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Lucid Air:这就是外国新势力的造车方式吗?

大家都知道,不计成本堆技术拼设计的跑车叫做超跑,那么,超级电动车呢?在我看来,超级电动车都有一个宽敞的前备厢。

不要小看前备厢的存在,它的大小能侧面反映一辆电动车的集成化水平,甚至能看出电动车企间的技术代差。目前的电动车,有着像样前备厢的车并不多,在此给大家列举一些:特斯拉Model 3/Y、Model S/X、福特Mustang Mach-E、保时捷Taycan……但本文说个更极致的家伙,来自美国的新势力电动车—Lucid Air

题外话一下,如果你还不知道Lucid的来头,可以看看以下几个知识点,温故而知新(如果了解请跳过):

1、 Lucid由前特斯拉副总裁兼董事谢家鹏和甲骨文前高管温世铭两位华人于2007年创建。

2、 公司近乎半数的工程师都是来自特斯拉,目前的首席执行官Peter Rawlinson曾经就是的首席工程师。这些从特斯拉跳槽过来的人中,有部分人与特斯拉或者马斯克有一定的过节。

3、 Lucid做三电出身,为其他电动车企提供技术,后来投身整车研发业务。

这其实讲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一群不满特斯拉和马斯克的人开了家新公司,专门搞核心技术,还站在特斯拉肩膀上,造出比特斯拉更惊艳的车。2020年,Lucid Air上市,起售价8万美元,假想敌是谁大家都知道。

如果你是资深的特斯拉用户,那么你一定能够理解前备厢的好用之处。众所周知,特斯拉在售的车型都有巨大的前备舱和后备厢,这也是它和竞品相比的优势所在,说明了特斯拉超强的集成化水平。而Lucid Air的前备厢容积,更是达到惊人的280L,比目前最大的轿车前备厢还大89%,是其竞品车型的容积之和,加上后备厢的总容积达到739升,说明它的集成化水平比特斯拉还要恐怖。

那么,这款车的集成化体现在哪里呢?

首先是超小的电机,单个电机重量为73kg,功率密度超过7kw/kg,目前排名全球第一。而且这是一台永磁电机,单电机功率可以达到499kW,是目前全球量产纯电动车中峰值功率最高的电机,包括感应电机在内。除了小之外,这台电机还将差速器和减速器集成进去,做到这个水平已经很了不起,如果你认为这是个头,那就错了。

双电机四驱的的输出功率高达828kW,换算成马力已经超过1100匹,0-100km/h加速用时2.5秒,0-400m加速用时9.9秒,而且它还能够重复维持这样的性能,不想很多电动车那样需要在电池电量在中高位以上才行。直至目前,它仍是唯一的“10 second electric sedan”。虽说这车的0-100km/h加速不如 Plaid快,但到中后段呢?

不 一 定

因为现在大多数的电动车都是单速变速箱,中后段的加速比较乏力,而且极速也不高。特斯拉的入门和长续航版车型都是用这样的变速箱,只有高性能车型上会用感应电机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感应电机的转速可以达到20000rpm,不过能耗相对比较高。面对中后段的性能问题,保时捷另辟蹊径,给出了另外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双速变速箱,让在16000rpm的电机转速下有着不差于的中后段加速性能。而的永磁电机,可用转速就能做到20000rpm,堪比感应电机。根据厂家的内部测试,极速高达378km/h,远超

集成完电机,下一项重点就是电池。目前用的是三星SDI 2170电芯,顶配车型的电池包容量为113kWh,能量密度为171kWh/kg,在最严格的EPA工况下,续航里程达到836km,比还要多100多公里。另外,电池的布局和连接方式相当规整,还为后排留出地台空间而做出了避让,并把这部分的电池放在了前排中间的地方,空间利用率很高。

更大的电池对充电速度的要求也更高。的 900V架构,直流快充功率最高可达300kW,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量产EV快充系统,能够在大约20分钟内充满长达480km续航的电量。除此之外,为了抹平各家公共电桩的功率差异,内置的Wunderbox升压充电器,能够调整输入电压,以实现更快的充电速度和稳定性。

说了这么多,这车就没有短板了吗?

当然是有,首先根据外媒的试车报告,的后排座椅设计反人类,坐起来不舒服,而且坐垫极低,高度集成化所带来的大空间优势并未得以体现。然后,实际上整车的行驶品质并不算好,底盘滤振略差而且操控性一般。其次,在自动驾驶领域上,的硬件规格颇高,但直至今日都没有见他们大肆宣传自动驾驶相关的功能,更多的只是提及辅助驾驶,这…显然不是新势力们的玩法嘛。

因此Lucid玩的还是偏向于传统车企的概念:玩技术和功能性。毕竟它在三电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卖相与其定位契合。8万美元的起售价,按照我写这篇文章时的汇率来算,不过是折合约为人民币54万元,相当于一辆蔚来ET7首发版,然而在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绝不是ET7能比的。

至于的竞争力,目前我还是秉持悲观态度,因为从/X的惨淡销量就可以看出,高端豪华电动车市场的容量还是过于小众化,Lucid如果再不推出一辆像/Y这类解决刚需的走量车,最终能苟活多久,都可能是个问题。

标签: 造车 LUCID AIR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