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保时捷彻底惹怒中国车主大V呼吁全网抵制,不要中国市场了?

保时捷中国针对新车“取消补装电动转向柱,仅补偿车主2300元代金券”的事件仍在发酵。



拥有逾200万粉丝的知名车评人“蔡老板”近期在社交平台上发声,呼吁全网车评人关注此事,并联合为车主发声。



蔡老板还@了诸多知名车评人,包括猴哥说车、陈震、韩路、小刚学长、拜托老司机、超老师、小北、HG杰爷、牛哥、博然车话、说车的阿飞等十余位车评人或汽车行业从业者。“蔡老板”称近期持续在关注“保时捷减配”的事件,无助、孤独、焦虑且愤怒,但关注此事并非为了流量,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坚持,通过舆论的压力、消费者的谴责,让这些区别对待中国消费的品牌做出改变。


“希望大家发声,不仅仅是帮我,也不仅仅是几万的保时捷车主,而是帮到国内的汽车消费者,以后不要再被这样无理、粗鲁的区别对待”。


今年4月,保时捷中国因“取消补装电动转向柱”引起了大量关注。



“转向柱问题”即保时捷在缺乏相关芯片的情况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将一些在售保时捷车型带电动调节功能的转向柱更换为手动调节转向柱,并在车主提车时向车主承诺等相关芯片充足时,后期免费恢复转向柱电动调节功能。


但今年2、3月份,由于芯片问题迟迟不能解决,保时捷宣布取消后期恢复更换计划,并补偿消费者2300元售后代金券。由此,引发了消费者不满。


另外,对于转向柱从电动调节变为手动调节,继而又取消对带电动调节转向柱的恢复更换计划,保时捷中国表示,“我们了解到,各保时捷中心逐步分批次与相关客户进行了沟通。”但这一说法与事实情况存在不少出入。



根据部分保时捷车主的反馈,保时捷中心对客户的告知并未被落实到位。实际上在去年下半年保时捷总部提出“先换后补”策略时,“转向柱问题”便已经出现。不久后,保时捷方面表示给予车主2300元代金券补偿,但如果在4S店单独安装一套电动转向柱,价格超过3万多元,与赔偿的2300元价值相差悬殊。



另外有报道称,保时捷的电动调节转向柱的芯片模块和电机总成的总成本约为1.6万元,市场售价超过3万元。而涉及“减配”的新车超过2万辆,取消电动转向柱补装后,保时捷可以节省的总成本达3.2亿元。于是在4月27日保时捷的一场线上发布会上,大量保时捷车主通过弹幕进行维权,并出现了刷屏的情况,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经过网友这么一闹,保时捷也是上了各大网络平台的热搜和头条。这下保时捷坐不住了,4月30日,保时捷中国发表了一篇致歉信,信里面说了一大堆抱歉的话,也诉了不少苦,表示他们也是被逼无奈,都是缺芯给闹的,但是具体的解决方案保时捷却是只字不提,只是让大家多点理解,再等等看有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


虽然这个致歉信好像是说了等于没说,也并没有给出任何解决方案,车主们并不表示认可,但好在保时捷的“认错”态度还算诚恳,只要后期的补救方案得当,此事应该也能平息下来。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边刚致完歉,那边保时捷就开始宣布涨价了。


近日,我们在保时捷的官网上看到,保时捷旗下在售的多款车型售价已经发生了调整,调价车型占全部在售车型的68%,涨幅区间在5000元-25000元不等。其中,2023款Macan车型的起售价达到57.3万元,对比2022款车型的入门版增加了1.9万元;2023款卡宴对比老款车型,起售价上调了1万元;2023款Panamera车型全系所有车型的价格都有所上调,涨幅在1.8万元-2.5万元不等;718则全系涨价2万元。


本来涨价应该说是整个行业的趋势,这一点倒是无可厚非,可一边认错道歉说会给大家一个解决方案,一边又进行涨价,这样的操作难免让人有种被“下马威”的感觉:你们闹吧,你们接着闹啊,我直接给你们涨2万,看你们还闹不闹。


此外,保时捷还被质疑区别对待国内外用户。在北美市场的保时捷是有安装电动转向柱硬件和机械部分的,只是缺少芯片,并且保时捷官方还给予车主数百美元的赔偿。然而在中国市场,仅仅通过2300元代金券就将一项价值数万元的配置取代。



在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的情况下,已有保时捷车主希望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并提出了“退一赔三”的索赔诉求。有车主提供的民事诉讼案件信息显示,已对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和在当地出售车辆的经销商提起诉讼,案件将在不久后开庭审理。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然而对于消费者维权来说,保时捷在合同签署和履行环节也“留了一手”。保时捷方面当初是通过协议答应了后期免费更换电动调节转向柱,但协议没有规定双方的违约责任,这在某种程度上规避了用户追究保时捷的违约责任。


另外,根据“蔡老板”的爆料,保时捷还通过合同条款规避“退一赔三”的风险。有车主的购车合同上写明,甲方(买方)是出于非生活消费目的而购买车辆。这意味着,如果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商品,可以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但如果以非生活消费需要购买,则不适用“退一赔三”的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消费者的维权难度。


2021年,保时捷在国内市场的销量超过9.5万辆,同比增长8%,占全球总销量近三分之一,中国市场更是连续7年成为保时捷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就在今年年初,保时捷同时获得胡润百富发布的最受中国消费者青睐的轿车和跑车品牌第一名。



保时捷作为在国内汽车市场最成功的超豪华品牌之一,产品力、口碑表现和品牌的吸引力不言而喻。但与此同时,高端定位、高端形象的品牌,并不意味着其拥有“欺诈、高傲、区别对待”的权利。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花了百万元买豪车却遭受减配,仅给予2300元代金券的补偿这种做法相信没有人会轻易接受。



标签: 保时捷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