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汽车的寿命有多长?15年以上真的就不能开了吗?现实例子告诉你真相

行驶里程超50万公里以上的汽车比比皆是,一辆车开5万公里和开50万公里的差距不外乎三大件技术和用车养车的差异。50年前生产的沃尔沃P1800S,到2015年累计行驶总里程超过500万公里,你以为它就不行了?它依旧正常行驶,地球周长不过4万公里,它的行驶里程可以绕地球跑125圈,论造车工艺技术,今非昔比。

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都离不开“三大件”,对燃油车来说,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是整车的核心部件,它的好坏一定程度决定了车辆质量,各家车企针对“三大件”的质量都有对应的耐久性测试。

简单来说,三大件生产出来后,首先车企会进行“台架模拟耐久测试”,连续测试超500小时,其中包括发动机最大转速、最大负荷环境下运行,比如在极低或极高气温下测试发动机稳定性。

实车组装后车企进行实际路况耐久测试,一般车企基础标准为30万公里以上,汽车会在市区、国道、高速、山区等多种路况以及不同的驾驶方式,对发动机动力系统、底盘悬架性能、变速箱耐久性、排放、整车稳定性等全方位进行耐久、疲劳测试。

按照车企的设计要求,汽车三大件耐久性最低要求都在15年以上,而行驶里程也在30万公里以上,这并不是说一辆车只能开15年或者行驶30万公里,这个数据也并非“规定”,而是车企根据一辆汽车平均使用寿命,在此基础上增加使用寿命,以保证汽车质量的标准之一。

从造车水平来说,现在的汽车正常情况下行驶30-60万公里完全没问题,甚至可以开上百万公里,正常汽车耐久性这一点毋庸置疑,这一点从出租车就能体现出来,很多出租车每天行驶至少300公里以上,一个月少则近万公里,多则两万公里,出租车几乎全年无休,一年跑下来10多万公里,按照6年来算,行驶总里程至少也有五六十万公里,我们也看到,他们的故障率非常低。

但国内汽车使用寿命受到3个方面的限制,导致市面50万公里以上的家庭用车占比较少。

一、年检是最大的一个“坎”

自2020年11月20日起,汽车年检有了新的变化,私家车9座以内(除面包车)实行6年内免“上线”检测,6--10年,每2年到车管所检测一次,也就是第八年、第十年需要到车管所进行年检,10-15年,每年进行年检一次,15年以后每半年检测一次。

需要注意:“6年免检不等于免审”,免检是符合要求的新车6年内不需要把车开到车管所进行年检,但是每2年需要通过线上APP(交管12123)或者车主到交管部门申请领取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如果逾期未领取免检标志依然是违规。

汽车年检内容较多,外观、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灯光、刹车等功能是否正常,其中尾气排放是否达标尤为重要,很多车龄偏大的车型,都可能因为三元催化等问题导致无法通过年检。

安全和环保是重点,也因此,对于一些车龄超过15年以上的车型,每次想要通过年审,可能都需要更换部分零部件,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费时费力,因此,很多人因为年检频繁且麻烦,也就选择更换新车。

二、经济使用寿命才是车主最关心的问题

一般都会把汽车寿命分为3个阶段,即设计技术寿命、经济使用寿命、合理使用寿命,设计寿命主要看车企造车工艺技术、零部件本身质量等因素,燃油车领域,合资车企发展近百年,论技术自然无需多说,即便是国产车企,经过多年积累,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换句话来说,车辆技术寿命主要取决于车企,而车企需要结合成本、年检、报废规定、环保等综合考量,普遍设计寿命在15-30年或30-60万公里这个范围。

经济使用寿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用车成本,一辆车前三年保养省心、省钱,基本都是小保养,而且也都在厂家质保期内,过了质保期,第四年需要进行中保,根据不同车型情况,适时更换刹车油、变速箱油、清洗节气门、燃油滤芯等,花费并不小,到第6年基本需要进行大保养。

之后随着用车时间越来越久,尤其过了12年以后一些损耗较快的零部件都可能需要更换,这时候车辆不仅保养费用略高,油耗也会随之略增,加上年检的烦恼,这时候也就到了更换车的时候了。

三、舍不得报废还是不划算报废?20年以上的车,你开着放心吗?

