系列成为了当前车市中少有的全品类纯电平台。

这可以视为ID.系列获得初步成功的一个标志,市场的认可让有了更多信心拓展细分市场。

从这一点上看,的电动化转型以及其追赶市场的脚步正在加快。

不过ID. AERO还是一款概念车,它具体上市需要等到明年。

从这个时间表而言,其进度落后于奔驰

这场发布会是由即将离任的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冯思翰主持的,这应该是他在离任前的最后一次露面。

汽车集团在6月17日发布公告称将在中国市场对管理架构进行根本性调整,新任CEO Stefan Mecha将在8月1日上任(详见《扛住脱钩压力,集团在华重构管理层》)。

但冯思翰的谢幕演出ID. AERO发布会虽然十分简短,但信息量很大。

对于ID. AERO的介绍,他说:“ID. AERO采用了革新而时尚的设计,专注空气动力学的同时也可以提供宽敞的车内空间。而新发布的IQ.科技标签,能够帮助用户快速了解包括燃油和纯电动车型上所搭载的汽车最先进的科技,简化选购新车的过程。”

从以上这张侧面图来看,ID. AERO有一些致敬的部分。

这有什么不好吗?也没有。

对于迪斯这样的马斯克粉来说,最好的学习就是致敬。

ID. AERO源自MEB纯电平台,其产品定位是中级轿车。它的长宽高分别为4975mm、1897mm、1528mm,轴距为2966mm,风阻系数低至0.228Cd。

在电驱性能方面,今天官方只公布了少量信息,包括:ID. AERO将搭载77kWh的电池、最大直流充电功率为150kW、WLTP工况下的续航里程为620km。

我们来看一下 Plaid的类似数据:车长4979mm,轴距2960mm,最大直流充电功率为250kW,NEDC工况下续航里程为637km。

ID. AERO的设计师介绍,新车车身宽大、车顶平滑,全车采用了轿跑车式的溜背造型。

车头采用了高级水晶车灯,保留了部门蜂巢式前格栅,据介绍这种开孔式格栅可以优化经过车身的气流,提升能效。

车身侧面颇有雕塑感,腰线设计有锋刃感。

简洁的发光式触控隐藏式车门把手,在高度上与前大灯、翼子板标识和尾灯水平齐平,让ID. AERO的外观种金属流动式的光泽感。

在车尾处,新车采用了熏黑贯穿式尾灯灯带,与灵感来自珠宝设计的LED发光体进一步强化了整车的时尚感。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一同发布的“IQ.科技”标签。

说实话,今天的发布会并没有详细解读,给出的信息量略显不足。

但其包含的八个细分项目也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大致的样貌。

IQ.科技的八大科技亮点包括:IQ. Drive 智驾管家、IQ. 泊车管家、IQ. 360全景、IQ. 智慧车联、IQ. 智能导视、IQ. 灯光精灵和IQ. 语音以及IQ. Light灵眸矩阵,涵盖了智能驾驶辅助、自动泊车、车联网服务、人机交互等方面。

汽车官方表示,通过IQ.科技标签这一清晰、直观的呈现方式,汽车将对旗下一系列最先进和最具竞争力的智能科技配置进行整合,以帮助用户快速了解所选车型。

总体而言,今天汽车的在线发布会相当精简,对ID. AERO和IQ.科技的解读也非常笼统,只能算是一种预热性质的发布。

但这两项内容,却代表着下一阶段汽车的发力方向:一方面,继续扩大ID.系列的产品阵营;另一方面,补足软件和智能驾驶短板。

纵观近几年汽车的发展步伐,在ID.系列落地之前,集团旗下的油改电车型表现不佳,而新能源车市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对手们的快速成长也让的电动化转型不断提速,并成为德系阵营中第一个为禁售燃油车列出时间表,全面电动化的汽车集团。

这种决心,也让集团这种被称为大象转身的巨头在同级车企中第一批看到了市场转机。

ID.系列担起了打开新能源车市大门的“敲门砖”,其市场表现也让汽车看到了希望。

2021年,集团旗下的电动汽车销量达到45.29万辆,相比2020年增长了96%,电动汽车销量占比也从2020年的2.5%上升到了2021年的5.1%。

在欧洲市场,集团2021年的电动汽车销量为31万辆,同比增长了61.9%,其中ID.系列还成为了欧洲电动汽车市场最受欢迎的车型。

而在中国市场,集团2021年的电动汽车销量为9.27万辆,同比增长达到319.5%。不足10万辆的总数虽然谈不上太大,但ID.系列在这其中占据了7.06万辆的份额,可见中国消费者对于ID.系列还是给予了足够的认可。

从车型上来看,集团旗下2021年最畅销的电动汽车是ID.4,全年累计销量为11.96万辆;ID.3位居第二,全年销量为7.55万辆;奥迪e-tron排名第三,全年销量为4.92万辆。斯柯达ENYAQ iVe-up!、保时捷Taycan位居第四至第六,销量分别为4.47万辆、4.14万辆和4.13万辆。

毋庸置疑的是,ID.系列已经成为品牌乃至集团在新能源车市中的支柱产品。此时,继续扩充ID.系列的产品阵营也是水到渠成,ID. AERO的推出也因此算得上是生而逢时了。

根据汽车官方公布的信息,ID. AERO预计将在2023年下半年在中国市场上市,并且会在上汽一汽-分别落地。2023年,还会推出北美和欧洲市场对应的量产车型。

这也是一个值得品味的消息,意味着ID. AERO将重点关注在中国市场。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对于而言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一点在今天的发布会开场时,冯思翰再次进行了强调。

显然ID. AERO将是在华电动化新阶段的开端。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