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宝马减配安全气囊传感器,比保时捷性质更恶劣?

文/秦明

近日,抖音大V前几天才手撕了保时捷电动转向柱的事,又发现了宝马减配安全气囊传感器,根据博主描述,减配的气囊传感器包括车头、车门,只有B柱上配备了一个加速度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可能会有反应滞后的情况,以至于发生安全事故,不能第一时间起爆甚至无法引爆安全气囊。

网上车友的反应评价

视频一经播出,就有了上千万的播放量,上万的网友就此感觉不可思议,纷纷表示不可思议,毕竟这种患有安全隐患的问题,可是比的减配还要可怕,如果发生碰撞事故,安全气囊没有及时对车内乘客起到保护作用,那这些的车主无疑就是最大的受害者。

这已经不单单是减配的成本费用问题了,而是关乎这些车主的性命安全问题,许多车主也是希望能够及时给出一个正面解释,不过也有少数一些车主表示有蓝天白云标就行了,主要就是买车标,在笔者看来,这种还是不太能够理解的。但也有一些理性的车主表示,需要等作出正面回答,再考虑后续处理方式,毕竟在中保研的测试成绩也是算不错的。

事实真相并非如此

从2013年F30平台生产的宝马3系就已经取消了车头车门的碰撞传感器 ,换了侧面加强版的感应模块,增加了一个ITM芯片,理论上要比感应模块更灵敏,其次,是通过集成在icm中的加速度传感器来控制安全气囊,相比之前的碰撞传感器,可能被轻微追尾就起爆气囊,这是碰撞传感器的弊端,轻微碰撞和追尾导致更换安全气囊,无疑会增加维修成本。

集成icm的加速度传感器只会在受到猛烈碰撞时起爆,不管是侧向还是正向,只要车辆速度发生急剧的变化就会触发传感器,也不会担心只有B柱有传感器,正向头部的安全气囊打不开的情况出现。所以其实这是更先进的技术,属于正常的更新迭代。

为什么国内外不同?

那视频中还提到了,输出国内生产的车型车架号,在相应配置上并没有找到传感器的零配件信息,但美版和欧版区能够找到,那为什么国内外会不同呢?也开始双标了?

其实并非如此,据了解这是国外车型安装碰撞传感器是因为欧美市场还有当地法规要求,必须安装碰撞传感器才能够进入市场销售,而国内并没有相关的法规规定需要车头和车门安装碰撞传感器,这并不是所谓的区别对待,而是入乡随俗,既然国内并没有要求必须安装,而且对车辆本身的安全性也没有提高的价值,所以并未在国内进行安装车头和车门的碰撞传感器。

对安全是否有影响?

可这此事一出,就让不少车主和网友表示担心了,加速度传感器能否代替之前的多个碰撞传感器,真的靠谱吗?为此笔者找到了2018款的中保研碰撞实验测试。根据查询,发现在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中,安全气囊也都成功弹出,所以各位车主也不必紧张过度。想议想就算要减配,也不可能会从安全方面下手。

写在最后:

笔者看来,引起如此剧烈的反应并不在于偷工减料,根本原因在于听到国内外配置区别不同时产生的强大落差感导致的反应。不过就算是在国内自主生产的汽车想要出口到国外的汽车,就算原本没有所谓的碰撞传感器,也需要进行调整安装才能进口其他国家,这也只能说我国生产标准或许有待提高。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