以前私家车报废标准从8年到15年,之后直接取消报废年限的限制,行驶里程达到60万公里实行引导报废,像出租车等营运车辆,普遍要求6-8年或行驶总里程达60万公里以上要强制报废,汽车寿命或者说车企设计汽车寿命也直接与这一项目规定相关。

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汽车报废条件都很“宽松”,平均汽车使用寿命也都在12年左右,而我国基于多种因素,除了政策因素,更多是人的因素,你在大街上开着一辆老普桑,或许是情怀,但更多人可能会认为是因为没钱,只能开破旧不堪的“过时车”,也因此,国内一辆车普遍平均使用寿命在6-8年。

一位亲戚家里买了一辆96年的普桑,去年在他家看到这辆车,出于好奇,我亲自开了两公里,二三十年前的汽车,当时已经是1.8排量,直列4缸发动机,最大功率为90kw,最大扭矩为145N·m,还是化油器,虽然动力肉了一点,但听听发动机声音,铿锵有力,完全感受不到像一款开了二十多年的发动机。

亲戚说,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原本到了15年报废期限他把车卖了,但后来又买回来,申请延期报废,车子总行驶里程大概超过35万公里,零部件换过很多,但发动机从没有大修过,唯独有一次变速箱过热出了问题,修了一千多块。

用亲戚的话来说,一辆车使用寿命除了三大件质量,很大程度还取决于日常保养、驾驶习惯,他开了20多年的老普桑,期间也开过国产哈弗H6长安CS75,也开过其他合资车,一直都是按时更换机油、机滤,很多时候都是提前更换,日常也不会暴力驾驶,这些车型稳定性都不错。

分享在最后

新能源汽车是最近几年的新产品,技术水平或许不如传统燃油车,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不断提升,但对于燃油车,无论是国产还是合资车,技术水平都已经很成熟了,其设计寿命也绰绰有余,但我们总会看到很多汽车短则几年就大修甚至无法正常使用,排除个别因为设计质量问题,其实最大的原因还在于日常驾驶习惯和养护习惯。

“七分开、三分养”,养成按时保养、检修很重要

日常基础保养不要贪图便宜,原本需要使用全合成机油的车型,不要为了省钱而选择矿物质机油,原本全合成机油10000公里或1年更换一次,不要每次都超几千公里才更换。

像燃油滤芯、机油滤芯等各种滤芯,防冻冷却液、变速箱油、火花塞等易损件,记得按时更换,偶尔不按时换或许完全没有影响,但长时间如此,对车辆的损伤日积月累,问题积小成大。

举个例子,车子起步时,到底需不需要预热?有人说现在的汽车都不再使用化油器了,因此不需要热车,上车打火直接开走。

确实,在20000年以前,汽车都是使用化油器,而化油器需要在一定温度下才能正常工作,这时候需要热车,让发动机温度升高,保证化油器正常工作,但是现在的汽车都使用电喷或者直喷技术,理论上无需热车,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还需要考虑机油润滑效果。

汽车熄火后经过一段时间,机油泵停止工作,流经发动机各部件之间的机油也回流到油底壳,刚启动时,机油还没有流经发动机,相当于发动机润滑机油较少,会增加发动机的磨损,当然这属于正常损耗,影响较小,但日积月累影响肯定是有的。

另外家用车发动机工作温度一般在85-105摄氏度之间,刚起步时,发动机温度很低,也可以听到发动机抖动、声音都比较大,稍等几秒后发动机转速已经回到怠速(800转)左右,这时候就可以正常行驶了,但不要启动后就猛加油门,一方面加剧磨损,另一方面会造成发动机燃烧不够充分,油耗增高,发动机积碳增多等问题。

因此,汽车刚起步时,稍等二三十秒在行驶,正常驾驶即可,不要暴力、超负荷驾驶,正常情况下,一辆汽车开十五年左右完全没有压力。只是说,现在汽车更新换代太快,国人很多讲“面子”,加之各种规定,实际上一辆车开13年左右已经算很长时间了,所以完全不需要担心一辆车的使用寿命。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